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9
/ 2

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徐世光

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  青岛即墨  266200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会计核算制度的转换问题、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财务监管机制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会计核算制度的转变,提高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优化财务监管工作机制。在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需求。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0.引言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虽然新会计准则提高了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精度,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例如会计核算制度的转换问题、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财务监管机制的问题等。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改进和提升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发展的需求。

1.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可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财务信息的披露和公开度,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以引导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从而增强了事业单位的风险应对能力,提高了事业单位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保护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和健康发展。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以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干扰和误操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新会计准则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透明、规范、可信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了解和信任。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管理也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作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加强新会计准则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核算制度的转换问题

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做出了很多调整,包括资产计量、财务报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这些调整需要会计人员具备全面的会计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并能够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时间比较紧张,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可能还没有充分了解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导致他们对会计核算制度的转换不够熟练和精准,从而可能出现会计处理错误、数据漏报等问题。另外,会计核算制度的转换需要大量的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而事业单位可能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也会增加工作量和难度。

2.2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很难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导致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比较少,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比较分散,缺乏整合和集成,导致信息孤岛,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用。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保护财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信息系统容易受到攻击和破坏,导致财务信息泄露和损失。

2.3财务监管机制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监管机构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但是很多监管机构在人员数量和技术能力方面都存在短缺,难以满足财务监管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审计监管等方面,但是现有的监管制度还存在不少不足,例如制度的框架不够完整、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够严格,监管结果不够及时有效,这就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导致财务管理失控。事业单位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其中机构的财务管理较为复杂,但是目前监管对象的规范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监管漏洞和盲区。

3.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策略

3.1加快会计核算制度的转变

针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核算制度,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使其能够顺利进行会计制度的转换。事业单位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详细的会计核算制度转换方案,包括具体的操作流程、数据处理方法、审核标准等,确保转换工作的有序进行。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财务软件、数据库等,以便进行会计核算制度转换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数据。在会计核算制度转换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协作,保持信息畅通,协同工作,共同推进转换工作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引入专业的会计咨询公司或财务服务机构等外部资源,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经验和技术优势,提高会计核算制度转换的效率和质量。

3.2提高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

事业单位需要增加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资金可以用于购买先进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和硬件设备,投入人力资源可以用于培训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人员。引进先进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提高财务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度。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包括项目规划、资源调配、技术培训等,以确保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并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包括对财务信息的保密、备份、防范信息泄露等,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需要注重系统集成,将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信息化应用效益。

3.3优化财务监管工作机制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管中的技术难点和监管瓶颈,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监管能力,从而更好地推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工作。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制度、流程、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对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财务信息进行透明公开,加强对于监管的沟通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建立有效的审计机制,加强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和评估,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同时,加强对于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效能。

4.结论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大投入和加强技术支持,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管工作,优化财务监管机制,从而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透明化。

参考文献

[1]吴雪琼.新会计准则下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商讯,2022(27):40-43.

[2]唐晓琴.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发展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1):93-95.

[3]王玮.试论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发展方向[J].财会学习,2021(30):84-86.

[4]刘昱.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分析[J].商业观察,2021(08):74-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