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陈淑珠:吴莉娟通讯作者

大田县总医院  福建  大田  3661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84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参照组42例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讨组42例患者则以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并评价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作用。结果:护理后研讨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患者,研讨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以证实,可大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广泛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塞;应用;焦虑;抑郁情绪;影响评价

老年性脑梗塞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且伴有较高的致残率,据统计,致残率已达到70%以上[1]。脑梗塞疾病的发病机制是脑组织内血管出现堵塞现象,从而使得血运不佳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发生脑组织坏死[2]。由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年龄因素,一旦发作,往往十分危急,不仅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期间更需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才能发挥理想的疗效[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分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与优质护理服务方式,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并评价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84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参照组42例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讨组42例患者则以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纳入标准:观察患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语言异常、上下肢运动障碍、舌肌与面肌运动障碍性表现,经检查已确诊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家属本着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严重缺陷性疾病的患者,近期使用过抗脑梗死药物的患者,合并其他神经功能障碍性表现的患者。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照组:男女比例26:16,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4.51±5.43)岁。研讨组:男女比例27:15,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4.76±5.28)岁。一般资料相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可比性明显。

1.2 方法

参照组42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为患者执行基础性体位指导、环境干预、卫生服务、用药护理等,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可结合医嘱进行血压水平控制,同时为患者使用胞磷胆碱、甲钴胺、尼莫地平、丁苯酞等促进脑神经微循环的药物,另外关注不良事件风险。

研讨组4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一、为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可搭建抗患沟通栏,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因此优质病房条件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适当调整病房内温、湿度,适当增加绿植的摆放,并布置病房,确保环境的舒适性,同时减少亲友探视时间与频率,保持室内安静。二、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化,做好一系列的评估,如肌力评价、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价、洼田饮水试验、生活自理能力评价、疼痛评价等相关量表的使用,在院内开展特色服务,如小黑板的使用、发放识字卡片、制作偏瘫标识牌,良肢位的摆放等,还可在病房内添置气压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等设施,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三、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特点、护理与治疗的关键性等,并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进行深呼吸来缓解不良情绪波动,对于患者的情绪波动高度关注,一旦发生明显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干预与疏导。四、与患者一同制订康复计划,过程中给予督促与指导,帮助患者适当调整床头高度,告知其体位摆放,定时调整,如翻身、变换体位等,可防止患者头痛症状。

1.3 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评价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动情况分别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与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其中SDS抑郁自评量表总分为100分,得分52分以上可评价为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与评价分值同步变化,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SAS焦虑自评量表总分为100分,得分51分以上可评价为焦虑,患者的焦虑程度与评价分值同步变化,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

1.3.2并发症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整个入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常见并发症指标包括颅内感染、休克、脑部水肿等。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并发症指标)经例数(%)表达,以χ2值检验;计量资料(心理状态评价指标)经均数差(±S)表达,以t值检验,如P值<0.05,可明确比较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焦虑情绪评价与SDS抑郁情绪评价分值接近,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值>0.05;护理后研讨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患者,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值<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价指标[(±S),分]

组别

例数

SAS焦虑情绪评价

SDS抑郁情绪评价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42

59.09±4.23

52.96±3.47

60.59±5.10

54.09±4.31

研讨组

42

59.37±4.34

40.25±3.38

60.64±5.15

39.35±3.62

t值

-

0.2994

17.0042

0.0447

16.9717 

P值

-

0.7654

0.0000

0.9644

0.000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指标

护理后研讨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值<0.05。见下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指标[ n(%)]

组别

例数

颅内感染

休克

脑部水肿

并发症率

参照组

42

3(7.14)

4(9.52)

3(7.14)

10(23.81)

研讨组

42

1(2.38)

1(2.38)

1(2.38)

3(7.14)

x2

-

-

-

-

4.4594

P值

-

-

-

-

0.0347

3 讨论

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差,具有较高的血管脆性,因此一旦脑梗塞疾病发作,病情更加危重[4]。在治疗期间应当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医护人员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重点,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其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护理工作中,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积极进行个性化护理服务,从而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为其排忧解难,最终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5]

研究结果明确,护理后研讨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患者,研讨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值<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以证实,可大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蕊.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系统医学,2021,6(9):165-167,171.

[2] 郄丽霞,陈会茹,赵亚茹.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7):297-298.

[3] 王秋菊.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5):292-293.

[4] 刘丽娟.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4):361-362.

[5] 袁培培.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