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慧电厂渐成电厂发展新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4
/ 3

探讨智慧电厂渐成电厂发展新趋势

郝明空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铝电分公司自备电厂  026200

 摘要: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进入建筑行业,建筑智能化技术也开始提档升级,不断延伸、拓展,“智慧建筑”概念随之兴起。绿色建筑的理念是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建筑行业提出的最新要求。事实上,这也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绿色建筑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也不是单一的某种建筑施工技术,而是指在不降低建筑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过程的一种控制方式,当然,为了实现这些要求而生的施工技术,也属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目前,绿色建筑施工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与实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绿色智慧建筑发展新趋势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绿色智慧建筑;发展;新趋势

1、绿色建筑施工原则

       绿色建筑理念并不是某一种施工技术,它是体现在建筑的各个环节中的。同时绿色建筑理念的体现也是一种发展的过程。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绿色建筑理念是逐渐的渗透在建筑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其具体的实施也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只要是在此原则下展开的建筑,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和谐性原则。和谐性原则是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统一,能够和谐的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中。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所选择的外观,材料材质,颜色,建筑的通风,采光方式等等,需要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自然条件等等。绿色建筑的施工要体现环保性原则。所谓环保性原则事实上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体现,例如施工的经济性,在施工的过程中消耗最少的资源。施工的适地性原则,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的施工地点的土地破坏,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影响最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体现效率,能够更为高效的完成整个施工过程。绿色建筑本身也要体现人文性原则,建筑本身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同时建筑本身也是低能耗型的建筑,能源的消耗最小化,尽可能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绿色环保资源。绿色建筑理念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这也决定着其发展将会是持续性的,会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以及要求在不断的进步。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绿色建筑的施工方式也将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论是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还是建筑企业本身的发展趋势,都将会朝着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对于具体的施工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建筑企业在迎合这个绿色发展理念要求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的强化管理模式,提升绿色发展的理念意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

2、发展绿色智慧建筑的意义

        2.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在建造绿色智慧建筑时使用的材料和能源消耗都远小于普通建筑,这样就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绿色智慧建筑周围的环境,同时减少碳排放量。绿色智慧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是可重复利用和回收的。这样的绿色无污染建筑材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2.2健康舒适

        绿色智慧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在绿色智慧建筑里通过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同时智能设备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性。

        2.3自然和谐

        绿色智慧建筑可以使居住在建筑里的人们更加贴近自然。因为在建设绿色智慧建筑时,会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通过技术手段使绿色智慧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居住者在居住和使用绿色智慧建筑时,也可以更好地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绿色智慧建筑使居住者在绿色环保的环境中健康生活,同时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

        2.4提高建筑功能的使用效率

        绿色智慧建筑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控制、调整室内的温度和制定符合居住者需求的照明功能。同时,配合先进的摄像功能和安保系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居住者的居住安全。利用传感器和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动态地保障绿色智慧建筑的低功耗使用。绿色智慧建筑配套的温度控制器系统也可以结合自然环境保证室内温度。当绿色智慧建筑内部出现故障时,会立即通知维修人员,确保绿色智慧建筑高效运转,为居住者提供便捷服务。

3、绿色智慧建筑发展

    3.1改善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为有效保障建筑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的效果,相关建筑工程部门应积极改善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结合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中居民的实际用水需求,运用叠压供水的方式设计给水系统,以保障在高峰期用户也能正常用水,有效避免供水水压控制不合理所产生的各种浪费水资源或产生供水噪音的不良问题,使居民的用水生活能得到有效保障,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绿色建筑设计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雨水利用率设计。为有效地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绿色建筑设计效果,相关的建筑工程部门可以充分地利用雨水,通过设计雨水收集池,或是利用管道将屋面雨水导流至雨水沉砂池,使得雨水能在完成沉淀后在蓄水池中进行消毒处理,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使得水资源能得到有效节约和循环利用,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建筑的绿色环保发展。

       3.2施工设备的绿色节能设计

       随着社会大众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生活居住设备也层出不穷。而积极对这类设备进行绿色化处理,能够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的环保水平和节能效益。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在建筑照明系统方面引起重视,在前期的基础施工环节,就需要给照明设备留有足够的安装空间,避免后期二次施工。并且,在照明系统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照明的最大需求,还需要优化光源范围、光源开启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环保效果。其次,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整个建筑设备管理进行优化,构建一个具有集成能力的综合性系统,从而实现个性化调配资源的效果,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

