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的保护与利用——以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浅谈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的保护与利用——以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周黛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0000

摘要: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的旧城区往日的繁华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的发展已从空间的外部拓展变为“内外兼修”,而且许多城市旧工业区由于其历史区位等因素已被纳为城市核心区的一部分,如何使城市土地实现功能的合理置换,内部结构的升级调整,发挥其应有价值,引导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建设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武汉市汉阳造地块的整治更新改造为例,对其改造过程、实施策略和效果以及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保护;工业区

1.背景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对一些大城市、旧工业产业城市和产业区进行了改造,主要方式是原厂址的整体外迁、内部资产的重新组合、政府投资的产业调整等。虽然很多地区通过输送新鲜血液让其重新焕发生机,但目前国内的城市旧工业区改造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成效不一,不同区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希望通过以武汉市汉阳造地块的改造更新的经验总结和问题梳理,为城市旧工业区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些建议。

2.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历程和模式

2.1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历程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历史上曾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从武汉的发展实际来看,原区位条件较好的城市旧工业区通过功能的置换成为居住用地或者第三产业的发展用地,而原区位条件处在弱势的旧工业区转型升级较为困难,更新的速度缓慢。虽然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土地储备制度促进了武汉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空间的位移,但在武汉的工业用地结构调整过程中矛盾重重,职住不平衡的加剧,配套设施的完善跟上不上功能的转换;未能及时完成升级改造的旧工业区发展受到阻碍,进而造成闲置浪费。

2.2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模式

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武汉在城市工业发展和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一套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模式。

一部分采取可持续发展模式 “退二进二”,对于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通过政府的政策给予资金支持,整治工业园区整体环境,引进中小型的企业,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的平台。

而另一部分深化了武汉市政府提出“两业并举”的发展模式,主城区的大型重工业奇异纷纷“退二进三”,在城市发展的新城区另辟蹊径,并对原有厂址进行升级改造。在此过程中,以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规划对原址予以保护利用,保留历史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对区内进行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于依水而建的码头,也被重新改造再利用,由生产性的码头转化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公共开放型空间。

3.案例分析

3.1基本情况

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的原型为汉阳铁厂,包含了晴川片区和月湖片区,面积约为5.35hm²。2006年前后,一批艺术行业的工作者在此租借厂房,创立工作室,由此形成了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的雏形。

3.2工业历史的保护与传承

(1)原有工业格局的传承。武汉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格局基本延续了原厂区的整体格局,原有的厂房建筑群依旧清晰可见,旧建筑的外形特征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为整个园区奠定了基本格调。面对新的园区发展需求,改造赋予建筑内部新的功能使命,以此来实现厂房建筑的功能转化,使其发展成为艺术工作室、餐饮等各种创意工坊的集聚区,形成该区域内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2)一园多片区的建设模式。为了塑造整个汉阳片区的空间发展形象,规划不同的片区针对不同的资源基础打造不同的特色产业,除了在广告创意产业上获得较大的发展前景,还在艺术设计等方面展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多元产业类型的融入使该片区的发展有了全新的定义。

3)单体式建筑的修缮再利用。除了对园区整体格局的保护,园区规划还注重对单体式建筑的改造。通过建筑外立面的适当加构,重现历史空间,同时将内部的生产空间转变为创意展示空间等,让老建筑重新焕发活力,延续其生命周期。并对园内遗留下的各种塔楼、钢架构筑物等进行重新维护,打造成院内的室外活动空间场所,营造历史文脉氛围。

4)院落式的空间布局促进工业与艺术的融合。园区的改在不再局限于单体建筑,场所的历史价值也被不断的发掘,意义深邃的院落空间让平行布置的厂房变得生动有趣。由原工业元素改造而成的工业小品和艺术墙展,使得新旧之间产生了对话。园区内的主路两旁布置了仿旧的廊道,与路旁的旧厂房互相呼应,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园区的空间更具穿透力,实现新旧融合发展。

3.3对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于城市旧工业区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应该先摸清现状,对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进行界定保护,通过系统整体的把握旧工业片区的工业遗存的各种情况,建立工业遗产的专项保护机制,逐步完善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为城市旧工业区的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提供保障,而不是带有主观随意性的无依无据的乱拆乱改,我们应该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对历史遗留的要素进行深度挖掘和重塑。

从区域角度统筹城市旧工业的更新改造。依据城市各片区的发展方向对旧工业用地的结构进行调整,对大中型企业进行外迁发展,编制城市远城区的工业发展战略,从市域的层面进行统筹发展。

分期开发模式有利于针对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在积攒已有的发展积蓄后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转变发展方向。依据先开发建设的用地进行改造利用,发挥其先示范作用,采用持续渐进的开发模式,分步实施,为后续的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为解决城市旧工业园区所面临的的困境,通过引入社会资金等方式,弥补资金不足等问题,减轻政府的负担。这种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使土地紧凑布局,还能保障高质量的空方空间的品质提升。

4.结语

在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更新过程中,规划在协调区域发展、重塑历史空间、延续历史文脉等方面,以切实可行的策略跨过了整个片区的发展瓶颈。除了对客观实体的改造,社会关系网络的延续也成为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更新亮点之处,从而将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再利用落到实处。同时在解决城市旧工业区改造问题时要抓住机遇,在城市的更新中解决该地区的衰退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奇志,何梅,汪云,朱志兵.武汉老工业城市更新发展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0,34(07):39-43.

[2]吴宇强,朱万斌.产业类历史地段城市更新调查研究——阅读汉阳造创意产业园[J].华中建筑,2016,34(02):100-103.

[3]李林林. 汉阳工业区龟北片区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张文红.从制造到创造——“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调研报告[J].长江论坛,2017(04):54-57.

[5]田燕,张力文,侯亚琴.工业遗产再生效应动态评估研究——以“汉阳造”广告创意产业园为例[J].新建筑,2016(03):14-18.

[6]单雪竹.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旧工业区遗存再利用研究——以哈尔滨市新一地区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6:9.

[7]王鹏,单樑.存量规划下的旧工业区再生——以深圳旧工业区城市更新为例[J].城市建筑,2018(03):62-65.

[8]齐奕. 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研究——以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9.

[9]周若璇. 城市工业遗址再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10]张国超.“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前瞻性思考[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01):11-14.

[11]舒美荣. 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旧工业区更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2]何山,李保峰.武汉沿江旧有工业区更新规划初探[J].华中建筑,2001(01):92-94+103.

[13]周若璇. 城市工业遗址再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