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跳槽”现象的原因及举措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企业中“跳槽”现象的原因及举措分析

蒋慧玲

绵阳城市学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跳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和年轻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员工因素、企业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跳槽的原因。并提出了准确自我定位、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人岗匹配度、离职面谈、加强对薪酬的宏观调控、建立约束机制等措施。希望能帮助企业满足员工需求,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跳槽原因  对策  员工因素  企业因素  社会因素

企业中“跳槽”现象的原因及举措分析

引言

跳槽的基本含义是:人们离开原来的工作公司,去别的公司另谋高就。跳槽有很多种,有的属于同一职业的调动,有的属于技能转移的调动,有的属于谋求一份完全未涉及过的领域调动。从他们的本性来看,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基于对自己的认可为了寻求新的、更快的个人发展和使人生价值达到最大化做出一个全新选择。

据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流动率近年来逐渐上升。跳槽者中,普通员工占近七成,低级管理人员占比次之,为27.7%。跳槽员工年龄在“25-35岁之间”占一半以上,为56.16%。其次是“25岁以下”年龄,占34.98%;其余年龄分布较小,“35-40岁”占6.76%,“40岁以上”占2.10%,跳槽的泛化和年轻化趋势明显。

正文

Ⅰ. 我国企业员工跳槽的原因分析

A.员工因素

1.单调的工作

每个人都有专业的工作,但不能设计得太单调,简单重复的工作很容易造成疲劳。另一方面,如果只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对它没有兴趣、不体验任何乐趣和成就感,日积月累就会觉得单调,甚至厌倦工作。

2.工作压力过大

有些员工承担不起太多的工作量或更大的责任,如疾病、事故、家庭的困难和障碍,而公司给予的补助又不能满足家庭日益增加的支出,这和其他公司抛出的橄榄枝相比,人员流动的概率就会增加。

3.个人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敬业精神和追求成就感的天性。换句话说,人向上奋斗是自然规律。但是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欲望是什么,旁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成就,价值观是否受到制约决定了员工是否跳槽。

B.企业因素

1.工作安排不合理

有些企业没有准确地评价员工的个人特点和长处,安排不合理的工作,使员工觉得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实现自我价值,于是就跳槽了。如果企业缺乏正确的用人观念,就会产生相应的人员配置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也会使员工因为工作厌倦而离职。因此,如果企业不能合理调整岗位,就很难避免员工流失。

2.忽视对员工的培训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想要实现自身价值的员工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随时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更新自己的知识。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实际培训中存在着很多误区:如培训内容单一落后,以及倾向于纯理论,不采取实际培训效果评价等。如果员工认为培训前后效果大同小异、未能使他们真正提高能力,他们就会选择辞职到更优秀的企业学习新知识。

3.不恰当的激励方式

我国许多企业对于员工仍然采用传统的激励模式,认为薪酬在员工激励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激励——关怀双因素理论,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员工们都追求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工作的敬业度和归属感,不再满足传统的物质激励。

C.社会因素

1.劳动力供需失衡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成熟、完整的政策或制度来避免人员随意流动。传统的居住和编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矛盾就日益尖锐和突出。例如社会缺乏个人收入政策调整,导致收入水平不平衡或不公平,人与人之间收入差距变得更大。事实上,跳槽就是劳动力供求矛盾的突出表现。社会对人才的供求失衡,导致少数专业技能人才短缺。人才供需失衡反映了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变形,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成熟的表现。

2.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当员工有更多的选择工作的机会,他们很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中国的人才流动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西流向东。但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和主要城市房价过高,一线城市的部分人才流向了中西部。如果不调整工资,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一些员工会选择跳槽去寻求更高的工资。

Ⅱ. 解决人员流失问题的举措

A.员工方面

1.树立职业道德

作为在职人员,应树立正确健康的择业观、就业观以及职业道德。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频繁跳槽,学会维护自己的声誉,深刻反思自己,分析自己的真实需求,仔细权衡利弊。

2.提高工作能力

当工作能力强,人们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即使有压力也能面对。树立自信,避免在工作中畏手畏脚或追求完美,不要过分强调工作细节,忽略最终结果。要培养和训练有效的行为能力、认真细致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有效的工作安排、目标规划等。留出时间给自己做必要的内省,通过思考,改善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B.企业方面

1.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在人才市场中,薪酬是引导人才流动的“助推器”。如果企业的薪酬不与市场竞争力相匹配,且与外部差距较大,不仅无法吸引人才,而且会导致人员流动率高;薪酬要体现内部一致的原则,薪酬调整要符合绩效考核量表的标准,客观全面反映员工层面的努力,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考核,做出公正客观的考核结果。

定期开展员工福利调查,不断调整福利政策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设计个性化福利: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兑现,有权决定组合自己的一系列福利计划。例如,制定养老和医疗计划,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企业实施特殊人才年终奖;为员工提供住房和汽车贷款或贷款担保,满足员工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2.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既要充分满足员工工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正向因素的需求,又要避免员工因对工作不满意而以抱怨、矛盾、盗窃企业财产等方式表达不满。同时要抓住真正的激励因素:如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成就感、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等,这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一般来说,事业有成、地位较高的人不会轻易跳槽。

3.离职面谈

对于人事变更率高的企业来说,首先要做的是系统收集相关数据,了解离职的主要原因,与员工进行离职面谈是收集数据最有效的方法。人力资源应该弄清楚:哪种员工流动率高,以及他们离职的真正原因。当一个员工的离职是象征性的,不可能挖掘出真正的离职原因。因此,离职面谈至少需要三次。第一次可以是在员工办理离职手续后,另一次或两次是在员工离职后三至六个月。这个时候员工已经完全离开了公司的法律管控,他们放松警惕,少了很多顾虑,离职的员工很有可能将积攒在内心多年的愤怒倾泻而出。企业也可以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对于那些需要改进的条例,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策略,有效地减少员工流动率。

Ⅲ.结语

人才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务实的人才管理战略。在组织内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制定各种适合人才成长的制度,充分体现人才在企业中的价值。使企业能够进行知识创新,不断增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不断焕发活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可以扭转人才流失的局面,还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流,加入企业人才竞争。

参考文献

[1]景田。跳槽员工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人力资源开发杂志。2010 (6): 26

[2]张大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4): 45-49

[3]冰孙。你对员工跳槽的看法[J]。中外企业文化。2011 (9): 71-75

[4]李涛。“隐身招聘”面对核心员工跳槽热[N]。中国经济时报,2013-03-29

[5]任慧丽。对企业员工跳槽的正确认识[J]。科学技术和商业。2011 (3): 17-19

[6]西婉。城市居民逃离的原因分析[J]。新资本期刊。2011 (2): 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