       3.3新型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作抵押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项目债务资金偿还主要依赖于项目未来的收益和项目自身资产价值。以项目的信用度为基础项目融资。可以以绿色建筑CDM项目产权和CERs收益权来安排新型项目融资。根据绿色建筑性质不同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设计建设-经营-移交BOT、公私合作PPP、资产支持证券化ABS等不同的融资模式等为绿色建筑进行融资。推进PPP模式、BOT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模式创新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并进行跨国融资,争取国际银行组织、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间贷款。并积极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也鼓励民间及个人资本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投资绿色建筑。通过绿色建筑CDM项目前端支付、股权投资或提前购买协议提高项目融资能力。建立项目融资的风险担保机制,对于与项目有关的风险在与项目有利益关系的参与者及贷款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与有效控制。进行恰当的绿色建筑项目融资设计,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3]。

 3.4绿色建筑有关标准的修订
       第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建筑新的技术指标体系。标准从增进民生福祉出发,立足百姓视角设计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凸显安全、耐久、便捷、健康、宜居、适老、适幼、全龄友好等内容,由此凸显使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第二,重新设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时间节点,保证绿色技术措施可以落地。绿色建筑的评价应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取消设计评价,代之以设计阶段预评价,同时强调促进绿色技术措施落地,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行实效。第三,增设了绿色建筑等级,和地方、国家政策相协调,同时考虑发展不平衡现状。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增加基本级,扩大评价覆盖面,推动普及绿色建筑,并兼顾地方推进绿色建筑的政策[4]。
4、绿色智慧建筑发展新趋势
        4.1营造绿色生态,减少环境负荷
        绿色智慧建筑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绿色智慧建筑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在房屋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绿色智慧建筑的碳排放量相比普通建筑大大减小,同时绿色智慧建筑为居住者创造了亲近自然、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也降低了对自然能源的消耗。普通建筑在设计的制造时,会使用大量的建筑耗材,这些建筑耗材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且这些消耗都是不可再生的,同时普通建筑在建造时会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设计和建设绿色智慧建筑使用的材料都应该是绿色无污染并且可再生材料。这些材料对环境的危害性小,而且使用寿命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由于一些城市的建筑用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合理,对自然和经营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建筑的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了2倍~3倍,甚至有一些城市的取暖设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根据统计,世界上有1/2的能源用于建筑。人们从大自然获取的各种原材料有1/2流入了建材市场,并用于建设建筑。绿色智慧建筑可以大大减小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浪费。同时,绿色智慧建筑可以通过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建筑内的温度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智慧建筑可以通过智能系统监测各种能源的使用,为居住者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减少能源消耗[5]。
        4.2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主要研究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对人类智能活动进行模拟和扩展。智慧建筑是一种被智能控制的生态系统,它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建筑。智慧建筑的关键在于建筑的智慧化,即具有类似人的知觉、记忆和思考的能力,具有自己的“脑”,能够控制和自动调节建筑中的各种感知设备,能够在建筑遇到突发情况时,具有分析和判断的智慧决策能力。
        4.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全新计算技术,通过它,计算机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获取算力和软硬件资源。“云”是由大量计算机和移动终端所构成,它可以提供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随着智慧建筑的发展,未来的建筑中将会布满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这些设备会不间断采集庞大的数据,如要从这海量的数据中心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普通的计算方式远远无法满足要求。这就需要通过云计算超强的计算能力,加速数据处理,提高应用服务的层次和质量,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AI、大数据、IoT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智能建筑必将走向智慧建筑,以绿色环保、安全高效、以人为本为原则,减少对自然能源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应.融合创新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共赢新时代[J].智能建筑,2020(1):45-46.
       [2]孙晓蕾.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0(1):182-182.
       [3]史春伍,于永松.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探讨[J].商品与质量,2020,000(001):5.
       [4]李佳骏.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20,003(004):148.
       [5]王东伟.智能建筑行业如何应对5G+AIoT新产业体系[J].智能建筑,2020,238(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