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小型河道拦蓄工程偏流减淤的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城市中小型河道拦蓄工程偏流减淤的方法研究

李猛

泗水县泗河水务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3200

摘要:我国河流数量众多,流域面积1500km2以上的河流多达1500多条。由于环保意识薄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河道治理更注重引水、防洪、蓄水等功能,忽视了河道的生态功能,传统河道护坡基本上采取刚性硬质材料,中断了河水与驳岸间的生态链,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和河道生态多样性下降。现阶段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河道治理不仅要关注传统的蓄水、航运等实际功能,还要加大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根据现阶段情况来看,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河道汛期时间段也开始处于集中状态下,频频出现河水暴涨上升情况,对周围建筑及人们生命安全非常不利。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相关专业人士能够结合河道水流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堤防整治方案,做好工程设计安排,从而确保河道水资源稳定运行。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原则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尊重自然,对自然有敬畏心,从呵护自然,爱护自然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最高的位置,能够进行统筹决策,合理应对。第二就是要顺应自然,根据不同河道的实际情况,比如水流,河道宽窄、河道位置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施策,确定好具体河道应发挥的功能,比如防洪灌溉,跨区域调水,改善气候,补充水源,丰富地下水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第三,要做到利用自然。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利用自然。根据河道的自然属性,把人工设计修复的河道与天然河道融合,既能够做到河道治理对城市人文因素的丰富,展现以水定城,以水兴城的魅力,又能够进一步改善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增强河道自我调节的能力,在遇到一些小的改变时能够实现自我修复。要坚持持植物搭配到位与河道生态协调统一原则。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时,要根据河道特点搭配合适的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更好修复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物多样性需求,全方位提升河道的生态景观质量,给群众创造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审美景观,更加彰显人性,体现生态美学的价值,更好地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

2城市中小型河道拦蓄工程偏流减淤的现状

2.1管理问题

农村地区的河道,在建造类型上较为多元,有些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自然生成的,有些是由水利部门主导建造的,有些是当地农户合力建造的,因而在管理主体的划分上,也表现出很大的不明确性。长期以来,不少河道的日常治理一直处在一种比较随意的自然半自然状态中,应该归什么部门主管治理事宜,权力与责任如何划分皆没有较清晰的定论,致使河道日常治理工作难以及时贯彻到位。

2.2河道防洪能力差,淤泥堆积严重

从对中国河道的深入调查中我们能够看出,许多河道的两岸都未设置适当的防护,甚至由于河堤简陋、面积小的原因,无法满足防护措施安装条件的标准,没有达到我国河道防洪的要求及标准。有的河道因为遭受行船、风雨的冲刷等作用,使河堤和岸边也会遭到相应的损害,严重的则会导致河堤河岸出现大面积的坍塌现象。这不仅危害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的不便。

2.3污染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以小型为主,整体规模普遍较小,对于日常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扶助力度也相对有限,周围如果还建有工厂或居民聚集区,难免会向河道排放一些废水、污水,使得河道污染形势严峻。加之,河道虽然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也较为有限,一旦污染问题超出了河道本身的自净限度,便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水源污染,除此之外,还会使得河道生态失衡,同时也加大了水土流失隐患。基层农户的生态观念普遍较为淡薄,这亦是导致河道难治理的重要原因,除了随手乱丢垃圾、排废水的行为外,有些农户甚至还在私下乱抽地下水、乱挖水井,严重妨碍河道的正常治理。

3城市中小型河道拦蓄工程偏流减淤的方法

3.1制定完善的河道治理质量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不断提高,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健全完善河道治理质量管理制度,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河道治理措施。要明确目标和人员,确定相关人员和单位的职责、内容,不断引入新的治理经验,吸取失败的治理教训,进一步完善河道治理内容和标准,不断完善实施的方法和步骤规范。要健全河道治理考核制度,根据标准和规范,落实“四个最严”,让制度长出牙齿,对相关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对相关人员及时作出问责,不断提高河道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把河道治理的成效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河道治理的工作中去。

3.2生态砖护坡技术

生态砖护坡技术是将带孔生态砖铺设在所要改造的河道中,然后在生态砖的砖孔里种植适合该河道生态环境的植被,以保持河道水土。生态砖材料主要为混凝土,在其成型之前就加入了合成纤维,借助合成纤维的凝聚力可提升混凝土强度、延长生态砖的使用寿命。根据实践调研,生态砖主要有3类应用形式:一是连锁式砌块形式,将生态砖镶嵌成一个整体,可有效减少局部砖块移动导致的边坡松动问题。二是铰接式砌块形式,通过绳索固定高强度的混凝土块,使护坡结构更加稳固。三是坡改平砌块形式,使河道坡面与砌块底面形成平面,确保生态砖铺设与河道坡面严丝合缝,进而保持坡道水土。

3.3立足河道实际,注意建筑管控

河道周边建筑的管控亦不可忽视,要以一毫不苟的态度严格查处在河道周边违规建造建筑物的行为,对于那些私建、乱建的建筑务必要及时拆除,为河道堤防工程的修建留出充裕空间,提高行洪安全系数。就整体而言,水利部门需继续强化对丁坝、锁坝、护岸等建筑的建设工作,加大建设力度、优化建设品质,柳石枕、石笼的应用也提高合理性,对于丁坝,尤其要注意成组设置和等距离设置。以期实现对上下游水流的有效控制,避免水流流向不定、杂乱无序给堤坝带来较大压力,降低堤坝受损的概率,同时也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危害,保证河道周边区域的安全性。考虑到人工河道同自然河道在建造特征上的诸多差异,在具体开展治理工作时必须立足地域实际,做足针对性调研,拟定针对性方案,实行同本地河道特征相宜的量化治理措施。

3.4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在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过程当中,由于对其形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怎样能够将河道恢复到自然的形态是很重要的,这也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设计与工作把控,进而保障恢复河道自然形态的质量。在对恢复河道自然形态的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按照防洪防灾的要求进行设计,并在不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治理工作,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做出相应的努力。

结束语

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中工作难度高,工程施工复杂的一项工程,要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要素和各个环节,做好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注重使用信息化手段,着力提高工作人员水平,综合施策,既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又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翟鑫,索二峰,吴月勇.城市中小型河道拦蓄工程偏流减淤的方法研究[J].小水电,2022,(04):13-16.

[2]杨威.中小型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的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6-7.

[3]马俊.中小型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探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33(03):46-47.

[4]杨文军.中小型河道工程生态治理及建议探索[J].智能城市,2020,6(06):128-129.

[5]吕昌斌.中小型河道整治中的景观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