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

单雪利

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肿瘤内科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 探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QLQ-C38)的症状维度中排尿问题、胃肠道症状、化疗副作用、排便问题、造口相关问题、体重下降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该量表中功能维度的身体形象、性功能、性快感、未来期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癌性疲乏量表(CF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 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因癌性疲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个体化心理护理;结肠癌术后化疗;癌性疲乏

结肠癌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临床常采用手术及化疗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术后化疗会对患者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产生虚弱、活动无耐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癌性疲乏现象,不利于化疗的顺利展开及患者恢复,因此需给予护理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1月~20221月收治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5岁~73岁,平均(51.23±1.36)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6岁~77岁,平均(52.47±1.7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式、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结肠癌术后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干预为媒介,构建以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为主的干预团队,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对患者最担心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患者的问题,通过健康宣教、放松训练、经验交流、亲人陪伴、抗癌宣言学习等形式,在患者化疗期间进行为期4个月的小组干预活动,在患者每月住院化疗期间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4次,每次60min。出院居家期间每月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1次,以便了解患者的心理动向,及时为患者解决相关问题。在干预中,重点是让患者明白错误观念,并学会与错误观念做心理斗争的方法,学会与错误观念和行为进行内心辩论的方法,努力使此种方法强化。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核心38问卷(QLQ-C38)评分。QLQ-C38用于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6个症状维度和4个功能维度。(2)癌性疲乏量表(CFS)评分。该量表由4个方面(感觉方面、情绪方面、认知方面、行为方面)组成。(3)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士服务态度、主动性、操作技术、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等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对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QLQ-C38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QLQ-C38的症状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1 两组QLQ-C38的症状维度得分比较(±s,分)

组别

n

排尿问题

胃肠道症状

化疗副作用

排便问题

造口相关问题

体重下降

对照组

40

30.46±4.35

71.58±6.33

42.21±5.94

36.67±4.15

49.56±5.48

69.45±2.09

观察组

40

21.47±3.15

59.42±5.72

40.59±4.13

28.45±6.36

41.57±3.62

55.38±5.59

t

5.274

4.022

0.721

2.517

4.027

10.700

P

0.008

0.015

0.051

0.041

0.012

0.001

2 两组QLQ-C38的功能维度得分比较(±s,分)

组别

n

身体形象

性功能

性快感

未来期望

对照组

40

62.13±7.45

54.44±5.71

45.24±5.69

43.64±4.87

观察组

40

78.22±6.25

67.39±4.52

58.18±6.46

50.47±5.11

t

4.837

5.301

3.848

2.557

P

0.002

0.001

0.003

0.049

2.2 两组CF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C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两组CF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时间

CFS评分

对照组

40

护理前

6.39±1.07

护理后

4.77±1.26*

观察组

40

护理前

6.49±1.21

护理后

3.54±1.16*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

40

18(45.00)

16(40.00)

6(15.00)

34(85.00)

观察组

40

25(62.50)

14(35.00)

1(2.50)

39(97.50)

X2

3.914

P

0.048

3讨论

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是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化疗是结肠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其不但有利于明显降低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而且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但大部分结肠癌患者往往由于对肿瘤自身形成恐惧、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并随着术后身体形象、排便习惯和生理功能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上述负面情绪愈加严重。同时,大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自身及其化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患者身心不适,不可有效配合治疗,部分患者甚至拒绝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从而严重影响临床疗效,甚至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由于缺乏针对性,尚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手段,从而导致心理护理效果不理想。而本研究采用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充分避免形式化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心理护理更有效、更科学和更全面。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后,观察组QLQ-C38的症状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后,通过知识讲解将疾病的病理、护理知识等告知患者,让患者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及自身应配合的地方;同时也告知患者术后会出现的症状及身体功能的改变,如排尿习惯、排便习惯、身体形象改变等,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及应对措施;同时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养病环境,稳定其情绪;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术后恢复,防止肿瘤复发。本研究中,观察组CF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护理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得到有效缓解。经历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身体形象、生理功能等发生改变,常常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术后化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身心不适,影响治疗效果和心理健康。而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心理护理方案,能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嘱咐家属陪护也能给予患者安慰及鼓励,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保持心情愉悦,缓解癌因性疲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最大优势是注重对患者心理的个性化护理,消除情绪对治疗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同时与心理咨询师互相配合,从日常生活、内心世界两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感受到他人的关注,心理诉求得到满足,从而提升正向情绪,提高治疗效率;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良好、操作技术熟练也能让患者感觉受到重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智琴,宋海飞,高勇,等.聚二磷酸腺昔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2,34(4):310-313.

[2] 宋秀兰,陈晓琦,郭桂兰.自我超越理论下的护理措施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9(12)372-377.

[3] 徐晓微,翟银平,张芳,等結宜肠癌化疗患者体力活动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J1中华全科医学,2021,19(2):312-315.

[4] 向文强,蔡国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1中国肿瘤临床,2020,47(3)600-604.

[5] 冯道夫,章志翔.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4):47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