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六年级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

唐精彬

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37

《那个星期天》一课整体设计框架

【教学内容】国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些习作方法。关于“怎样表达情感”,之前的11册教材,在如何运用各种事例,以及如何处理语言来表达情感方面,已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设计。单针对本科而言,学生对“融情于景”的理解概念化,对“融情于事”、“融情与人”的细节不敏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找到学生起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情感的,赏析作者融情于事、融情于景、融情于人的写作方法。

2.课堂片段练笔,尝试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情感的,赏析作者融情人、融情于事、融情与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科书、课程标准(2022版)、教师教学用书、课前导学单、课中练习单、多媒体课件、视频、黑板贴等。

【教学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程】

  任务一:晒晒我的心情

同学们,六年的时光悄然离去,西芯校园里种下了属于我们的光阴。每一段过往终将成为记忆,每一段记忆总有那么一瞬间让你难忘,我们的《毕业纪念册》有个板块“珍藏记忆”,如果让你选择一件事,表达一种心情,你会选什么?大家说一说。

1.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些让我们难忘的事情,都饱含着我们的情感,它们就是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今天我们一起“跟着大师学写作”,再次走进那个星期天,去探寻作者是如何把“我的心情变化具体、细致地写出来的。

任务二  倾听作者情感表达

  1. 复习“心电图”

 

           

 

 

            愉悦期盼

焦急兴奋

懊悔希冀        委屈绝望

这一天,我的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那作者是怎样把我的心情变化写出来的呢?我们来寻找言语表达背后的密码。

活动一:选点切入,体会写法。(聚焦第4段)

板块1:融情于事

1)(出示第4段)读一读,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我在这段时光都做了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句概括,试着填写。)

3)学生汇报,师明确,如图示。

4)(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中“我”的神情,想一想“我”在做这四件事时,同时还在写什么?同桌讨论。

5)小结:作者将“我”焦急的心情融在这些事例的叙述中,通过这四件事表达出了情感。(板书:融情于事

板块2:融情于景

(1)找出课文中描写光线的句子

出示: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园子很大,空空落落。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2)聚焦光线描写,讨论: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的描写,这种写法叫——融情于景(板书:融情于景)

(3)前后联结,学习“反复”。

我们连着看这几处环境描写,我们先分小组朗读一下,边读边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为什么要“反复”写光线?

根据学情,追问:光线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事物,史铁生是怎么赋予它感情地呢?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的描写,这种写法叫——融情于景(板书:融情于景)

板块3:融情于人

(1)出示对话:

去,当然去。  

      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

      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

      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

   思考:这些内容重复的对话为什么要在不同的时段反复出现呢?

                母亲等一等

                 我快点走

明确:更能突出文章我焦急的心情。

史铁生很擅长用“反复”,请找出文中还有什么地方用了反复的写法。

出示对话:

2)出示三次“一声不吭”相关语句,让学生体会“我”感情的变化。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情?我在“盼”什么?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小组讨论。

师范读,生抓住重点词练读、展示读。

2)“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小男孩心中在想什么?试着为他加上一段内心独白。指名朗读。

(3)“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

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此时的“我”又是什么心情?

读中体会情感。

5.小结:作者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中,通过神态描写、内心独白表现出了小男孩心情的变化。(板书:融情与人

任务三 走进作家经历

(一)学习活动一:我知道的史铁生

  1. 根据导学单,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史铁生的资料。
  2. 播放视频资料。

(二)学习活动二:思辨表达

1.在那个星期天,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她是不是一个好的母亲?

引导:文章语文描写知道最后才第一次出现冒号双引号,通过对妈妈动作、语言的描写,看出母亲对孩子的愧疚和自责,总结母亲忙于家务疏忽了对孩子的承诺,她是爱孩子的母亲。

2.史铁生在瘫痪之后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他如何度过艰难的时期?

明确:在无数次想要结束生命的痛苦之后,他打开了文学的大门,他开始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写作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史铁生的作品是他由于不幸的遭遇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生活和母亲的真挚情感,随着时空的变迁带来心境的变化。文学作品是作者的人生经历变化产生的结果,流露的都是作者的真情实感。

任务四  书写珍贵记忆

学习活动一:去“记忆”里淘金

在记忆中搜素自己的童年往事,和学习伙伴简单交流。

学习活动二:书写毕业纪念册

从作家的童年中,每个人都能读到自己的影子。请你变成“小作家”,把童年时光中的遗憾、快乐,选择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写上一段话,放入我们的毕业纪念册。

课堂总结:会读书,才能让字句游进心理,对作者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再学着敏锐地去观察生活,把我们心理的真情实感,诉诸笔端,让文字记录我们的生活和思考,让真情自然流露。

五、布置作业

1.小结收获: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作家史铁生笔下的《那个星期天》,了解了小男孩心情的变化,重点学习了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景物、人物表达情感。

2.作业超市:

必选:

对比上一篇课文《匆匆》,想一想: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选:

推荐阅读:《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板书设计

  1. 那个星期天

QQ图片20230428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