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浅议计算机数据库的有效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试浅议计算机数据库的有效管理对策

王汉鹏,吴相锐,任鸿杰,李林利,刘嘉瑛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对计算机数据库采用更加高效的管理技术,从而对当前计算机数据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本文首先对计算机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了解弊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管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证计算机数据库的使用更加流畅无阻,更好的为现代生活服务,同时也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现状;措施;安全管理

前言

   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是正确使用数据库,计算机数据库包含大量信息,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所谓数据库就是计算机所有内容的包罗体,它是信息的载体。计算机的使用者通过一定的口令到达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向使用者传输实用信息。数据库的作用重大,其重要性也是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数据库如果存在安全威胁,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计算机才能更好的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

   1计算机数据库的构成

数据库系统是组织、存取和维护大量数据的人机管理系统,是由计算机、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相关人员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实现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的组织形式,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信息的组织、管理和处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包含信息,而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软件工具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库的正常运行提供完善的保障。数据库用户往往只能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工具来处理数据库。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应用程序不能直接从存储介质中获取所需的数据,它必须首先向DBMS提交请求,由DBMS负责从存储介质中检索数据并提供给应用程序。因此,DBMS是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的接口。应用程序、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库的创建、使用和管理。

  2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的现状

2.1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数据库自诞生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并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数据库的用途非常广泛,容量大,涵盖内容广,因此在工作和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对计算机数据库的需求量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更加多样化。因此,对数据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和困难也随之而来。计算机数据库的发展带动了一些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但是,先进技术的使用是有风险的,有时会对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数据库中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如果利用先进的技术破坏数据库,其影响可想而知。虽然计算机数据库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一些先进技术的引进会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沉重的打击,导致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计算机数据库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2操作系统的不足

   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完善是造成数据库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计算机经常受到病毒的侵袭。众所周知,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非常大,甚至无法恢复。在日常的计算机使用中难免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计算机中病毒,这样的病毒对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隐患。第二,黑客入侵。在计算机数据库设置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个进出口,而计算机黑客可以利用这一缺陷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对计算机进行攻击,窃取数据库信息,造成信息泄露,使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性大大降低。还有就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操作失误,实际操作过程中数据存取不正确,用户密码简单等都是潜在的威胁。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计算机操作软件的脆弱性。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洞,这些漏洞会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3.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

 3.1安全模式

  就当前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系统的工作环境分析,其安全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多边模式,即通过在不同技术层面实施安全防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防御机制,从而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因此,我们可以将多边模式视为横向安全的保障,努力实现信息安全技术的大覆盖,防止信息泄露。其次,所谓的多级管理模式,即通过权限级别的界定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这样风险也会因为管理的结构而得到控制。可以看出,由于多级管理模式注重的是纵向管理,通过增加风险管理的深度,拥有较高权限级别的用户,进而代表着用户实体所代表的人的身份,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无疑可以更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

  3.2用户鉴别和标识

   加强用户信息管理是计算机数据库内部信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关键措施。但事实上,根据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分析,我国的泄露率明显高于国外的个人信息入侵事件,且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高级用户疏于对其账户信息的安全管理,或被自己的卫士窃取信息所致。因此,应加强数据库用户的意识,防止仅以用户名和登录密码作为主要的身份识别方式,提高个人信息的保密级别,如稳定的IP、高授权的注册密码等,以实现信息安全的完善和管理。同样,也可以利用新密码技术实现个人信息登录,包括手势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此外,还要做好用户的正确标识工作,如用户账号的标识,在用户发生越权行为时,要主动反映情况,并通过报错等形式的组织活动,力争产生效果。

  3.3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层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以下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加强对用户或外部访问的安全管理,实现防范的主要功能;二是实现对访问的标识和识别机制,提高监控水平,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两大功能最重要的技术特点是以访问流量和权限为主要识别方式,即在不同账户的权限下,可获取的个人信息存在于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当相关信息的访问流量超过警戒空间范围时,就要对其行为进行监控,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而在权限层面则是固有授权,对使用行为只需进行流量控制,而一旦使用突破了自身的授权和动作,则交由预警机制做出应急处置。由此可见,访问安全管理的最主要功能实现是为了预防,而防止的主要机制也是基于使用功能的满足。由上文的表述中,可看出以往技术层的管控大多集中防御机制的建立,缺少了对内部的考量。而现在通过访问层级的约束,则可以从人性化层次上进行更多的安全保护。

  3.4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虽然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传统的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不可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但是现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但是,最大的局限性还是在于管理人员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正确的管理态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人员的发展意识严重落后。因此,要切实开展对相关责任人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其数据库安全管理意识,从而解决因个人主观问题造成的信息安全隐患。此外,还要让管理人员意识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及时更新数据库安全规范,防止新技术手段的入侵。

  结语:

  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共享已经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背景下,采取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硬件风险、软件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我们要采取的对策是加强数据库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笔者上述提到的各种安全控制技术,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快完善风险内控机制。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分析,为今后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参考,以期使我国信息安全防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2,23(1):158-160.

[2]王旭华.数据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运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4):144-145.

[3]袁耿.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对策探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0(21):61.

[4]林雪.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12):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