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王小雅

泰州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应用改良后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6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为溃疡性结肠炎病症,且行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予以治疗,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综合护理手段,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粘液性脓血便等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以及整体治疗效果明显提升,药液溢出来大幅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在其行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治疗期间予以综合护理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其各症状的恢复,更可切实提高药液保留时间,降低外溢现象的发生,整体治疗效果较优。

关键词: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引言: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指结肠、内肠粘膜炎症引起的溃疡。近年来,这种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最常见的患者是年轻人,早期表现为腹痛、便血,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对此需积极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服务。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护理模式在改良后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差异表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均为院内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时间在2021年9月~2022年8月区间,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方式为改良保留灌肠治疗。研究中需对相关数据展开全面对比,因此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应当随机进行分组,人数保持均等。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19、13例(39.85±4.22)岁与17、15例(40.17±3.98)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经对比相对较为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主要是遵医嘱对患者展开灌肠操作,并密切关注患者各临床表现,同时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告知患者各注意事项。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使得护理更加全面,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因多数患者对灌肠操作了解甚微,再加上其操作涉及到患者个人隐私,因此会较为排斥,这也不利于后期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此护理人员还需为患者详细讲解灌肠的操作方式、目的以及重要性,同时还需着重分析其安全性,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认知,降低其因顾虑而产生的各种负性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其次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1]。②饮食指导,在治疗期间还需做好患者饮食调整工作,在确保营养的同时保持饮食的清淡性,并尽量选择无渣的食物结构,避免乳制品以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③灌肠期间护理,灌肠前需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并选择合适的导管,结合患者病变累及程度及部位明确插入深度,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后叮嘱患者需提前排空大小便。灌肠期间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建议为左侧位,将臀部抬高10公分左右便于插入,缓慢推入硅胶导管后灌注药液,温度为38℃左右最佳,速度控制在每分钟5毫升,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调节,确保腹部处于放松状态,保证灌肠的顺利性。④灌肠后护理,灌肠完成后指导患者做好体位的更换,分别依次为左侧卧位、俯卧位、胸膝卧位、右卧位,该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患者肠道均能接触到药液,随后告知患者需卧床2小时,尽可能的保持药液可长时间保存。拔除导管后对患者下腹部进行按摩,清洁肛周[2-3]

1.3 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患者两组临床症状表现,并记录患者腹泻、腹痛与粘液性血便恢复时间,以数据表示,便于后期对比工作的开展。同时还需观察患者药液保留时间,并计算药液外溢率。其次结合患者病症情况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评判标准,患者各症状消失,每日大便次数少于3次,形状正常为显效;腹胀、腹痛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次数为4~5次,形状近于正常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大便次数每日高于5次以上,大便不成型为无效,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在统计中所使用的软件为SPSS20.0,其中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n,(%)]表示,检验时用t、X2,若在对比后,各指标数值有明显的差异,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通过所记录的数据来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泻、腹痛、粘液性脓血便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有效缩短,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具体数值见表1。

1两组患者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n/%),x±s)

组别

n

腹泻(h)

腹痛(h)

粘液性脓血便(h)

对照组

32

4.01±1.19

3.12±1.05

3.88±1.35

观察组

32

2.38±0.57

1.59±0.62

2.27±1.22

t

12.759

8.641

5.723

P值

<0.05

<0.05

<0.05

2.2在将两组药液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后可见,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药液外溢率仅为2例,占比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例(34.38%),将其对比后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及外溢率对比n/%),x±s)

组别

n

药液保留时间(h)

药液外溢率(%)

对照组

32

8.51±2.38

11(34.38)

观察组

32

11.73±2.93

2(6.25)

t(X2

15.738

6.419

P值

<0.05

<0.05

2.3整体来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25%,组间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格3所示。

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x±s)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2

17

9

6

26(81.25)

观察组

32

23

7

2

30(93.75)

X2

9.053

4.062

7.319

10.98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比较特殊的肠道主要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的非特异性的炎症,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甚至还有便血相关的症状,当前病因尚不明晰,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此还需积极展开治疗,保留灌肠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主要操作方式是从肛门灌入肠内并使其停留在肠腔内,以达到直接治疗粘膜病变的目的,但在此期间为保证治疗效果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药液能够尽可能的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发挥出最大效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行保留灌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药液外泄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娇,梁竹贤,尹晓华等.化浊解毒方保留灌肠、耳穴埋豆、脐灸协同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J].循证护理,2022,8(20):2781-2786.

[2]孙健.改良后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206-207.

[3]邓玲玲,侯来成,郑草花等.中医护理干预在自拟溃结灌肠散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效果[J].罕少疾病杂志,2018,25(04):28-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