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重症监护室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

朱亚楠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 100029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重症监护室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本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我院于2022年5-10月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采取重症监护室针对性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护理后,观察组LVEF、LEV1、6MW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26.67%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心脏骤停患者采取重症监护室护理,可促进心肺复苏,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影响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病人病情危重,且病情变化速度快,针对心脏骤停患者,需加强心肺复苏干预,维持患者生命安全[1]。与此同时,为改善患者预后效果,还需在心肺复苏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本次将我院于2022年5-10月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分析评价重症监护室针对性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纳入时间为我院2022年5-10月,符合临床有关“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2],且由患者家属/监护人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干预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此外,逐一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临床资料不全及抗拒本次实验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跨度为23岁到78岁,平均为(45.28±1.21)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12例、心肌梗死10例、器质性心脏病8例。观察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跨度为25岁到76岁,平均为(45.26±1.24)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13例、心肌梗死10例、器质性心脏病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以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流程为依据,做好患者常规心肺复苏干预,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观察组患者加强重症监护室针对性护理干预,涉及:

(1)除颤干预。选用体外自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合理设置除颤次数与能量,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并详细记录;结合患者血压变化、瞳孔变化等情况,针对性护理干预,维持患者生命安全。

(2)病情监测评估干预。患者清醒后,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加强监测干预,预防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抽搐、心房颤动、胸部不适等,若出现,需及时对症处理,使护理风险最大限度降低。

(3)心理疏导干预。患者复苏后,心理波动比较大,需安抚患者情绪,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可采取抚摸、肢体语言鼓励、微笑等方式,鼓励患者,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若患者心理情绪控制不够理想,在有必要的条件下,可遵医使用镇静药物,以此使患者心理情绪维持稳定,避免发生较大波动情况。

(4)体温干预。重症监护期间,需做好患者头部、胃肠道体温干预,确保体温控制在28℃(头部)、33℃(胃肠道);必要情况下,可采取降温毯、冰帽等辅助工具,使患者脑部过度耗氧等不良状态得到有效改善。此外,还需优化排班,采取弹性排班制度,确保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加强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监测,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以此维持患者生命安全。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左心室输血分数(LV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D)三项心肺功能指标水平。

(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LVEF、FEV1、6MW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X+S)

组别

LVEF(%)

FEV1(%)

6MWD(m)

对照组

(n=30)

52.23±3.62

53.40±0.50

189.20±2.80

观察组

(n=30)

63.99±2.26

57.45±0.13

217.20±2.91

t

15.094

42.938

37.977

P

<0.05

<0.05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30例患者,出现心房颤动2例、胸部不适2例、记忆力减退2例、抽搐2例,总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30例患者,出现胸部不适1例、抽搐1例,总发生率为6.67%。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

2=4.320,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病情危重,需加强护理干预。本次提到的重症监护室针对性护理干预,涉及除颤干预、病情监测评估干预、心理疏导干预、体温干预等,干预内容全面,针对性强。有学者表示:对重症监护室心脏骤停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服务,可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结果与之较为相似[3-4]

本次观察组采取重症监护室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后的各项心肺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由此说明,重症监护室针对性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心脏骤停患者采取重症监护室护理,可促进心肺复苏,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玉芳,黎秀菊.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65-167.

[2]李莉,陈朋,王燕.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J].特别健康,2019(27):63.

[3]周冬霞,吴素冰.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21(1):139.

[4]黄春燕,蒲爱华,黎辰晨,等. 重症监护室心胸外科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2020(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