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4
/ 2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董建刚

(三门县浦坝港镇小雄中心小学 浙江 台州  31710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媒体技术的出现影响着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逐渐渗透进现代教育中。这使得教师课堂的讲习方式、教学内容,甚至教学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学习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时,能从其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听说读写能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养成和发展,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误区;有效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强健有力的翅膀,不但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成为为教师进行教学时重要的手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之一。但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存在一些误区。只有走出误区,恰当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误区

1、盲目搬用课件,限制教师备课思维的创造性

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据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索下载的课件,根据这些课件整理教学思路,甚至一味将就,全用他人的课件,放弃自己的合理巧思,很难会获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大部分的网络课件是粗放式的,是对课文原文的再重现,缺乏精细的教学环节,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教学漏洞、知识性错误。教师在备课时,应当结合教材、作业本,将课文内容消化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依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思路。否则不用查阅各种资料,盲目搬用课件,按照网络课件的设计去上课,这种做法将会画地为牢,极大地限制教师备课思维的创造性发展。

2、偏离教学主体,不适应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充当辅助作用,即辅助教师教学,辅助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处于主导地位,课堂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如果不对学生的个体进行分析,不以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计,生搬硬套地使用课件,偏离教学主体,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不适合性。学生学而不实,反而会影响实际教学,

二、有效运用

1、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可动态呈现等优点,而五年级的孩子又很喜欢音乐、影视、图片等有声有色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如果给孩子一定的外部刺激——声音、动画、图像等,很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可以恰当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多方的人际与信息互动,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笔者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一边播放歌曲《童年》,一边展示童年丰富多彩的情景片段。园子中鲜艳夺目的植物,和祖父共同做农活的场景,儿童银铃般的笑声、灿烂温暖的笑容等逐一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最终这些场景都如泡沫般逐个消散在眼前,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也让学生在课堂伊始感知童年的美好,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故而在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时,学生便能理解作者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2、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可借助信息技术

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面覆盖范围较广,课文中的许多自然现象、风土人情、科学知识等内容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都是较为陌生的。如何将这些知识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被孩子所接受、理解,进而化为己用,这就成为了笔者当时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信息技术能为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可以将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情境或者社会情境中,帮助学生深入而又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思维能力

五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激发他们极大的创新能力。因而在课堂上,恰当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创新。笔者所在学校虽然为乡村学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对于白鹭、松鼠等生活在乡村水田、树林的小动物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珍珠鸟这类鸟类。因此,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份电脑课件。当该课件播放珍珠鸟的可爱,调皮动作时,这一情景被孩子直观地接受,教室里不禁爆发出了“太可爱了!”“真漂亮啊!”“好调皮啊!”等惊叹声,此时再让孩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珍珠鸟?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回答问题,课堂上小手如林。在这一层的基础之上,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人与鸟相亲相爱之情,并能体会到正是因为信赖才会创造出如此美好境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种直观的手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4、巧用信息技术,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传统的授课,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古诗词或者小古文时,避不开朗诵教学,如果此时可借助信息技术,将优秀的朗诵音频播放给孩子们听,通过模仿别人的朗诵,教师再相机纠正孩子的读音、语气、语调、语速等问题,从而可以锻炼孩子的朗诵能力。

5、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理解课文重、难点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会被课文中的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所困扰,不知如何将这些知识点渗透进学生的学习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闰土利用竹匾捕鸟、月光下刺猹的画面。孩子说不明白的环节,通过幻灯片,有效地使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达到教学目的。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信息技术速度快、信息量充沛等优点可以在课堂中提高课堂效率,因而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看到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和课堂实际教学融合,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3]《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4] 王琴.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5(2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