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探究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

李会忠

丘北县八道哨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丘北  663215

摘要:近年来,动物疫病在各地区畜牧业中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并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量的不良制约。在饲养过程中,由于动物处于生长发育期,营养供给不足以及饲养环境的制约,会引起动物的各种不良反应,从而引起病害。由于动物群中的各种免疫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协调失调或缺陷,而引发出了部分特殊病原菌,进而会时常造成感染或死亡等现象出现。也就是有些动物因为某些遗传因素或者外部环境会导致自身发生变异,从而使得它们的发病概率增加,进而产生疫病危害。所以要提高对疫病控制工作的力度和水平,要加强对畜舍环境卫生状况的整治与维护,降低养殖场的污染排放量,构建完善的动物疫情监测机制,并定期对疫病的流行趋势进行检测。

关键词:防控措施;病因;动物疾病;畜牧养殖

引言

畜禽疫病已成为制约畜禽养殖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对畜禽疫病的防治能够有效地推动各地区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各地区畜禽养殖行业普遍存在着养殖场地选择不当、养殖密度过高、动物疫病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于常见的动物疾病,兽医可以通过对病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判断出疾病的类型,进而让染病畜牧接受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传染性疾病、普通型动物疾病和寄生性疾病。根据不同类型的疾病采用不同的诊治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牲畜的健康。

1探究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重要作用

1.1了解病因,预防疾病

探究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因,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只有了解疾病的成因,才能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例如:了解动物舍内空气流通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通风、减少氨气浓度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了解动物饲料和水源质量,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饲料管理、定期清洗饮水器等,预防消化道疾病的出现。

1.2控制疫情,减少损失

当动物疾病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可以有效地减少损失。例如当发现一头猪出现高热、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可以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以防止疫情扩散;当发现禽群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以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禽群的活动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禽群的死亡和损失。

1.3科学饲养,提高产量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中动物疾病是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因此,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动物产量、降低疾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饲料营养,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定期进行住舍的清洁和消毒,可以确保住舍的卫生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4推广科普,提高认知

探究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因,还可以为推广科普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了解动物疾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可以提高公众对动物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从而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例如: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向养殖户宣传动物疾病的预防知识,可以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总之,探究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病因、控制疫情、科学饲养和推广科普知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畜牧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现有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常见病因

2.1病毒感染

动物病毒是常见的致病因子,包括猪流感、猪瘟、牛流感、鸡瘟等。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饮水、饲料等媒介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接种疫苗、加强动物舍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等。

2.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是动物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这些细菌通常通过食物、水源或动物之间的接触进行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料和水源的管理、定期消毒动物舍、预防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等。

2.3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是动物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蛔虫、螨虫、跳蚤等。这些寄生虫通常通过空气、水源或动物之间的接触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驱虫、消毒动物舍、保持动物环境卫生等。

2.4管理不当

管理不当也是动物疾病的病因之一,包括饲料质量不良、水源不清洁、动物舍通风不良等。预防措施包括科学搭配饲料、保持水源清洁、加强动物住舍的卫生管理等方面。

2.5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也是动物疾病的病因之一,包括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等。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当地严格执行环保法规、重视养殖场周遭污染源的治理等。

3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优化措施

3.1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计划

科学的饲养管理计划可以有效地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首先,要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饲料营养,保证动物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其次,要保持动物住舍的清洁和通风,定期进行消毒和卫生清理,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同时,要定期进行动物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动物疾病。而现当下在各地区基层饲养管理计划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即为精细化日常养殖。精细化日常养殖就是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通过对养殖方案进行优化,提高饲料质量,增强养殖动物的抵抗力,从而更好地防止某些动物疾病的发生。在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会按照饲养文件的要求在动物成长的各个时期对畜牧进行不同的饲养,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规避饲养中各个时期出现疾病的风险。例如在饲养肉猪时,在新生肉猪的第三周就应当对其接种疫苗,并逐渐实行母子隔离制度,逐渐实现幼猪的彻底断奶;在仔猪的骨骼发育过程中,应当在饲料中加入诸如强骨粉之类的药剂,以加速仔猪的骨骼发育;在长膘期,饲养人员应科学搭配人工饲料与玉米、大豆等饲料,保证生长速率,提高肉猪的猪肉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养殖人员应主动做好环境的消杀,对养殖场进行全面地消毒,并对养殖场的温度、湿度、重点区域进行取样检测。一旦出现异常状况立即进行消毒,防止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疫病;主动将取样结果反馈至基层防疫站,争取相关专家提供技术指导以改善现场条件,提高饲养品质。

3.2实施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措施

动物疾病的传播速度很快,一旦发现动物患病,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扩散。同时,要对动物住舍和相关器具进行全面消毒,减少病毒和细菌的存活量。对于已经患病的畜牧则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1]

3.3推广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动物疾病的方法。要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易感疾病,科学制定疫苗接种计划,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同时基层防疫人员要加强对当地养殖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积极配合防疫站的疫苗接种计划顺利落实。

3.4加强环境监管

环境对动物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要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减少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同时还要对动物养殖场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动物之间形成交叉感染[2]

3.5建立动物健康档案

基层防疫站配合养殖户建立动物健康档案可以有效地监测动物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动物病症。档案应包括动物的出生、成长、疫苗接种、患病和治疗等情况以及相关病症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档案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结束语

总之,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科学的饲养管理、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措施、疫苗接种、环境监管和建立动物健康档案等。这些优化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昌林,张泽政.畜牧养殖与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政策协同——以生猪疫病防控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2):155-160.

[2]许魁.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