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3

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研究

黄丽娟

北京万合创景国际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保障设施,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的质量,影响到绿化景观的价值发挥,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涵养水源,因此要做好绿化景观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控制,最终才能实现好的景观效果。从设计角度分析,植物的选择与种植方式都是关键点,要做到专业设计和严格的管理。现针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的设计要点,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道路绿化景观工程设计的策略。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绿色生态理念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引言

城市道路绿化构建了城市绿化骨架,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联系着其他绿化空间。其能够直观代表城市公共形象,体现一个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绿化建设水准。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全国众多城市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道路绿化建设成为当下城市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1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常见问题

1.1人行道绿化宽度不足

市政道路设计时,常会见到人行道为树池的绿化方式,部分道路人行道宽2.5m,为保证1.5m的有效通行宽度,树池难以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1.5m的最小宽度要求,而树池偏小则不利于行道树生长,导致行道树长势不佳或树池拱根严重,造成人行道路面高低不平;甚至有些人行道宽度小于2.0m,无法种植行道树,影响了道路遮阴和景观效果。

1.2植物配置不合理现象

在人行道与分车绿带间距较小路段,同时种植了大乔木行道树悬铃木与分车绿带香樟,由于间距小,几年之后便出现竞争势弱的被挤压现象。还有条件好的分车绿带不重视乔木种植,或盲目追求丰富的植物层次而出现植物杂乱等问题,甚至更有在1.5m及以下宽度的分车绿带内种植妨碍安全视距及行车安全的植物,如桂花、石楠等。

1.3道路绿化建设缺乏专业素养人才

随着工程建设模式的转变和工程总承包的不断深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也一并纳入市政综合设计和施工,而市政设计和施工企业的园林专业人才往往比较缺乏,其力量重心在于市政主体而不在于配套的道路绿化。因此从设计到施工缺乏专业人员的设计及指导,最终影响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1.4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不够

在推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各地政府也高度重视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但由于政策影响原本配套建设资金就不充足,以至于建成后养护资金更加不到位,俗话说“三分钟、七分养”,园林植物如果没有及时养护,长势很容易受到影响。其实这也是一种极大的绿化资源的浪费,损害的是城市形象和绿化所呈现的社会效益。

2城市道路绿化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1)坚持生态性原则。以生态优先,保证生物多样性,坚持以乔木为主,花灌草结合,实现优化配置。(2)坚持安全性原则。中央分车带的绿化应采用注重景观与视线引导及指示性功能兼顾的合理化设计,同时考虑防眩设计。在道路交叉口处, 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高度低于0.8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3)坚持协调性原则。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4)坚持低维护性原则。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尽量降低养护成本,减少政府压力。

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

3.1总体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可分为中央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和道路交叉口绿地等五部分。

(1)中央分车绿带:在中央分车绿带设计中可采用乔木、绿篱和花灌木、地被相互组合的形式,形成绿色生态的植物群落搭配,科学合理确定植物的高度以及密度,确保符合相关规定。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对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枝叶茂密,株距的设计间距要合理,以免影响驾驶人员的正常行驶。其次要根据绿化带宽度对植物进行设计,若绿化带较宽,便可以采用乔木,如果绿化带本身较窄,则可以使用花灌木及绿篱、地被等植物,将灌木有效应用在中央分车绿带,能够为其带来更加突出的层次感。中央分车绿带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时,应该采用低矮植被进行通透式的植物搭配,并尽量选择一些开花、季相变化丰富色彩多样的植物,提高道路绿化的整体美观性。

(2)两侧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首先应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尤其是在路口处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其次要起到引导行车和行人的作用。分车绿带宽度较宽的可进行植物群落式配置,分车绿带宽度较窄的,尽量以种植乔木为主,搭配灌木及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分车绿带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时或两侧分车绿带上设计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及行人过街安全岛时也应采用低矮的植物进行通透式配置,以保证交通安全。

(3)行道树绿带:在道路景观中,行道树绿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能够起到有效分隔空间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炎热的夏天为行人提供阴凉,还能起到美化街景的效果。行道树绿带主要是车行道边缘或非机动车道边缘的绿化带,因为在宽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在植物配置方面也会呈现出较大的不同。对于较宽的绿化带,应当选择绿色屏障作为背景,同时还要适当选用草坪以及宿根花卉等。可以使各种植物交替排列,按照相应的变化规律进行植物配置,能够有效提升道路景观韵律感。设计时可重点考虑层次感及立体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强化城市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有条件时可栽植双排行道树以尽快形成更为生态的林荫道,种植双排行道树时,可采用不同树种搭配种植,使道路绿化既有季相变化,又保持常年绿量。若行道树为树池的,则可以考虑将行道树树池适度连接起来,结合灌木及地被植物形成树下带状树池,隔离道路粉尘、噪音的同时保证了植物具有一定的生长空间,还可以有效提升道路绿量。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树池上可以覆盖池箅子,增加行人通行面积。

