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及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及护理效果

朱旋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病人在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过程中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方式把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80名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在临床护理中,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续性护理效果更加明显,该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让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并且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CI)作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部分患者出院后无法遵循医嘱、擅自停药、继续以往不良生活习惯等造成患者出院后较高的复发率、并发症、死亡率情况。因此.如何做好PCI术后的护理干预成为PCI治疗冠心病后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延续性护理(综合出院护理计划、联合电话回访和“同心管家”微信平台实施健康宣教干预,达到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PCI术后的实施效果展开分析,并对比常规护理所得效果。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实施的必要性,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PCI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667岁,平均(54.12±6.23)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869岁,平均(54.35±6.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1)护理评估: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该小组由患者的主治医师、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出院时小组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如病程、手术时间、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营养状况、对疾病的认知度、心理状态等,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适宜的、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建立延续性护理交流群,邀请患者和家属加入,便于出院后护理的顺利实施。(2)建立随访档案:为患者建立专人档案,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健康史、病程、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出院时病情、心功能指标、出院后康复方案、随访时间和次数等,在随访过程中保持档案及时更新。(3)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小组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通过口头宣教、发放知识手册、讲解宣传栏、观看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宣教,再次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PCI术的优势、术后康复等,并向患者讲解PCI术后长期康复和出院后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强调长期康复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饮食遵循营养均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心功能指标及运动耐力等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积极心态。(4)随访:在患者出院后,定期通过门诊、电话、社交平台等途径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病情康复情况、症状控制情况、有无心血管不良表现、自我管理效果、护理依从性等,了解患者是否正确规范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坚持康复训练等,根据患者出院后具体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指导,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针对性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疏导、鼓励,告知患者保持积极乐观情绪的重要性,针对心态较差者,指导其通过放松呼吸、冥想、放松肌肉等方法缓解,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每次随访结束后责任护士向主治医师反馈患者出院后存在的问题,小组共同探讨,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1.3 评价标准

1)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进行比较,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来评定病人的情感;(2)围绕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方面评价两组患者在实施截然不同护理模式后的生活质量;(3)为两组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5.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达,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SDSSAS评分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表1

1 对比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s,分)

分组(例数)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40

61.37±4.58

55.83±3.28

59.47±4.28

53.57±6.38

观察组(n=40

61.47±5.83

39.48±5.38

59.95±4.29

39.38±4.56

T

0.372

9.482

0.351

9.182

P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如表2所示。

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分)

组别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总体健康

对照组(n=40

66.46±5.34

63.84±6.54

67.35±6.94

66.34±5.54

观察组(n=40

80.43±9.94

83.54±9.14

87.45±9.45

87.46±9.82

T

7.395

8.066

8.465

5.553

P

0.05

0.05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3 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n(%)]

组别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对照组(n=40

922.50

1947.50

1230.00

2870.00

观察组(n=40

2562.50

1435.00

12.50

3997.50

x2

8.045

P

0.05

3 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虽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心脏缺血等症状,但其仍是属于外置入物,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的风险增大,因此术后需服用抗血小板凝聚药来预防血管狭窄的发生。由于部分患者存在认知不足、依从性差、自我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造成预后较差,因此,医护人员逐渐开始关注并干预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延续性护理属于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护理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的随访方式,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能够继续督促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模式,经过相同的干预时间后,所呈现的数据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数据分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说明采用延续性护理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延续性护理,在对患者随访中除了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同时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深度交流,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减轻其消极状态,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各指标评分较优。说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领域中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很大提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陆婷婷.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21,6(18):175-178.

[2] 邬効芹.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10):1854-1856.

[3] 关雪娟.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护理应用及对护士带教中的影响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9):142-143.

[4] 郭小玲.反馈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8):1373-1375.

[5] 束嘉俊,刘贤亮,施雁.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0):2628-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