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育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用“心”教育学生

陈勇军

鹤壁市第四中学

摘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国之大计在教育,教育大计在教师。实现中国梦、教育梦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担负着新时代的历史重任。我们教师首先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教育新战略、新思想、新要求,其次要用真挚的“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关键词:用“心”;教育

一、“爱心”

在绚丽多彩的大世界里,每一个人都需要爱,爱是人类的永恒主题。若父母的爱是孩子的一种巨大的火焰,那么教师的爱就是学生的一种巨大的动力;若父母的爱是启动孩子心灵的钥匙,那么教师的爱就是敞开学生心扉的大门;若父母对孩子的爱如山高如水深,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如天阔如水蓝。教师对学生的爱:一是像父母般的溺爱。教师要像父母一们,天天守护着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痛苦,珍爱学生的生命安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用自己的汗水挥洒在每个学生的身上,用自己的鲜血注入每个学生的血液里。二是像父母般的抚爱。一个学生,若每天得到老师一次的微笑相待,两天得到老师一次的拥抱,三天得到老师一次的抚摸头发,一个星期得到老师一次的赞许,那学生感受的是心田的温暖、心灵的怒放、热望的点燃。三是父母般的关爱。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成人、成材都凝聚着不少的心血,他们期待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教师关爱学生,不仅仅关爱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保护,更多的是关爱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所有的需要和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所有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仅关爱成绩好的学生,更多的是关爱“一般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沐浴着教师爱的温暖、爱的情怀、爱的动力。

二、“细心”

“如果教育家要从各方面培养人才,那么他首先要在各方面了解学生”。“细心”是教师一种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细心”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所了解与掌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的原因,学生的爱好、品德、品行和各种习惯都有所不同,甚至随着年龄和教育环境而变化无穷,有的是符合成长规律,有的是杂乱无章,有的是突发性事件,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无边无际的大世界。因此,教师应积极地、认真地了解或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品德、品行或各种爱好、习惯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同时平常要多发现、多观察、多留意学生在某一时期发展的动态,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变化以及突然间的异常变化。教师要认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特质、变化情况,深入分析,找出源头,找出隐患,从“细处”入手,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潜移默化教育。

三、“耐心”

“耐心”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柔性教育的举措。“耐心”就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有着期待的情怀。实践证明:成绩好的学生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的品质和不良的性格。对于存在着非健康成长的学生,教师必需有耐心,一是理解与宽容,学生是接受教育者,由于年龄界限以及是非辨认能力所限制,加上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父母离异孩子的教育等环境的影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的性格和品质、不良的习惯都是正常的。因此,教师必须从灵魂的深处去接受、理解与宽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学校是育人的基地,教师是育人的劳动者,教师若缺少理解人类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学生的本质,那么也失去了人类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二是尊重与鼓励,尊重别人是美德的基础,鼓励别人是尊重的动力。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让学生的人格受到侮辱和扭曲,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好学生的爱好与兴趣,让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得到健康的发展。三是教师要费一番心思、动一些脑筋,认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潜能,多给予表扬,少给予批评,多给予赞许的语言,少给予讽刺语言,并善于给学生扬长避短,委以重任。这样,既发挥他们的闪光点,又很好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约束自己、控制自己、树立信心,提高他们自理、自护、自控、自强、自立、自治的能力,让他们主动适应学校环境。四是修己和恒心。教育是一项良工琢玉的工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很多的难事、怪事,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已是司空见惯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教师要修己,德行操守,为人师表,控制情绪,既美其道,又慎其行,不要抱怨,不要粗暴,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其次教师要持之以恒,学生今天没教好,明天再来教,今天没学好,明天再来学,滴水穿石,诲人无倦。

四、“责任心

“责任”是完成岗位工作职责的前提和基石,人类赋给教师的职责,是传道、解惑、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教师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岗位上,一是敬业爱岗。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才华、心血、智慧全部扑在教育上、扑在学生身上,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不断增强教书育人意识、管理育人意识和服务育人意识,想的是学生之所想,急的是学生之所急,爱的是学生之所爱。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必须不断练师功,修师德、铸师魂,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道德、文化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三是有奉献精神,由于教师的工作特殊,除了课时教学外,还课余时间给学生辅导,晚上写教案、批改作业,查阅、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思想教育、学生琐事、家访等家,而教师的待遇又跟工作的付出有所差异,教师只有奉献出自己的时间、青春、家庭、朋友,“教育梦”才能更快实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一生的真实写照。

五、“童心”

童趣、童谣、童语言、童故事、童活动、童创作、童幻想等“童心”都是儿童少年的天性,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强烈的渴望。教师除了具有爱心、细心、耐心与责任心外,教师还要具有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教师的“童心”,付在学生的情感上,可以让学生更加走近教师、亲近教师、敬畏教师;教师的“童心”,付在学生的生活上,可以让学生更加懂得生活,生活过得更加快乐和幸福;教师的“童心”,付在学生的学习上,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程,人性的深邃,成长的漫长,过程的琐碎,需要的是广大教师的内心力量。只要广大教师具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童心的教育,只要广大教师敬业爱岗的情怀更加崇高、教书育人的态度更加严谨、无私耕耘的奶酪更加香醇、开拓创新的凝聚力更加强大,明天的“教育梦、中国梦”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