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9
/ 2

浅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张丽丽

陕西省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 716000

【摘要】 综合性学习,开创了学习语文的新思路,在时间、空间、 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拓性,是一次创新的改革。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交际中学习,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  创新   合作   多样化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就知道:小学语文学习除“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习作”等外,还有“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首先,如何理解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其实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它就是以语文为主多学科的综合,当然要涉及英语知识,地理知识,生物知识等,但一定注意以语文为主,千万不要盲目地喧宾夺主,不能违背语文教学宗旨,不能偏离新课标要求。其二,是跨科目教学,就要选择与本课相关的天文、地理,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等,选与学习相符的,有效的,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能力。

下面就是我在教育实践中探索的几方面:

一、综合性学习要有明确的主题

在具体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总是在特定的主题当中,与阅读、口语、习作等紧密相连。例如《调查周围的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爱护周围环境” 的专题单元中,在学习《翠鸟》这一课后,学生对大自然里的动植物产生了热爱,进而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生活的环境的人和事萌发热爱,这时的学生就会很明白本次综合性学习地主题,对本次的活动产生积极的兴趣,活动就会变得很有意义。学生就会在综合性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同时又有很大的收获!再比如,在母亲节时,老师可以设计感恩母亲的专题,指导学生对教材中有关母亲的文章进行整合和回顾,还可以以“感恩母亲”为主题,与学生一起讨论,指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母亲的认识,并进行写作练习。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就可以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与综合性学习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综合性学习要有鲜明的特征

“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是语文课改的创新点。其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包含着老师的指导性。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综合性主要特征体现为:第一,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即同时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目标的相互渗透,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第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强调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倡导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强调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综合,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提倡观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第四,学习资源的综合性。主张课内与课外两种学习资源相结合,主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教师应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资源等各方面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差别。从传统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综合性学习安排要有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育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士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发挥每个战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快歼灭敌人,取得胜利。”这段话就说明综合性学习须有目标的重要性。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教师选择放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己找到合作伙伴,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等,但是,也不是任学生随便无目的,无主题去活动,老师一定要参与进去,做好引导者,启发者,帮学生把好方向,明确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例如,在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学生首先要了解民族风俗,民间传统,民间工艺以及民间艺术等,老师进而提出活动的内容,方式,目标,意义等适当的建议,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习惯,分组组合,选择方法,明确目标,分头行动,共同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四、综合性学习要有适当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别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不同角度和多样化的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研究既有学生的个体性,又要注重合作性。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基础性发展目标是评价   

基础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占15%)、公民素养(占10%)、学习能力(占40%)、交流与合作(15%)、运动与健康(占10%)、审美与表现(占10%)等六个方面。   

2 、学科性发展目标   

学科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其基本内容是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侧重于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评价、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评价是多样的,除老师的评价外,学生也可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其着眼点在于:

  1.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2. 能否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能否在探索问题时积极主动地寻找资料,研究问题;
  4.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度;
  5. 能否将学习成果展现和交流出来。

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优点,并在综合性学习中不断进步,发挥自我特长,锻炼自己。

总之,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课内外相结合的,尤其是课外学习活动的指导特别重要。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与组织能力,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对综合学习教学进行灵活运用, 教师要是有心人,要做学生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要真正做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参与其中,为学生的全面、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标》;
  2. 《中小学语文教学》;
  3. 《语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