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经营创收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县级融媒体中心经营创收思路探讨

唐金梅

532729198710310621

摘要:经营创收板块是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高效运转的助推器。本文通过本单位近三年来开展的创收工作经验来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创收路径。希望能有效增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造血功能,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健康发展,进而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承担起媒体,为推动当地发展的贡献力量。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经营创收;思路探讨

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县域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关系到当地向外的传播力,是树立对外形象,提升影响力,提升知名度的重要窗口。同时,也关系到当地群众能享受到的文化和信息的来源,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渠道。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还需要靠自身的推动力。创收是助推县级融媒体中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财力支撑,因此,在服务人民的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挖掘本地区的特色,积极创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助推自身不断向前发展。以下,以本单位——澜沧县融媒体中心的经营创收经验来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搞创收的路径和意义。

一、提升媒体品牌形象 打造品牌影响力

县级融媒体作为基层唯一官媒,党媒姓党,是公益性质媒体,其根本职责是当好党的喉舌,承担起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在日常运行中,一定要维护其作为官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县级融媒体中心,重点工作是新闻事业,一切的工作必须遵循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作为基层媒体,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的每个角落,要用贴近基层,贴近民生的姿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媒体在基层的传播力。同时,要把镜头对准老百姓,为民生福祉发生,如实报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如实反映群众的所需所盼,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声。当好党的喉舌,发挥好联系党同人群中的纽带作用。在报道中,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民生,树立官媒的权威形象,提升官媒的公信力,做好电视节目,努力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做成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权威媒体。塑造出其他自媒体无法比拟的品牌力,提升媒体影响力。在信息碎片时代站稳脚跟,健康平稳发展。只有担起自身职责,树好形象,有序发展,才可能谈创收,也才有可能有创收。

二、成立专门创收部门 细化工作

媒体,主要只能作用是传播信息,媒体自身也带有创收基因。不管什么样的媒体,都有可以进行创收的项目。在基层,县级的媒体,也是有可以创收的项目,比如广告,就是媒体可以进行创收的最普遍的项目。但是县级的媒体,创收只是日常工作中极少的一小部分工作,创收的金额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县级媒体的创收都微乎其微。要让县级媒体的创收走上正规,要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要通过自身的创收来促进自身发展,这久必须把创收提升日程,成立专门的部门,有专门人员来承担创收相关工作,把基层媒体的创收做得更专业。

本单位自挂牌成立融媒体中心以来,就组建成立了经营策划室作为创收部门。把广告、专题片、宣传片等项目从新闻中心划分出来。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创收,让具有特殊技术的人员制作创收项目。让创收部门,有事可做,有人做事,实现良性运行。

通过部门的划分,让部门职责和人员分工更明确,更好安排工作,也能把每个员工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事情相对单纯了,做起来才更专业,质量才会上得去。以前,新闻采访、广告、专题等工作杂揉的放在一个部门,每个人成为多面手,什么都做,什么都不尖。把创收部门划分出来,适合跑新闻一线的记者,留在新闻中心做好新闻报道;适合当编辑的记者,就当好新闻编辑,组织稿件,安排新闻播出。而具有视频编辑等后期制作技术,会使用各类编辑软件,懂得后期包装特效的制作使用,在摄像中有艺术灵感,有自己想法的人才,安排到创收部门,专门进行广告片、宣传片、专题片等创收项目的拍摄制作。让性格开朗,善于沟通交流的人员,加强与当地各单位及企业的沟通合作。

三、根据地域特征精准定位

在县级,媒体的运营和创收,远不及大城市的媒体。因为受地域的限制,传播力有限,受众特定。要想做好创收项目,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广告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创收项目,高级的媒体,在创收上只要广告一项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在基层,大企业、大品牌不会到基层的媒体做广告,其在高级媒体投放的广告已经涵盖到各地区各角落了。当地的小型企业、商家,因为资金收入少,不愿意多花钱做广告。所以,基层媒体要想创收,得从自身实际和地域特点出发。本单位经过探索实践,认为在创收项目上,基层媒体要有自己的特色,项目设定要符合自身工作实际。例如,首先是广告,虽然基层媒体的广告收入不会多,广告合作商也很有限,但是这一块不能丢。因此在形式和价格设定上要接地气,符合当地商家的需求,也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力。广告不能一味追求意境,追求文化含量,追求美观度,要通俗易懂,要符合小地方的传播形式,以当地群众最好接受的方式传播商家广告意图。广告费用定价不能太高,让商家看到基层官媒这个有权威的平台的传播力,又有能力承担广告费用。第二是宣传片,宣传片的需求量比较大,各单位各企业,想通过比较短小的宣传片,通过当地的媒体,手机等各种渠道向外宣传自己。制作一部两三分钟的宣传片,可以在官方媒体传播,可以在自己公众号等自媒体传播,传播效率高,效果好。第三是专题片,在各项工作的考核,年度工作总结,工作汇报中,一部专题片可以很直观的展现一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亮点,工作成效,这个总结汇报的效果远比后后一塔纸要好。专题片这种专业性较强,既要文笔好,能出精炼的文稿,又要拍摄和制作到位。只有电视台具有这样的人才和制作设备,做好专题片,也是基层媒体创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创收注入活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搞创收,不能单纯只考虑怎么赚钱,更重要的是赚进来的钱要怎么规划使用,怎么推动自身发展。只有使用好资金,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创收才有意义,创收才能推动自身良性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因此,单位的岗位编制十分有限,在职在编人员仅仅能维持单位基本运转,只能基本完成工作,难以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对当地影响力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媒体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编制外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媒体自身发展的关键路径。媒体工作,不管是新闻采编,摄像,后期包装制作,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都较高,需要专业人员经过专业学习才能胜任。所以,招进单位的人员不宜流动太快,需要长期培养,长期磨练,才能在媒体这行干得得心应手,工作才能有序推进。为了培养好人才,留住人才,这方面的支出少不了。创收的资金只有把重头投入到人才队伍建设上,把人才队伍建起来,才能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各项事业顺着高速路有效发展。

总结: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最基层的官媒,党媒姓党,虽然身处基层,但是站位要高,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工作的方向要正确,要做好创收业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推动自身健康发展。增强与人民群众的粘性,充分发挥在内容创作、信息宣传、社会影响、资源丰富等方面的固有优势,挖掘本土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与各行各业展开合作、创作优质内容等方式提高传播力与影响力,不断推进创新,拓展经营创收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张雪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以H省3个试点县市为例[J].新闻界,2020(03):26-33.

[2]曾培伦,郑雯.内循环与本地化: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经营路径探析[J].传媒观察,2022(10):75-81.

[3]冯萍.活动营销与地方媒体经营创收[J].采写编,2020(04):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