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入境,捕捉古诗词文体特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指导入境,捕捉古诗词文体特质

康海玲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一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入境,进而更好地品味古诗词的魅力。通过意象联想能感受古诗词的情感,抓住关键字词能了解古诗词的核心价值,通过对比能提高鉴赏能力,通过读写结合能提高应用能力。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抓住古诗词的特点,提高古诗词赏析的能力。

【关键词】入境;古诗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等特点。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不管是欣赏还是创造,都要见到诗歌的境界。由此可见,入境就是古诗词学习的核心,通过入境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受,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味,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我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也尝试抓住古诗词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促使学生提高赏析能力。

一、意象联想,揣摩思想感情

一首精彩的古诗词作品往往有丰富的意象,抓住意象进行品味能促使学生入境,更深刻地体会古诗词的思想和情感。我鼓励学生抓住古诗词的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猜想一下作者为何选择这些意象,说说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在这样的揣摩和联想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意境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学习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中的《涉江采芙蓉》一诗时,可以让学生把握住其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我首先鼓励学生将这首诗歌中的意象找出来。学生找出了“芙蓉、芳草”等意象。此后我又鼓励学生结合其他的古诗词作品进行分析,说说在诗歌中一般用这些意象表达什么意思。学生提出:“在《离骚》中也有大量植物类的意象,这些意象表示的是人类高洁的品德。”我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在《涉江采芙蓉》中的意象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提出:“我觉得这里表现的应该是美好的事物。作者将人类的情感物质化,于是就变成了植物类的意象。”最后我又鼓励学生说说这首诗歌展现了怎样的意境。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展现了美丽的湖边,鲜花盛开,那是美好的场景,更反衬出主人公的悲伤。”通过意象分析,学生理解了这首诗是一位漂流异地失意的人,怀念他在家乡的妻子,写出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通过意象展开联想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入境方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从品味古诗词的意象入手,尝试入境。这样学生对古诗词的品味会更深刻。

二、一线穿珠,凸显核心价值

一线穿珠的方法指的是抓住古诗词中的若干关键性词汇,将这些词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品味古诗词的核心价值。不少精彩的古诗词作品中都有关键性词句,这些词句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果能抓住其进行分析,则学生能更好地抓住关键。

在学习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短歌行》时,我鼓励学生抓住诗歌中的若干词句展开分析,尝试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其中的核心价值。如首先可以让学生抓住“去日苦多”的“苦”和“忧思难忘”的“忧思”,说说作者的忧愁和苦恼来自何处。学生尝试抓住诗歌中的其他词句,将其和前面的词句结合在一起,串联起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作者的心中十分渴望和贤德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能让他们帮助自己建功立业。”我又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其他词句,说明作者对于人才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提出:“‘海不厌深’,这里体现出作者想要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人才。”还有学生提出:“作者特别用了‘周公’一词,表现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爱惜人才。”我最后又鼓励学生将这些词句联系在一起,说说这首诗讲述了什么。

我在指导学生品味古诗词时,鼓励学生抓住古诗词中的诗眼,进行反复品味,有时候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结合诗人性格和生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说说作者为何如此选词。这样也能让学生读出古诗词的真谛。

三、比较对照,学会鉴赏阅读

对比分析也是古诗词阅读中的好方法,我鼓励学生将主题相同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又或者将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古诗词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学生能找出异同点,从而提高鉴赏阅读的效果。

在指导学生学习《归园田居》时,我鼓励学生将其和《短歌行》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我首先鼓励学生说说这两首诗歌的相同点。学生提出:“这两首诗歌都以‘酒’作为主题。”我又提出:“这两首诗歌虽然看似主题相同,但是细细分析却能发现有不少差异点,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归园田居》展现的则是超脱凡尘俗世的一种豁达心理,而《短歌行》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作品,曹操通过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对于贤人的期盼和渴望。”我点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八句,是此诗的一个主旨,也是本文的一个点睛之笔。曹操在告诉人才:你不要犹豫不定,也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曹操以这一句,来劝告在三国鼎立局势下,犹豫不定的人才们。曹操对这些人并没有显现出鄙陋之情。反而是表现出一种关心之情,体贴之意。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中的前两句和‘皎皎如月,何时可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都说明了曹操对于人才的无限渴求。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两句用的是周公旦的典故,曹操将自己比喻成周公旦,表示了自己的求贤若渴。”

我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这两首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学生提出:“《短歌行》给人豪放的感觉,而《归园田居》则展现出淡泊的感觉。”在比较中,学生对两首诗歌都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能感受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诗歌的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整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是以整首诗质性自然。

比较对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涵咏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尝试入境,对古诗词进行整体体味,从而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把握。

四、读写结合,尝试借鉴应用

要想让学生进一步进入古诗词的境界,除了阅读古诗词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作品。只有亲身应用了学到的古诗词知识,才能掌握更扎实。我组织学生展开续写、填字扩充等写作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古诗词创作。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学生都感受到了这首叙事诗的魅力,体会到了古人描绘人物形象的绝妙之处。我此时提出了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拓展写作。我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大家是刘兰芝的话,会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何不用新的方式来写这首诗歌,写一下女主人公应该如何更好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呢?”这样的建议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尝试创作,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思考如何能用诗歌的形式展开出人物形象,尝试创作一首新的叙事诗。如有学生尝试创作了《刘兰芝告状记》,写了女主人公如何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在创作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从一个欣赏者变成了作者,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入手理解古诗词的意思。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入境,达到和作者心意相通的效果,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领悟能力就会更好。

在展开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古诗词的特质来展开教学,这样才能让古诗词课堂充满诗意。学生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古诗词的智慧和风骨,能真正理解古诗词的意味。

参考文献:

[1]李红影.寻章摘句觅诗魂 品意赏境铸诗心[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5(9):47-48.

[2]王广清.风格——一个被忽略的诗歌鉴赏教学的盲点[J].语文天地:高中版,2005(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