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对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的改善效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3

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对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的改善效用分析

黄黎红

南安市霞美镇卫生院护理部  福建南安  362300

[摘要]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理论联合风险管控模式应用于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法,共选取2021年1月至12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共80例;其中2021年1月至6月期间入院的37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并纳入常规护理组。将2021年7月至12月期间入院的43例患者予以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干预,纳入联合护理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指标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护理组血压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联合护理组干预期间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联合护理组干预期间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应用于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护理危险时间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等具有积极效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胃炎;根因分析;风险管控模式;护理质量;生活质量

引言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发于胃肠系统的慢性疾病,与机体多因素共同影响造成胃粘膜出现不良病变所致[1]。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类病发于中老年群体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若不采取有效方式控制血压,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2-3]。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老年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受自身胃肠功能及心血管功能障碍影响,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较高,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具有积极效用[4]。需要注意的是,常规护理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但其护理效果与预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5]。因此,制定并完善针对性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临床护理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等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纳入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并予以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进行干预,旨在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供相关依据。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按照回顾分析法,共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共80例;其中2021年1月至6月期间入院的37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并纳入常规护理组。将2021年7月至12月期间入院的43例患者予以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干预,纳入联合护理组。

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诊断结果等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6]和《中国高血压病诊疗共识》[7]相关诊断标准内容;(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临床依从性较好,可配合本研究完成相关调查工作,直至研究结束。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患者;(2)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合并精神障碍或具有意识不清征象患者。

1.2干预方法

对于纳入常规护理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方案,对患者药量情况可针对患者的当前血压水平酌情控制,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特殊及突发情况进行对应处理。

联合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方案基础上予以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1)建立RCA小组,组内成员均由临床专科护士组成,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并负责组织根本原因分析法、护理伦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每周一次;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明确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并发症、意外事件的根本原因;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如下内容:①患者自身原因:患者自身对自己的疾病认知程度有限,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限,未重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存在服药行为不规范、复查不积极、患者家属监督不力等不良现象,致使患者病情加重,病期变长,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②护理人员自身因素:部分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护理的专业知识储备量较低、专业技能水平差强人意,在实际工作中因自身原因造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未能达到预期,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护理效果;③未能结合临床实际明确相应的风险管控制度,临床医护人员也难以按照相关规定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风险护理管理措施。(2)明确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内容:①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自身疾病情况对其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了解遵医嘱的重要意义,引导患者能够持续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临床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护理工作;重视对患者家属的沟通,说明患者当前病情及各种注意事项,加强对患者的监督;从而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②医院的管理人员需配合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强理论知识储备,结合当前临床病情讲解最新的知识点,提高护理质量;   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完善有效的风险评估制度,共同监督,共同参与,严格遵循。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数据;(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情况;(3)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具体包括跌倒、坠床、输液渗漏、脑血管意外等;(4)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评价的主要标准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获取的数据均采用SPSS 26.0软件完成对应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均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证实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数据

本研究收集了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等,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证实组间对比具有科学、合理性,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数据对比

组别

性别(n,%)

年龄(岁)

病程(年)

高血压分级(n,%)

II级

III级

联合护理组(n=43)

25(58.14)

18(41.86)

64.27±2.34

6.83±1.02

20(46.51)

23(53.49)

常规护理组(n=37)

20(54.05)

17(45.95)

65.02±2.51

6.95±1.14

18(48.65)

19(51.35)

t/χ2

0.135

1.382

0.497

0.036

P

0.713

0.171

0.621

0.849

2.2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指标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护理组血压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对比(mmHg

组别

舒张压

收缩压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联合护理组(n=43)

106.28±7.33

84.23±3.39*

162.27±5.84

131.52±4.47*

常规护理组(n=37)

105.85±7.07

91.65±3.71*

160.93±6.02

147.79±5.28*

t

0.266

9.344

1.009

14.927

P

0.791

0.000

0.316

0.000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期间护理危险事件发生情况

联合护理组干预期间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详见表3。

3 两组患者干预期间护理危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跌倒

坠床

输液渗漏

脑血管意外

总发生率

联合护理组(n=43)

1(2.33)

0(0.00)

1(2.33)

0(0.00)

2(4.65)

常规护理组(n=37)

2(5.41)

1(2.70)

3(8.11)

2(5.41)

8(21.62)

χ2

-

-

-

-

5.237

P

-

-

-

-

0.022

2.4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

联合护理组临床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详见表4。

4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联合护理组(n=43)

27(62.79)

13(30.23)

3(6.98)

40(93.02)

常规护理组(n=37)

12(32.43)

15(40.54)

10(27.03)

27(72.97)

χ2

-

-

-

5.875

P

-

-

-

0.015

3讨论

结合既往临床护理经验来看,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在住院期间很容易因为自身体位的变化、用力过猛等原因出现眩晕等症状,在夜间休息时也会因在床上翻身、起夜时不注意、护理人员夜间巡回工作不到位等,增加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患者自身日常不良生活习惯的持续也会增加其发生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8]。此前常规护理方案在慢性胃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过程中,相关科室负责人虽制定并完善了护理管理制度,采用措施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但实际护理效果未能达到预期[9]。因此针对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是当前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研究所应用的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主要结合临床实际和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护理过程中各项风险因素,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应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对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9]。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干预期间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这也充分证实基于根因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模式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本原因分析法是针对医院护理服务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明确的重要方法,能够结合具体原因施以针对性改善措施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本研究所应用的联合干预方式对护理不良事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控,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并促进医患和谐

[10-11]

参考文献

[1]李雪琴.风险管理运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44:17-18.

[2]刘细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管理及价值评估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4576-4577.

[3]彭利华.风险护理管理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74-176.

[4]李娟,陈霞.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观察室高血压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0):71-73.

[5]谢明瑶.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2):144-145.

[6]房静远,杜奕奇,刘文忠,等.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7,22(11):670-687..

[7]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05):421-433.

[8]龙利娟.风险管理在提高消化内科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4):101-103.

[9]文吉珍,唐淑蓉,任昌兰.基于根因分析的正反馈闭环式护理风险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1):3841-3845.

[10]陆艳霞.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预防山区医院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68-69.

[11]周敏露,王晓龙.根因分析法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04):59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