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1.王飞    ,2.刘青

1.旬邑县城乡供水保障中心   陕西省咸阳市   711300

2.旬邑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陕西省咸阳市   711300

摘要: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地理及水资源条件复杂,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适宜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以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建设规范,管理良好。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措施

1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意义

(1)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水是生命之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品质。(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用水,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农民可以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4)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间的联系和互动。通过建设农村供水工程,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2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模式

全国各地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情况、水资源丰沛程度、供需水量、资金筹措能力等条件,采用了多种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模式。根据建设规模,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模式可划分为城镇管网延伸工程建设模式、跨村联片工程建设模式、单村工程建设模式、分散式工程建设模式。各种建设模式具体说明如下。

2.1城镇管网延伸工程建设模式

城镇管网延伸工程建设模式指将城镇供水管网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建设,建立起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网络系统,实现城乡联网供水。这种建设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现有水资源和水厂富余供给能力,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供应周边农村用水需求。

2.2跨村联片工程建设模式

跨村联片工程建设模式指供水区域为2个或2个以上乡镇(或村)的规模化工程建设模式。该模式适合在距离城镇较远,人口稠密的乡村,可以极大提升跨村联片区域内的供水保障水平。

2.3单村工程建设模式

单村工程建设模式指供水区域为单个乡镇(或村)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模式,适合村庄分散、水源规模较小,不具备实施城镇管网延伸、跨村联片工程建设模式条件的乡村。

2.4分散式工程建设模式

分散式工程建设模式指以单户或联户为单位,通过建设机井工程、引山泉或引溪工程、雨水集蓄工程等方式,直接从水源取水,没有或仅有简易水处理设施的供水工程建设模式。

3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

(1)前期调研不足,缺乏总体规划。

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建设速度,未充分开展前期调研、未充分征求意见便开展项目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导致水源可靠性不足,工程设计不合理,设计标准低和重复性建设问题,工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2)规模化程度低,“小散弱”情况突出。尽管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均强调“尽可能优先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尽量兴建集中连片、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供水工程”。但是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成10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和城市管网延伸工程仅有1.83万处,占比不到2‰,中大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占比过低,“小散弱”情况突出。(3)工程设计标准低,工程质量不高。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配套资金困难,一些早期建设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工程质量不高,造成工程寿命较短,水量水压水质不能满足饮水安全要求,供水保障能力不足。(4)缺乏长效管理机制,重建轻管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方政府忽视建后管理机制设计,未理顺农村供水工程所有权和管理权关系,未明确管理机构和职责,许多工程建成后因缺乏维护很快废弃,不但没有根本性解决当地的农村饮水问题,还损害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5)水质管理工作薄弱。由于基层管理人员数量和技术力量不足,缺乏运维经费等原因,许多中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未设立化验室及配备检验人员,长期未对出水和末梢水水质进行自检或送检,水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4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

4.1充分调研,统筹规划

地方政府应深入开展前期调研,充分征求各相关部门、乡镇政府、供水企业及行业专家意见,根据当地水源情况、人口情况、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供需水量、现有供水格局等因素统筹制定当地农村供水工程总体规划和建设计划,确保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切合当地实际。

4.2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管理

各地应优先实施管网延伸工程、跨村联片供水工程等集中式供水工程。坚持宜大不宜小、宜集中不宜分散、宜联片不宜单村的原则,不断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水平。工程建成后应集约化管理,优先推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和区域集中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多个农村供水工程打包移交或委托城市供水企业管理,给予合理的管护费用补贴,如江苏省宿迁区、海南省三亚市;或将分散的农村供水专管机构(如乡镇供水站、水利站等)合并重组,进行统一管理调度,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3保障建设资金,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

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根据工程情况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多措并举筹集资金,保证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工程设计应合理规范并有一定前瞻性,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标准,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4.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供水工程想要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鉴于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机制缺失引发的诸多问题,许多地方已经意识到建立长效工程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并着手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如湖南郴州市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农村饮水安全“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通知》(郴水发[2019]107号),要求全面推行农村饮水安全“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所有农村供水项目立项“必须将先建机制情况作为立项的首要条件,已安排财政资金的农村供水项目,必须将管护机制建立情况作为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海南三亚市自2017年启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改革,从“建管分离”转变为“建管一体”,所有农村供水工程均委托当地供水企业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各区水务局定期对运营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予以管护经费补贴,新的建管模式下农村供水工程建管衔接顺畅,工程管理良好。

4.5加强水质检测工作

城镇管网延伸工程、跨村联片工程应设立水质化验室,配备水质检验人员及仪器设备,建立水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定期检测;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和小型分散饮水工程可通过委托第三方实验室或建立市县级农饮水水质检测中心的方式进行水质管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各村供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同时,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进行监督检测,共同构建农村供水水质安全管理体系。

5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建设、管理模式,不断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管理良好,百姓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1]孙莉,何金义.农村供水工程供水模式探讨[J].中国水利,2021(5):52-53.

[2]杜定良.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乡村科技,2017(2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