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德育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融合

谷月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 210000

摘要:德育是教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经之路,好的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的品格。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学科,有着更多的可能,因此,挖掘综合实践课程的德育元素,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也成为综合实践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在实际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地挖掘各学科教材里的德育元素,并做好教育方式的优化和调整,以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德育价值,助力学生的终身成长。

关键词:德育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有效融合

在实践中渗透道德方面的教育,综合实践学科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因为道德一定是要经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在学生身上形成品质。而综合实践学科的特点正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德育,能够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上的基础。

1开发课程资源

1.1研读教材,挖掘德育元素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依靠,虽然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但是教师可以研读各学科教材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以便渗透教材知识,同时进行德育。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科教材进行深度解读,挖掘教材上的德育元素,以便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质量。例如,在组织“走进名人故居”这一活动前,教师可以深入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挖掘德育元素,确定教学重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流程。在分析教材内容后,教师可以将“名人故居的建筑特点”“名人的生平经历”等内容确定为本节课的教育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这些知识,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逐步形成爱国、爱家的理念。此后,教师便可以围绕上述内容进行活动流程的细化。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自主阅读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相关内容,并收集名人故居的资料;在课中组织分享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名人的生平经历。由此,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地参与学习活动,逐步了解名人故居的价值和名人事迹,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显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立足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效发挥教材的德育价值,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掌握理论知识,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形成爱国、爱家的理念。

1.2面向生活,把握德育节点

在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时,教师要意识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而综合实践课程本身是与现实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学科,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时,教师也应当积极抓住综合实践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把握合适节点开展德育,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升思维品质。比如,在组织“关爱留守儿童”这一活动前,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新闻的视频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播放社会新闻,让学生看到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状态。在学生受到强烈冲击后,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交流,深化学生对留守儿童这一问题的认识,为后续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做铺垫。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展示一些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图片资料,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然后提问:“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探究呢?”经过激烈的讨论,有小组决定探究“我们身边的留守儿童在何处”,也有小组决定探究“如何向留守儿童伸出援手呢”。在此后的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此前的讨论结果展开探究。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实践任务,也掌握了正确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法。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新闻的视频营造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思考如何有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交流、讨论中,拓宽视野,形成关注身边人和事的习惯。

2优化学习方式

2.1展开主题探究,深化德育感知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时,一些教师可能发现,尽管自己尽心尽力,但是德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他们难以基于自身体验内化相关德育知识。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自由度较高、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基于探究、分析等过程,内化相关知识。主题探究活动的主旨鲜明,活动思路往往也较为清晰,教师可以利用主题探究活动推动学生深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为了全面调动学生参与主题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选探究主题,让学生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主题开展探究。例如,在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前,教师可以提供多个探究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究,通过自身经历深入了解该主题蕴含的德育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提供“走进聋哑人世界”“关爱脑瘫儿童”等活动主题,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主题,选择同一主题的学生将进入同一个探究小组,共同进行资料的收集、活动方案的设计工作。之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在课堂上设计的活动方案进行实践探究。在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后,教师也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重新选择活动主题,再次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相似主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内化相关德育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能够更好地凸显综合实践课程的德育价值,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知德育知识的内涵,从而自觉内化德育知识,形成优良的品质。

2.2参与社会实践,形成良好品格

开展德育的目的,不单单是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也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新时代少年的美好品格。单纯依靠教师的口述,德育的要求难以达到,学生也难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时,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外出活动中,用自己的行为展现自身的品德和素养,并在实践中自觉形成美好品格。例如,组织“美化社区我参与”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德育知识。在活动中,教师先展示社区的资料,并向学生提问:“大家认为社区环境有什么问题吗?”在学生初步交流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再说明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为维护和美化社区环境出力。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自己此前的设想去行动,为美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利用社区场地,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参与社区活动的想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在教授综合实践课程时,教师要注重外出实践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行为积累经验,产生切身的感受,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指导并不简单,教师还需要继续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逐步凸显综合实践课程的德育价值,促使学生在发展综合素养的同时,形成优秀的品格。

参考文献

[1]蔡晓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实施策略[J].教育界,2021(28):69-70.

[2]吴锦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1(20):51-52.

[3]范颖.德育在小学综合实践学科的有效渗透[J].吉林教育,2021(Z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