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胡芳庆1,张志凤2,王小婷3

1-2-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 新疆 奎屯833200

摘要:骨科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活动受限、肢体肿痛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严重影响。手术是处理该类骨折的主要手段,但创伤性骨科手术可损伤受试者的肌肉和肌腱、关节以及身体的骨膜受体,它经常出现在酸胀后,容易产生深部疼痛,疼痛更多发生于麻醉效果开始消失,身体感觉恢复时。常规护理采取更简单的药物干预,易发生心悸头晕呕吐恶心等药物副作用,增加术后机体不适感,对于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影响非常不利。无痛干预、系统化康复训练均为现代护理学倡导的护理策略,能够起到缓解疼痛、促进肢体康复的作用。本研究以60例骨科疾病患者为例,就该2种护理策略联合用于骨科疾病患者的干预价值进行了相关探讨,具体示下。

关键词:骨科疾病无痛护理管理;系统化康复训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住医院行外固定术处理的骨科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术前影像确诊;(2)精神状况及交流正常;(3)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伴重要器官功能疾病;(2)恶性肿瘤;(3)属于病理性骨折;(4)既往有胫腓骨外伤史及手术史;(5)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等。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4~60(45.76±10.95)岁;按致伤原因划分,其中车祸伤、跌倒伤、压砸伤及其他各有13例、8例、6例和3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2~63(41.23±10.87)岁;按致伤原因划分,其中车祸伤、跌倒伤、压砸伤及其他各有12例、9例、7例和2例。两组间的基线信息(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分析显示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指导患者完成相关基础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给予饮食与用药指导,积极处理并发症等措施。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予以无痛护理管理,具体包括:

术前评估:确定患者所经历的疼痛类型,例如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等。不同类型的疼痛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选择。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可以使用常见的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评分法(NRS)等。这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疼痛的严重程度,为制定针对性的无痛护理计划提供参考。

了解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能力和睡眠等方面的影响。这有助于判断疼痛对患者的整体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支持。基于对患者的疼痛评估,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无痛护理计划。根据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如镇痛药、局部麻醉药物等。剂量和给药途径也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针对特定的疼痛情况,可以使用物理治疗方法,如冷热敷、按摩、理疗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组织恢复等途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于可能存在疼痛焦虑和心理压力的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这有助于帮助患者应对疼痛,降低疼痛感的主观感受。通过评估疼痛情况,还可以制定定期的疼痛评估计划,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这样可以确保无痛护理计划的个性化和持续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疼痛管理和护理体验。

疼痛控制方案:基于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控制方案。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多种方法,旨在减轻术后疼痛和不适。

多学科团队合作: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强调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麻醉科医师、骨科医师、护士和物理治疗师等,确保联合努力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

教育和信息共享: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无痛护理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对自身治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此外,团队成员之间也应积极共享信息和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

定期评估和调整:术后,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和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重点关注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命质量,确保无痛护理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通过无痛护理管理体系的应用,骨科护理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综合和有效的护理服务。它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感,促进康复和恢复。同时,它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团队的满意度和信任感,改善了护理质量和患者体验。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参照可视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score,VAS)[4]评估患者,计分0~10分,分值与其疼痛程度呈正向关系。Cronbach′sα=0.824。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评价,量表由FUGL-MEYER等人专门为脑卒中患者设计的运动功能评估方法,总分为100分,得分高低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呈正比,Cronbach′sα=0.893。比较两组在住院、骨折愈合两方面的平均时间。骨折愈合标准:患者无感染,神经血管无损伤,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感且步态正常,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比较两组出现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2.28±0.5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6±0.82)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在住院(13.24±3.09)d、骨折愈合(14.31±2.85)w两方面的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骨科疾病在所有四肢骨折类型中相对常见且多发,临床多采用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该手术牢固稳定,能够较好地修复骨折周围软组织,恢复患肢活动功能,但愈合周期较长,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在患者治疗期间辅以适当的护理也至关重要。多项资料显示,精心、优质的护理措施干预有助于减轻骨科疾病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创口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无痛护理管理是针对患者疼痛设计的一种干预策略,能够借助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减轻疼痛症状程度,进而达到提升身心舒适度的效果。系统化康复训练是针对伤后患者开展的一系列有利于机体功能恢复的活动,相关研究指出,在骨科疾病后开展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减少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对促进骨痂形成以及骨折愈合均非常有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无痛护理管理结合康复训练方案护理后,该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提示无痛护理管理在骨科疾病患者中的实施可行,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运动状况。分析认为,无痛护理管理能够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疼痛,提高其疼痛阈值,并可根据评估结果,借助音乐疗法、局部按摩、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等一系列措施,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患肢肿胀不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感的作用。此外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发生关节僵硬、DVT等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系统化康复训练可有序引导患者进行主、被动训练,能够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加快肌力恢复,同时又可避免术后长时间卧床带来的压力性损伤、关节僵硬等问题,能够为骨折的早期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此外,无痛护理管理与系统化康复训练二者联合开展,无痛护理管理提升了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也利于患者更主动配合各项系统化康复训练措施,保障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在骨科疾病患者中开展无痛护理管理是一种可行策略,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提升患者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为其骨折的早期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周田英.系统化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骨科疾病患者外固定术后脚踝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3):96-97.

[2]张敏佳,林松庆,吕莉,等.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下肢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6):1274-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