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新阶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疫情防控新阶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

尹嘉慧

天津商业大学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2022年底,党中央先后推出二十条新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标志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更是政治要求。促进就业是不仅是利民之要,也是稳定之基,还是安国之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我们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做好疫情防控新阶段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疫情防控新阶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1.国内经济运行有望好转。首先,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虽尚不牢固,经济发展仍面临多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其次,各地区也表达了稳定发展经济的决心,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省级两会上,多个省份将经济增长目标普遍设定在5%左右。最后,各专家学者对今年经济形势多持乐观态度,认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中国经济将再度归来。经济形势的好转对于就业工作来说,是一大利好,有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今年的就业形势也有望总体改善。

2.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就业工作也专门作了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将为就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如,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人社部门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招聘服务、提升就业能力、强化困难帮扶、维护就业权益等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多地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纳入民生实事清单,陆续出台就业服务新举措,就业优先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各高校积极落实教育部部署的促就业攻坚行动,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访企拓岗,为毕业生就业搭建桥梁和平台。

3.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宽进宽出的现象,致使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攀升,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继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之后,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加上2022年尚未落实去向的毕业生,同时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达到1400万,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

4.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十四五时期,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供需时间不吻合,高校毕业生毕业时间相对集中,短期走向市场找工作的群体规模比较大,而就业机会的创造需要经济发展支撑,且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造成短期岗位供不应求。二是供需区域不均衡,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一、二线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占大多数,该区域岗位数量无法完全满足就业需求,而想去三、四线城市及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占比相对较少,造成该区域就业岗位闲置。三是供需技能不匹配,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未及时跟上社会需求,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及时;另一方面,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短期内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综上,虽然毕业生就业总量居高不下,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但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和稳经济政策落地,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将带动用工需求逐步扩大,加之各项就业优先政策效果显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有望探底回升。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个人价值实现和众多家庭福祉,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凝聚政府、企业、高校和毕业生个人等多方力量,政府就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陆续出台了相关措施,企业也在全力推进复工复产。鉴于此,我们重点从高校和毕业生个人两个层面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1.高校层面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契合度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当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是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对路。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主动与行业市场需求进行对接。

第一,要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及时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好、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同时要加强不同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动态更新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内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开展

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用人反馈,不断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第二,要全员、全程、全力推进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和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部门和辅导员的责任,也是学校每个部门、每名干部教师的责任,要牢固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集全校全体人员之力,共同推进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就业质量的有效提升和就业水平的合理增长。要全面看待就业工作,就业工作不仅涉及签约率,还涉及升学率、灵活就业、创业等多个维度,我们不可偏废其一,要做到重点突出、多管齐下,全方位提升就业水平。就业工作不是毕业年级特有的工作,不能仅把毕业生作为就业工作对象,而要面向各年级学生,贯穿于大学生涯全过程,让学生在逐步了解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提前适应就业环境、做好就业准备。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要树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做到真心对学生好,真情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将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就业指导服务的每个环节。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更多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就要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专业行业发展态势以及所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忙不慌。要拓宽毕业生就业通道,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毕业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岗位信息,搭建高质量人才供需桥梁。要强化分类指导,对每个毕业生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对于政策性就业、市场性就业、继续深造、灵活就业、创业等不同需求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和帮助。

2.毕业生个人层面

毕业生本人就业准备是否充分、就业观念是否积极、就业能力的高低是能否实现就业的决定性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和水平。

第一,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要尽快进行职业规划,并根据规划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适应能力。首先,要充分客观认识自身,科学分析自身兴趣爱好、优势和不足,做到知己。其次,要明确职业目标,提前了解心仪职业、单位、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学历、能力等要求,在知彼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最后,要落实职业规划,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制定的目标,确保毕业时满足心仪岗位要求,如期拿下就业机会。

第二,要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性分析自身所处的就业环境,摒弃对考研和政策性岗位的执念以及对高工资的盲目期待,根据自身的性格、爱好、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做到先就业、再择业。其次,要自觉做自身就业的第一责任人,远离不就业、慢就业、缓就业等错误观念,积极面对就业竞争,充分利用疫情背景下的就业政策,主动出击、抢抓机遇,实现尽早就业。最后,要缓解就业焦虑情绪,充分认识就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接纳自身不足和外界环境变化,努力提高自我认同感,提升就业信心。

第三,要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打铁必须自身硬。要获得用人单位认可,必须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首先,要把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成为理想信念坚定、价值观念端正、思想观念积极的新时代青年。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夯实专业基础,打好专业基座,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要增强自身通用技能,如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便于快速适应职场新环境。同时,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提高对知识的运用和转化能力,强化对社会和行业的认知,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