(4)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该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该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留足路侧绿带空间,提升城市绿量。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利用绿色生态理念将绿地设计成开放式游园绿地,将休闲慢行道及游憩场地布置于其中,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空间。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建筑退让空间统筹考虑,以乔木为主并注重林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将商业场前空间景观与绿化景观融合,打造一体化的商业景观带。如绿带小于8米,则适宜做纯绿化生态种植,局部区域可结合人行道等考虑休闲场地。

滨河道的路侧绿带,可设计成适于休息、活动的带状公园,适当布置一些活动、休闲设施。且绿带上的绿化设计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将滨水景观渗透进城市内部。

良好的微地形营造能够有效提升景观层次感,丰富景观要素,并且可以达到优化生态环境的效果,在对路侧绿带进行设计时,应着重挖掘植物造景之美,形成自然生态富有色相变化的植物展示带,可以采用缓坡的形式,使其能够向路面不断延伸,这种设计形式既可为后续排水提供方便,还可以提升绿化景观的灵动性,使得绿地和道路形成一个整体,让硬质和软质景观在相互配合中提高景观可观赏性。

(5)道路交叉口绿地:在道路十字交叉、匝道和干道的汇合处的交通岛绿化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可种植矮小的花灌木、绿篱等,在不影响视觉安全的前提下,在较宽车道的交通导流岛中,可种植亚乔木,既可为逗留在交通导流渠中的行人提供庇荫,又可有效提升道路绿量。道路交叉口的转角绿地可采用植物群落式栽植方式,加入色叶树种,形成道路远景观赏面。道路交叉口转角路侧绿地可布置街头节点及游园,供行人停留、休憩。

3.2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的绿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景观、自然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生态景观在城市道路上的设计,主要考虑交通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城市道路绿化应根据交通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采取不同的绿化措施;根据道路所在的区域位置及道路等级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树种,在不同的交通量及车速下,选择不同的绿化形式。道路绿化中选择的绿化植物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理学和生态学特性,适合立地环境,结合城市道路特点设计种植形式,形成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群体结构,从而创造优美、独特的生态景观。同时,在道路绿化中应用植物造景技术和景石小品技术,使道路景观更加自然流畅,并为城市景观提供新的亮点和创造新的环境。

3.3植物配置

(1)树种选择。树种的选择既应突出城市特色,又应满足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的要求,适应当地道路的生长环境条件,择优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耐瘠薄、抗污性强、病虫害少,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避免选用飞絮的树种,乔木应以落叶树种为主,冠型优美、树干通直挺拔、姿态优美,且季相色彩变化明显的树种。主干道行道树分枝点高度应达到3m以上,次干道行道树分枝点高度应达到2.5m以上,方便车辆通行。针对新疆气候特点,在树种的选择上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可选用挺拔的大乔木白蜡、夏橡、法桐、国槐、复叶槭、长枝榆等树种形成生态林荫大道。亚乔木可选用海棠、山楂、茶条槭、火炬树等开花色叶树种。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人员应当从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出发,让不同的植物在颜色、形态、位置以及姿态等方面形成对比,以展现出景观的艺术魅力,进而直观呈现出植物本身的美感。例如可将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间植或搭配种植,落叶树在夏季可起到遮阳的作用,常绿树冬季也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树种可选择云杉、樟子松、侧柏、圆柏等。其次树木枝叶的变化搭配也能够形成丰富的景观,例如黄金树或梓树叶片较大且柔软,早夏开花花絮也较大,白蜡树叶片较小呈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片革质较硬,所以二者在叶型上能够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采用这种相互衬托和对比的树种能够利用各自的差异性丰富城市道路景观。

(2)行道树连续种植。道路建设必须同步完成行道树的连续布置。相关规定明确要求在道路建设时,人行道宽2.5m以上必须连续种植行道树,对人行道现状无行道树且不具备行道树种植条件的路段,应在路侧绿带上的合适位置连续种植乔木,作为行道树遮阴不足的弥补。

(3)选用灌木种植在人行道或者是分车绿带上,为了更好地促进绿化效果的提升,设计师需要针对性地选择那些有着较长花期并且枝叶和株形比较良好的植物,例如榆叶梅、丁香、红瑞木、四季玫瑰、水蜡、金叶榆及红叶李绿篱等植物,既能够提升道路景观美观性,还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植株进行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的温度、水肥等方面条件,尽量种植乡土树种。

(4)除乔灌木外,可采用不同种类及色彩的宿根花卉及绿篱,在相互搭配下构建起多样化的季相景观,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感。使道路景观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但需根据道路的景观重要性控制宿根花卉及绿篱的规模,已达到节约后期养护及前期建设的投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绿色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对于城市道路整体协调性和美观性有着重要影响,优化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有助于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进程,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城市特点和城市文化选择适宜的植物并制定设计方案,为美化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做出好的示范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兆锋.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21,6(3):236-237.

[2]黄缨,吕妮.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J].工业设计,2020(10):90-91.

[3]李彩华.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