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 2

灵宝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刘嫦红1, ,赵宏伟,2

1灵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  灵宝 2灵宝市农业农村局         河南  灵宝

本年度,我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设在占江家庭农场,在市、乡两级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项目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和科技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基层农技推广建设与补助项目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工作协议,圆满完成了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所赋予的工作任务,通过新品种展示,新技术集成应用有力的加快小麦玉米、优良新品种利用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步伐,积极开展科技培训,组织田间观摩,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带动基地周边小麦玉米生产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一、示范基地情况:

     占江家庭农场位于灵宝市西阎乡西古驿村,总面积210亩,该基地有904拖拉机一台,犁、耙、耕、播配套齐全。该基地常年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土壤为黄壤土,土层深厚,肥力较高,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影响覆盖周边群众较多。

二、实施内容:

   试验示范小麦新品种、主推小麦规范化播种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作物秸秆还田及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小麦、玉米病虫害植保无人机规模化应急防控集成;青贮玉米新品种示范、夏玉米免耕机播裁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施肥技术和化肥减量施用技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组织田间观摩等。

(一)选用高产稳产优良品种,做好新品种示范。

本年度共展示小麦新品种3个,分别是周麦22、丰德存5号、8号;展示青贮玉米新品种5个分别是京科968、中玉335、MC948、先玉335.

1.小麦新品种示范结果:

周麦22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长卷、叶色深绿,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植株蜡质厚,株行间透光较好,长相清秀,灌浆较快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抗倒伏能力强。穗近长方型,穗较大,均匀,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本年度平均亩穗数35.8万穗,穗粒数36.1粒,千粒重47,平均亩产516公斤。

存麦5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壮,叶片窄长直立,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较好。株高76厘米,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中等。株型稍松散,旗叶宽短,外卷,上冲,穗层整齐,穗下节短。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8.5万穗,穗粒数32.3粒,千粒重45.8; 平均亩产484.5千克

存麦8中晚熟品种,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短,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耐倒春寒耐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较好。株高76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整齐。穗长方形,穗码较密,白粒,籽,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7.9万穗,穗粒数34.5粒,千粒重46高感叶锈病、白粉病,优质强筋本年度平均亩产511.3公斤。

2.青贮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结果

1试验地点:灵宝市西闫乡西古驿村;海拔328米。 

 2试验期间的气候情况(含主要自然灾害):

夏玉米播种期(5—6月)降雨178.4毫米,较常年同期60.1毫米增加115.3毫米,土壤墒情好,有利于 玉米播种,玉米出苗整齐,出苗率高,生长健壮;亩群体高于常年。玉米生长生育期(7-8月)降雨215.1比常年同期151毫米增加64.1毫米。降雨量充沛,玉米长势健壮。杨花授粉期,光照充足,授粉好,结实性好,穗粒数比常年增加,千粒重增加,青贮产量比常年亩增加一吨左右,效益显著。

3、田间管理简况:前茬作物小麦,玉米免耕直播, 播种期 6 月 18 日,间定苗期 7 月  4 日。亩施复合肥 (15-15-15)  50 公斤/亩。 7月20日撒施尿素每亩10公斤。

    4观察记载

1)生育期及农艺性状记载(所有小区原始数据均记载)

项目

品种

株型

(紧凑\半紧凑/平展)

出苗期

/

抽雄期

/

吐丝期

/

生长期

(天)

株高(cm

穗位(cm

收获时单株平均绿叶片数

收获时籽粒乳线位置(%)

倒伏率

%

倒折率

%

空秆率

%

京科968-1

半紧凑

6/24

8/16

8/17

86

287

123

11.4

20

0

0

0

京科968-2

半紧凑

6/24

8/16

8/17

86

302

140

9.4

20

0

0

0

MC

948-1

半紧凑

6/24

8/17

8/18

86

277

96

9.6

20

0

0

0

MC

948-2

半紧凑

6/24

8/17

8/18

86

253

89

10.8

20

0

0

0

中玉335-1

半紧凑

6/25

8/19

8/19

86

288

145

13.8

17

0

0

0

中玉335-2

半紧凑

6/25

8/19

8/19

86

270

127

13.6

17

0

0

0

先玉335-1

紧凑

6/24

8/16

8/17

86

272

99

10.2

20

0

0

0

先玉335-2

紧凑

6/24

8/16

8/17

86

275

93

10.4

20

0

0

0


2)植株性状及田间病虫害情况记载(所有小区原始数据均记载)

项目

品种

小区正常株数(株)

大斑病(级)

小斑病

(级)

弯胞菌

叶斑病

(级)

茎腐病(%

粗缩病

(级)

丝黑穗病

%

瘤黑粉病(%

心叶期玉米螟为害(%

京科968

445

1

1

1

0

1

0

0

0

MC948

521

1

1

1

0

1

0

0

0

中玉335

372

1

1

1

0

1

0

0

0

先玉335

512

1

1

1

0

1

0

0

0


3)产量相关性状(所有小区原始数据均记载)

品种

5株全株鲜重(g

5株果穗(不带苞叶)鲜重(g

5株籽粒鲜重(g

籽粒鲜重占全株鲜重的比率(%

果穗鲜重占全株鲜重比率(%

亩产鲜重(kg/亩)

京科968-1

4850

1650

1250

25.77

34.02

4316.50

京科968-2

3475

1150

900

25.90

33.09

3092.75

MC948-1

4000

1250

1000

25.00

31.25

4168.00

MC948-2

4550

1600

1250

27.47

35.16

4741.10

中玉335-1

5550

1500

1000

18.02

27.03

4126.98

中玉335-2

6500

1700

1150

17.69

26.15

4833.40

先玉335-1

4500

1350

1100

24.44

30.00

4610.70

先玉335-2

4600

1400

1050

22.83

30.43

4713.16


(二)示范推广技术:本年度共示范、推广新技术5项。分别是

1.小麦规范化播种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农作物秸秆还田及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

3.小麦、玉米病虫害植保无人机规模化应急防控集成;

4、夏玉米免耕机播裁培技术

5.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适用技术

这些先进技术的综合利用,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了种粮效益。特别是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显着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三)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田间观摩

在小麦生长的关键季节邀请市农技人员和洛阳农科院玉米专家举办小麦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麦田中后期管理技术、玉米新品种利用和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班5期,培训村级农业干部36人次,培训种粮320余人次,组织小麦绿色防控、条锈病防治现场会2次,小麦新品种观摩1次,青贮玉米现场观摩1次,参加人员68人 ,印发专项技术宣传资料800余份。

三、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本年度,基地共种植小麦210亩,品种为周麦22、丰德存麦5号、丰德存麦8号,经实打实收平均亩产502公斤,总产105420公斤,单价2.24元/公斤,产值23.61万元。比周边群众种植的焦麦668、吨不倒1号等常规品种亩产455.5公斤亩增产10.21%,增产显著。

种植青储玉米京科968等试验品种210亩,平均亩产3.05吨,总产640.5吨,单价290元/吨,产值18.57万元,比周边群众亩产2.5吨,亩增产22% ,增产显著。

全年共投资化肥60900元,农药、除草剂8400元,浇地用柴油22000元,机械收获费用30000元,种子28000元,地价90300元,总投资23.96万元。实现纯利润18.22万元,收入可观新品种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种粮效益。通过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利用,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的同时,提升了作物品质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同时,还显着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022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