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在常见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血常规检验在常见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谢汉辉

清流县总医院 福建 三明 365300

【摘要】目的:探析血常规检验在常见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在2021-10至2023-4月时间内,在本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测病人82例,根所有人员根据不同贫血类型均等分为2组,对照组病人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类型,探究组则为小红细胞贫血类型,观察检查指标。结果:探究组病人在血常规指标检查中,MCHC、RBC、Hb、MCV、RDW等相关贫血指标相较对比组而言数据结果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不同贫血疾病类型,采取血常规指标检测数值变化明显,可为不同类型贫血情况及早鉴别诊断,便于早期干预和预防。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贫血;诊断;鉴别;价值

贫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营养性血液疾病,临床特征不显著,在日常生活中多出现头晕、乏力、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与其他系统病症存在相似性,人们不重视,极易被忽略[1]。贫血发病后,使机体外周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病情相对复杂,随着病情延长、加重,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贫血疾病类型较多,与机体不同诱发因子、致病因素等有相关性,不同疾病类型在血液检测指标方面也有着一定联系性,容易在检查期间出现误诊等情况[2]。因此,在临床上如何科学、快速的鉴别诊断不同贫血类型是研究的重要课题。血常规是临床上三大基础检查项目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实惠的临床优势,可以反映机体红细胞数量,为贫血疾病诊断提供科学数据依据,对疾病鉴别意义重大[3]。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筛选的82例贫血病人采取血常规检验对不同类型进行鉴别与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与分析。

1、临床资料

1.1基础统计资料

统计在2021-10至2023-4月时间内,在本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测病人82例,根所有人员根据不同贫血类型均等分为2组。传统组42例男性12例、女性30例,病人年龄统计均值(28.8±5.2)岁;创新组42例男性13例、女性29例,病人年龄统计均值(32.8±5.2)岁。上述基线数据相关性资料,无太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集血液标本时,嘱人员在第二天清晨采集空腹血,护理人员按流程规范采血与常规消毒。全部开展静脉血采集,如肘静脉采集2ml血液,放置准备好的抗凝试管中,并上下摇晃均匀。所有采集血液需要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在进行检测前对仪器进行校正,所有标本均采用BC-5300型号的血液全自动分析进行检测,离心机转速调至4000r/min,逐层分离血清和血浆,观察所有人员血MCHC、RBC、Hb、MCV、RDW等相关贫血指标,最后由临床医生根据检测数据结果进行疾病诊断。

1.3观察指标

观察经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包含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对于各类检测指标正常范围标准:红细胞计数正常:3.5-5.5*1012/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正常范围:10-1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300-360g/L;血红蛋白含量正常范围:110-160g/L[4]

1.4统计分析

采取软件包SPSS18.0进行本次研究数据结果处理,计量数据行X²检验;计数数据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统计确认结果之后,有明显差异,则判定:P≤0.05。

2结果

探究组病人在血常规指标检查中,MCHC、RBC、Hb、MCV、RDW等相关贫血指标相较对比组而言数据结果有差异性,P<0.05。见表1所示。

表1  统计各组病人血常规检查中贫血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MCHC(g/L)

RBC(*1012/L)

Hb(g/L)

MCV(fL)

RDW(%)

探究组

41

282.58±5.56

3.45±0.41

73.52±6.32

72.28±2.25

20.46±1.12

对比组

41

323.59±6.56

5.25±0.32

93.55±5.15

66.75±2.11

13.49±1.15

t

--

30.906

22.429

15.922

11.613

28.13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的一类临床综合征[5]。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而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贫血主要常见人群包括:长期慢性感染患者、严重痔疮出血患者、异常月经出血患者、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人群、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人群、恶性肿瘤等具有高发性[6]。由于发病诱因不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导致贫血种类也各不相同,但对病人均存在极大的身体健康影响。由于该疾病早期,临床病症不显著,多出现乏力、疲劳、眩晕、耳鸣、皮肤苍白,甚至晕厥等情况,容易人们被忽略,若一旦发现不适感,经医院就诊后检测多合并感染情况,加重疾病严重程度,同时也增加治疗难度。目前,在临床上多以血红蛋白( 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及红细胞比容(Hct)等检测指标来代替,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指标水平是最为常用和可靠的理论检查依据。我国国内对于贫血疾病的诊断标准:成年男性Hb<120g>

,成年女性(非妊娠阶段)Hb<110g>。由于血红蛋白浓度受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且测定红细胞容量的指标均为浓度指标,所以其测定值与血液稀释状态相关[7]。因此,在诊断贫血时对各种影响因素应加以全面考虑,以避免误诊。

根据贫血发生严重程度主要分为轻度(血红蛋白浓度>90g/L)、中度(血红蛋白浓度在60~90g/L之间)以及重度(血红蛋白浓度在30~59g/L之间),对于贫血及时检查诊断、及早干预治疗,可减轻对机体损伤程度。鉴于此情况,在临床早期做好贫血疾病鉴别诊断,提高疾病治疗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贫血类型,包括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其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类型主要是由于机体不能完全合成 DNA所致,可能与机体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在一定相关性[4]。经临床血常规检测表现为大红细胞贫血运动,极易破坏机体骨髓造血,使机体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临床上对于贫血类型主要采取血常规检测进行诊断鉴别,通过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后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作为小红细胞贫血以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类型的鉴别数据,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漏诊等几率。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组病人血常规指标检查中,MCHCRBCHbMCVRDW等相关贫血指标相较对比组而言数据结果有差异性,P0.05当机体外周红细胞明显降低时,采取血常规检测,可明确检出各项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水平。血常规检测相比较于其他临床相关检测来说,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检测结果准确性等临床优势,同时该检测费用相对低廉,有效减轻病人疾病检测经济压力与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贫血疾病类型,采取血常规指标检测数值变化明显,可为不同类型贫血情况及早鉴别诊断,便于早期干预和预防。

参考文献

[1]王甲银,程镇. 血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系统医学,2022,7(19):64-67.

[2]赵连杰.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85-86.

[3]崔玉荣. 血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7):45-47.

[4]马丽萍. 血常规检验在常见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127-128.

[5]刘泽学. 血常规检验在常见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3):4.

[6]佟丽君. 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6).

[7]沈丽芬[1].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