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汪大俊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期间给予患者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88例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为硬膜外阻滞,观察组为蛛网膜下腔阻滞后硬膜外阻滞,两组均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对比镇痛的效果与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T1~T4三个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分娩方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镇痛期间给予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分娩镇痛应用

产妇过度疼痛应激还会导致其子宫血管明显收缩,减少胎盘血流,引发胎儿宫内窘迫[1]。分娩镇痛的应用对产妇产痛的缓解方面效果良好,且降低了胎儿与产妇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时间,降低能量消耗,对产程进展的推进起到促进作用。硬膜外阻滞是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椎管内组织技术,可以保障胎儿与孕妇的生命安全,但是起效慢[2]。医学不断发展,推广了蛛网膜下腔阻滞技术,首先微量麻醉药品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而后按硬膜外阻滞的方法给药管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为此,本次研究的开展探究了分娩镇痛期间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88例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26.45±3.26)岁、体重(65.47±4.68)kg、平均孕周(37.69±3.24)周。观察组平均年龄(27.32±3.57)岁、体重(64.26±4.18)kg、平均孕周(38.34±3.32)周。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值得对比。

1.2方法

产妇分娩之前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上肢静脉通道开放,按照10mL·kg-1·h-1的速度完成复方氯化钠的输注,左侧膝胸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穿刺间隙选择L2~3或L3~4。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往头侧置管大约3-5cm,观察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5号腰穿针穿破硬脊膜达到蛛网膜下腔,并在脑脊液流出后注入罗哌卡因1.5-2mg稀释1-2ml在蛛网膜下腔,再拔出腰穿针,之后往头侧置管硬膜外导管大约3.5-4cm。两组均借助硬膜外导管完成利多卡因(1%3ml)的推注,观察5min后若产妇无全脊麻的症状,可以继续脉冲给予罗哌卡因(0.12%)与舒芬太尼(0.5μg/mL)混合液。对于感觉平面达到T10的产妇,VAS评分达不到2分,可以给予其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进行电子镇痛泵,配置药液罗哌卡因(0.12%)与舒芬太尼(0.5μg/mL)混合液100mL。设置镇痛泵锁定间隔60min,脉冲剂量为6-8ml,自控6-8ml,最高药物剂量不超过24mL/h。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应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总分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反之越低[3]

观察患者分娩方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统计分析相关资料,若结果显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

观察组T1~T4三个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T0

T1

T3

T4

对照组

44

8.90±1.21

6.56±1.23

4.34±1.21

3.23±0.34

观察组

44

8.78±2.31

4.20±1.17

2.13±1.15

1.31±0.21

t值

-

0.175

3.686

3.509

11.038

P值

-

0.068

0.000

0.002

0.000

2.2对比两组分娩方式

观察组分娩方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例,(%)]

组别

例数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器械助产

对照组

44

30(68.18)

10(22.73)

4(9.09)

观察组

44

34(77.27)

7(15.91)

3(6.82)

t值

-

0.917

0.656

0.155

P值

-

0.338

0.418

0.694

3讨论

硬膜外阻滞被广泛应用在分娩镇痛,但是该方法存在麻药扩散不足、阻滞不对称的问题[4]。蛛网膜下腔阻滞是穿刺针刺破硬脊膜的一种,其主要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以此为基础达到疼痛阻滞方面的作用。

目前,有不少研究提出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效果更好,因此我院开展相关的研究[5]。结果发现本次研究,观察组的T1~T4三个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分娩方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主要因为其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确保患者可以使用PIEB的模式的输液泵自控镇痛,因而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该方式可以自动进行下一次剂量,降低药物镇痛滞后导致的窗口期,因而镇痛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分娩镇痛期间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可以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无显著不良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小静,朱立杰,闫战秋,等.腰硬联合阻滞、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及单纯硬膜外阻滞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中国性科学,2023,32(1):70-73.

[2]刘晋英,郭哲义.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序间歇硬膜外推注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3):169-172.

[3]骆喜宝,白岩,张旭,等.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用于分娩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12):1647-1652.

[4]吴演文,曾伟,徐波.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药下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初产妇患者麻醉药用量、NR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20):2238-2241.

[5]潘秀红,段宏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1,32(9):113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