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对高血压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藏医对高血压临床应用

多,措

治多县加吉镇卫生院   青海玉树815499

摘要:目的:研究藏医对高血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高血压者进行研究,共计50例,研究时间是2021年6月-2022年6月,分为参照组25例(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25例(添加藏医治疗),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是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76.00%),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藏医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藏医;二十五味于甘子;高血压;

引言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血压水平升高,伴随恶心呕吐、四肢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且随着病情发展,可引起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1]。高血压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近年来,藏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将以近年来5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藏医对高血压临床应用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高血压者进行研究,共计50例,研究时间是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有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是(56.74±4.79)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纳入标准:以中国高血压最新指南或基层高血压指南,确诊疾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期实施降压治疗;器质性疾病;继发性高血压;药物过敏;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来自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mg,1次/天,共用药4周。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治疗,1次/天,2mg/次,用药4周。

研究组患者添加二十五味于甘子治疗:在参照组治疗同时,取二十五味于甘子口服治疗,每天2次,早上、晚上各服用1次,每次1g,碾碎药丸,取温水泡开,用药4周。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1)评估治疗效果,血压水平恢复正常,表示治愈;明显降低,但未恢复正常,表示好转;其余情况则是无效。(2)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收缩压。(3)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本研究,计数资料呈现方式是%,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呈现方式是±,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是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76.00%),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分析(n/%)

分组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25

14(56.00%)

10(40.00%)

1(4.00%)

24(96.00%)

参照组

25

9(36.00%)

10(40.00%)

6(24.00%)

19(76.00%)

X2

/

/

/

/

4.1856

P

/

/

/

/

0.0418

2.2两组患者血压值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对比血压值【,mmHg】

组别

 

n

舒张压

收缩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25

99.84±5.13

78.94±5.74

161.26±8.94

123.57±8.15

参照组

25

98.74±5.62

88.78±4.15s

160.15±9.16

141.36±6.64

t

/

0.847

5.135

0.275

5.248

P

/

0.185

0.000

0.781

0.000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n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轻微皮疹

发生率

研究组

25

1(2.50%)

1(2.50%)

0(0)

2(5.00%)

参照组

25

3(7.50%)

2(5.00%)

3(7.50%)

8(20.00%)

X2

/

/

/

/

4.5634

P值

/

/

/

/

0.0417

3讨论

临床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以ABBCD为用药原则,即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降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物、利尿剂降压药物,不仅能够确保安全降压,还能保障平稳降压。厄贝沙坦片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紧张素II的转换产生抑制,同时向血管紧张素转换,有效治疗疾病[2]。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可促使心肌代谢作用降低,对心肌收缩产生抑制,外周阻力血管舒张,舒驰、扩张小动脉,促使外周阻力降低,心肌氧需求有效降低。

藏医学提出,高血压是“查隆病”范畴,因气血失调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或者血液内在因素变化,引起个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查”偏热型、龙偏盛型,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眩晕、头痛、乏力、眼脉充血发青、嘴唇与面色发紫、肢体麻木等,需予以藏医药、西医药、行为指导等治疗[3]。二十五味余甘子丸的功效是凉血降压,该药物是用于治疗出现高血压、肝胆疼痛、口渴、口唇发紫等患者。该药物是一种棕黑色水丸,主要成分有木香、藏木香、牛黄、甘青青兰、紫草茸等多种中草药。现代药理学提出,二十五味余甘子丸能改善微循环与脑血流量,促使血液粘稠度降低,且具有抗惊厥、镇静、降压等作用

[4]。联合西药与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高血压患者,不仅能发挥西药的短期疗效,还具有降压、调和气血、醒脑开窍、通经活络等功效,有效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是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76.00%),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期间一定要定期的检查肾功能,如果发现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后要停止用药,在用药期间一定要适当的锻炼身体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应用藏医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梓钰,德洛,张艺,等.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藏医药治疗高血压用药规律[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11):11-15.

[2] 才让南加,更桑,贡巴加,等. 基于文献挖掘和药物关联的"查隆堆仓"(高血压)藏医理论探析[J]. 中医药导报,2021,27(12):74-77.

[3] 叶见项欠. 浅谈藏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认识[J]. 健康大视野,2021(22):234.

[4] 华旦.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85):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