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在改善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揿针在改善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中的效果

丁华玲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揿针在改善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肿瘤中心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揿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严重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结果:在接受揿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严重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人数和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辅以揿针治疗,有助于改善其化疗相关恶心呕吐,促进患者舒适,提高其化疗耐受度。

【关键词】揿针;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

化疗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既可与手术、放疗相配合为一套治疗方案,也可单独使用。由于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患者化疗期间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睡眠障碍、脱发、口腔溃疡等症状[1]。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指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包括速发型恶心呕吐、迟发型恶心呕吐、预期性恶心呕吐、爆发性恶心呕吐和难治性恶心呕吐等。有研究表明[2]:在不予以呕吐预防药物的情况下,化疗患者CINV的发生率高达70%~80%,且经治疗和干预后的缓解率仅为40%左右。CINV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成为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严重者还可降低患者化疗的耐受度,导致化疗被迫中断或终止。揿针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其通过体外物理刺激作用于穴位,起到调节脏腑气机而发挥止吐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5-HT含量及抑制相关受体反应有关,揿针治疗作为针刺疗法的一种,可长时间刺激穴位而达到治疗效果,具有疼痛感轻、安全、有效的特点,不仅能加强针刺的治疗效果,产生累积效应,还可以弥补普通针刺作用时间不足的缺点,对于患者来说,揿针治疗也更易于接受[3]。本文将揿针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有效改善了其恶心呕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肿瘤中心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63.5±3.2)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2.9±2.9)岁。纳入标准为:(1)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2)接受化疗且化疗次数≥3次;(3)排除合并有其他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的疾病者;(4)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者;(5)排除化疗不耐受及治疗中断者;(6)知情同意本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化疗方案等一般资料比较,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揿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选择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处)、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每次操作前对操作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在化疗前1天予揿针在单侧足三里、合谷、内关穴埋针,每24小时摘除揿针并于对侧相同穴位埋针,治疗从化疗开始前1天开始,至化疗开始后5天结束,共计6次治疗。化疗期间于化疗药物注射前30min、化疗结束30min以及化疗时每隔1h进行1次按压,每穴每次按压时间为3分钟。化疗结束期间分别于三餐前后每穴每次按压时间3min,按压时应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严重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的胃肠不良反应评价标准3.0版本对两组患者的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程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该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1)0度:无恶心、呕吐;(2)Ⅰ度:食欲下降,但饮食习惯无改变;(3)Ⅱ度:进食量减少,但无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的发生;(4)Ⅲ度:体液量及每日所需热量摄入不足,需肠内、肠外营养;(5)Ⅳ度:严重恶心、呕吐,危及生命;(6)Ⅴ度:发生严重恶心、呕吐,并致患者死亡。严重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人数=(Ⅲ度+Ⅳ度+Ⅴ度)/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发生严重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人数和比例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在接受揿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严重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人数和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严重CINV人数的比较

组别

例数

Ⅲ度(n)

Ⅳ度(n)

Ⅴ度(n)

严重CINV(n/%)

观察组

42

3

0

0

3(7.14%)

对照组

42

6

1

0

7(16.67%)

P

<0.05

3、讨论

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病人常见症状,尤其对于使用顺铂这类高致吐化疗药物者,CINV的发生率可超过90%。化疗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营养摄入,成为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还可降低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化疗耐受性,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4]。中医学认为: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提出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是呕吐发生的主要病机。

中医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缓解患者呃逆、呕吐的症状。本研究选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穴。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五俞穴之一,同时也是胃腑下合穴,合治内腑,主治各种胃肠病症,具有通调腑气、降逆止吐、补益胃气的功能。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通于手少阳三焦经,可沟通表里两经,疏通三焦气机,主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穴者原气输注之处,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亦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可治疗各种胃肠道疾患。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合谷穴可抑制5-HT释放和胃酸分泌,解除胃痉挛,对恶心呕吐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善治者治皮毛”,通过对表皮腧穴长时间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作用。基于皮部理论的揿针治疗,通过浅刺穴位,起到调节脏腑、抵御外邪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揿针是日本医学家赤羽幸兵卫改进过的图钉型的皮内针,一般可留针24-48h,操作简单,不受体位限制,对于患者更易于接受,可弥补针刺时间的不足,延长穴位刺激时间[5]

综上所述,本文将揿针治疗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者,有助于改善其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对促进患者舒适,提高其化疗耐受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莉霞,沈傲梅,贺瑾.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0):884-886

[2]董爽.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现状调查[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3] 杨静,杨柱.中医外治法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中的治疗优势[J].中医肿瘤学杂志,2019,1(3):10-13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穴位刺激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指导意见[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6):596-599

[5] 樊炳杰.揿针预防癌症患者使用含铂化疗方案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