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及对策

赵晓

南开大学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点。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习压力不断加大、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小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为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学习经验等,因而对许多问题感到困惑,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正日益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小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受到不良的环境影响和刺激,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与他人交往等方面都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有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导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有的学生由于自己的特殊体质(如先天愚型)或学习成绩差而受到同伴和老师的歧视,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或父母离异而失去家庭温暖,产生了孤独心理。

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往往采取自我保护、逃避等方式来处理。

小学生自我意识还不健全。他们对自己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没有客观的评价。他们把自己当作家庭或社会的负担和累赘。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孤独感,产生自卑感。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许多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

(一)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但是现在很多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生。他们对于学生要求过于苛刻,不允许学生有任何错误,一旦学生出现了一些错误行为,就会对其进行严厉批评和惩罚。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来感染学生[1]

(二)学校育人环境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学校的育人环境主要是以学科知识为主,学生所接触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从书本上复制过来的,这就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单一,学生很难形成全面综合发展的能力。而且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他们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作业,根本没有多余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而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由于学校教育的缺失和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端,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完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心理上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2]

(三)缺乏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开展的,所以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帮助。学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会存在着心理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此外,一些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也会存在着对学生的要求过高的问题,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缺乏心理咨询机构

目前,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当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甚至有些人会通过暴力来解决心理问题,这对小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我们要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要想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同时,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需要设立一个专门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机构,并引导他们学会处理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3]

三、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心理素质教育的学习

加强对教师心理素质教育的学习,对教师自身来说,可以使教师认识到作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识到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有不同性格、不同品质、不同能力的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活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加强对教师心理素质教育的学习还可以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学校要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活动。同时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只有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效果。为了使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为广大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讲座。通过讲座可以让广大教师明确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只有了解了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处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优化育人环境,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娱乐、休息的场所。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它可以感染人、熏陶人、塑造人,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种育人环境,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在校园内要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应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榜样,以人格魅力去吸引和影响学生。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能使学校成为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奋进、文明和谐的集体。在学校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室、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办“心灵之声”广播电台等。教师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他们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长,使他们在各自擅长领域里得到充分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要有意识地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心理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还应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他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三)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主题班会、心理讲座、校园心理剧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主题班会: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要组织学习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学习上有困难、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如何克服不良情绪等;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如情绪低落时应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困难等;三是要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比如,在小组中选择一个同学作为自己的榜样来帮助自己;四是要组织一些学生自编自演节目来帮助自己放松。

心理讲座: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邀请专家、学者或教师到学校给学生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二是邀请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到学校给学生做心理辅导。

校园心理剧: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由教师扮演“专家”、“教师”、“家长”等角色,以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主题班会与校园心理剧活动的目标不同。主题班会是让学生在团体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认识他人、了解社会;而校园心理剧活动则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别人,从而认识自我。这两种活动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和校园心理剧活动。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四)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是指在学校内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它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的一个机构,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也可以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这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措施。学校可利用业余时间在各班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职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还可以请相关专家为学生提供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我。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这一工作可以由班主任进行,也可以由任课教师进行。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使我们对学生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对他们的行为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和问题行为,还能对这些问题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和疏导。这对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总的来说,社会发展,要求人的心理素质也不断提高,一个人能否全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素质的高低。而心理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体的生活质量、适应能力、人格发展和智力开发都有重要影响。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和社会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必须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何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及教育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No.531(04):4-9.

[2]杨潇,徐翎. 心灵护航  赋能成长[N]. 江苏教育报,2022-11-11(001).

[3]杨慧.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1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