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党史力量 强化历史担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1

汲取党史力量 强化历史担当

刘馨忆

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坚定理想信念、推进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总结历史经验、增强斗争本领的现实召唤,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为民造福的内在需要,推进自我革命、建强党员队伍的战略举措。必须着眼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历史镜鉴中寻根问脉,在感悟优势中凝聚力量,在赓续传统中擦亮底色,在联系实际中知行合一;必须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结合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长效化落实,引导党员干部常学常新、常学常悟、常学常得。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一是要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息的精神状态。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共产党人也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如此。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息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学习“党史”,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传奇的精神密码。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一个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巨变,它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只有深入学习“党史”,我们才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感悟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纯洁的理想人格。学习“党史”,能够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共产党人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党涌现了众多极具感召力的榜样标杆、优秀典范:有“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的烈士方志敏,有“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普通战士张思德,有“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最美教师李保国。……这些在不同时期被点赞的榜样楷模,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形象再现,是共产党人精神图谱的具体表现。

二是要从“党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任何自信,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具有坚实的力量来源。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学习“党史”就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坚定“四个自信”。“党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学习“党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成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我国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样的奇迹。

三是要从“党史”中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学习“党史”,坚守“完全彻底为人民”根本宗旨。7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响亮地提出了党的根本宗旨:“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完全、彻底,就是全心全意,这里的“心”、“意”,正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形象表述。学习“党史”,共产党人将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作为至善的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坚守“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取向,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实际行为,坚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的根本要求,才能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