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世纪俄罗斯学院派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19-20世纪俄罗斯学院派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研究

曹丹[1]

(俄罗斯国立教育大学 俄罗斯 莫斯科141014)

摘要:俄罗斯19世纪的美术学院是学院派教学的转变和巅峰时期,他们以研究解剖学和表现主义绘画为基础在其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影响深远。20世纪之际,科学的美术教育方法论得到重视,在艺术和教育改革中“美术”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学科。

关键词:俄罗斯学院派绘画 美术教育 教学体系

、19世纪学院派美术教学方法

俄罗斯19世纪的美术学院是学院派教学的巅峰时期,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革,而开始以研究布雅尔斯基的解剖学和表现主义绘画为基础,主要的教学步骤为:

1、按照最新的研究方法布置教室和工作室;

2、提供教学辅助材料;

3、组织人体模特班(研究服装);

4、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绘画材料;

5、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理论为基础。

以科学的研究方式和艺术学相结合,主要课程有解剖学的方法论体系,包括将人物头部、人体、静物等视为构成平面体积的体系。这些平面在空间中用艺术家的视角进行排列分析,这种方法也是真实描绘自然的唯一方式。课程要求必须运用透视学、解剖学和构成方法等科学理论分析物体表现画面。教学中注重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奇斯佳科夫指出“教学应以科学和艺术规律为基础。教师无权用自己的主观错误观点引导学生。”

1f2a594ea2ad3ccb5a540d195064e1b3-800x

(布雅尔斯基  解剖学与外科资料 1831-1866年

19世纪下半叶美术教育改革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美术教育进行了改革,俄罗斯的艺术学院水平得到了认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核心论点是分析素描、丰富的色彩和严谨的造型,对大自然的写生方法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

然而在当时的俄罗斯,各种意识形态在发生和碰撞,美术教学不仅是教学矛盾的争辩地,也是意识形态矛盾的争辩地。西方和俄罗斯艺术形式主义(例如:建构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等)的趋势导致了对学院派教学体系方法论基础的改革,平面组织的形式基础在教学中凸显出来,美术教学法开始普及。然而,大约从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始,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在学院的教学方法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开始被重视。学院的教学计划和研究方向也反映了当时学院派绘画的主要变化:

1.“自然主义”--垂直-水平的古典主义画面结构;

2.“印象派”--光谱的色彩分析;

3.“立体主义”--表面的多平面剖析和画面纵深的各种轴向问题。

4.“未来主义”-物体的动态表现。

1947年8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将全俄艺术学院改为苏联艺术学院”的法令。政府委托艺术学院负责稳步发展苏联各种形式的美术。在“始终如一地贯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进一步发展苏联各民族艺术,特别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流派的最佳传统”的基础上,苏联艺术学院将负责发展各种形式的美术。19-20世纪之际,绘画成为了普通教育科目。自19世纪下半叶起,各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论开始得到更深入、更严肃的发展。研究美术教学法各专家就方法论实施的优劣问题进行了很多争论。在课程上,学校的素描教学方法也受到了艺术美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结果,比如受形式主义艺术的影响,忽视写实绘画的基础知识、脱离现实世界、否定学校--这些都是“形式主义”风格的特点,对素描教学方法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由此看出,绘画作为一门普通的教育学科,其重要性正在逐渐丧失。这也是如今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的问题。

20世纪美术教学结构调整

二十世纪20年代,绘画成为当时各学校综合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并为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创造了一切条件。

废除庄园式、学校民主化、学校与教会分离的行动导致了整个学校教育的重组。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调整新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新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不是培养视觉能力,而是片面地试图培养创造能力。学校的绘画教学方法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其中最普遍的是:“自由创造”的发展方法和“复合”的教学法。

30年代初,形式主义教学法开始受到广泛批评。对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修订导致了学校教授绘画教学方法的调整。1931年的教学大纲以写生为基础。随之而来的是主题素描、表现素描和装饰素描。关于艺术的探讨受到了重视。艺术学院走上了现实主义艺术的道路。创建新艺术学院的问题被提出来。

建立新学校、新教学体系的坚定路线要求认真关注教师队伍的培养。受到“自由教育”思想的启发,学校主张学生有权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个性,消弱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学生的“自由思想”为目的教学。从大自然中汲取素材作为认知周围世界的手段之一,绘画作为系统学习的基础正在逐年失去其重要性。1937年,列宁格勒绘画、雕塑和建筑学院以及莫斯科美术学院相继成立。在这些教育机构中,学术绘画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期间大多数美术教师得出结论,任何教学方法的基础都应该是素描,因为素描为艺术家提供了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卫国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对美术教育进行了改革。这造就了当时苏联美术教学法的成熟,并开始进一步优化美术教学方法。在这一时期,“素描”被认为是美术教学的基础。素描教学被安排在绘画和雕塑教学之前开始。素描教学的体系是“在以此为目的而创造的环境中,从摆好姿势的人体模特中进行素描写生,除了掌握素描技巧外,不追求任何其他目标”,即专业的“学院派”素描。随后教育界开始重视学校专业教学人员的培训问题。自1959年起,在考多夫斯基

的调解下,俄罗斯的师范大学开始开设美术-图形系。

50年代开始,国际上很多艺术学院严格的教学体系被打破,而从前的素描作为一门普通的教育学科也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性。绘画本身的功能消失了,因此在普通教育学校中没有绘画教学的方法。为了简化学校的教学方法,出现了编写专门的素描教科书的想法。在此之前,俄罗斯和国外都没有出版过相关素描教科书。1966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布了关于将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科学院改组为苏联教育科学院的决议。与此同时,学院的研究机构也进行了重组,包括艺术教育研究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部下属的学校科学研究所也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美术教学方法的实验室。审美教育任务的扩大、对过去伟大艺术家和当代杰出艺术家作品的了解,导致"绘画"学科被新的学科--"美术"取代。

结语

1980年90年代,在涅缅斯基、尤索夫、库金的领导下,整个团队开展了大量实验工作,以改进和优化美术教学的整个体系。直到今天为止,俄罗斯虽然经历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但更多的优秀教育学家仍然活跃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并没有因为这些变化而受到影响,这样的美术改革和实验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着。中国和俄罗斯近年来文化交流的越来越紧密,学习了解俄罗斯的美术教育史和教育体制对我们发展和改进美术教育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体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创新意识”仍然是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条件,只有不断的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才能更好的改革和完善我们的社会结构。

注释

①伊利亚-瓦西里耶维奇-布雅尔斯基(1789.7.26-1866.12.8),俄罗斯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帝国医学和外科学院名誉教授(1839年),帝国艺术学院院士,莫斯科帝国大学荣誉院士(1864年起)。

②帕维尔-彼得洛维奇-奇斯佳科夫(1832.6.23-1919.11.11,俄罗斯艺术家和教师,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大师,帝国艺术学院院士、教授。

③德米特里-卡尔多夫斯基(1866.8.24-1943.2.9)俄罗斯和苏联时期平面艺术家和教师,帝国艺术学院教授,苏联荣誉艺术工作者(1929年)。

参考文献:

1、【俄】N. 莫列瓦,E. 贝卢廷,18世纪艺术学院的教学体系.[M].艺术 1956

2、【俄】G. 施特宁,1900-1910 年代俄罗斯的艺术生活.[M].艺术,1988

3、【俄】A.A. 萨法拉利耶娃,艺术学院教授绘画.[M].美术,1990

4、【俄】V. S. 库金,素描、速写和速写:高等院校学生教科书.[M].美术,2004

5、乔国锋著,西方绘画理论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M].美术,2016


作者简介:曹丹俄罗斯国立教育大学博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