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三”工作法探索公物仓建设管理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9
/ 2

“三个三”工作法探索公物仓建设管理新路径

王凯 ,孙延敏

  山东省德州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 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公物仓建设管理是“勤俭办一切事业”的重要举措,2023年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加强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集中统一管理。为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实际、统筹谋划,聚焦闲置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以国家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赋能手段,逐步探索出公物仓建设管理的德州路径。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市本级公物仓建设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公物仓运行高效有序成效明显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对市级公物仓集中统一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机关事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机关事务工作“勤俭办一切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国家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以建设“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区公物仓”为重点,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赋能手段,以“受托管理,接受监督;短期储备,优先调剂;循环使用,厉行节约;规范处置,公开透明”为原则[1]扎实推进办公家具设备、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等闲置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全面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资产资源保障体系[2],为机关运行提供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实物保障。

推行“三项制度”,确保公物仓建设有章可循。一是制定方案,推动公物仓建设顺利启动。2022年10月,被国管局确定为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单位后,第一时间制定《关于推进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公物仓建设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工作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强有力推动建设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区公物仓。二是制定办法,形成公物仓建设联动机制。印发《德州市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区公物仓管理办法(暂行)》,建立健全与财政、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界定市财政部门、机关事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明确公物仓资产的管理机构、管理范围,规范上缴、调拨、借用、处置等各环节管理程序,强化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工作信息沟通和政策衔接三是制定规范,确保公物仓建设落实见效。以科学、合理、适用为原则,制定完善《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区公物仓管理规范》,明确公物仓物资管理的总体要求及职责、入仓物资品类及要求。规范物资管理,实现物资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和智慧化,提高物资使用效率,满足工作需要,节约运行成本。[3]科学设置各类闲置国有资产入仓、盘点、调剂、借用、归还、报废等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详细讲解公物仓管理相关政策、工作要求及软件操作等,为全面开展公物仓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盘活“三大领域”,确保闲置国有资产涓滴归仓。一是盘活废旧仓库,建设闲置国有资产“加油站”。争取落实公物仓建设启动资金30万元,盘活利用综合办公区内废旧仓库和闲置区域,通过改造的方式,以“恒温、恒湿、恒氧、恒洁”和“防损、防火、防尘、防虫”为标准,建成办公家具、办公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等集中存放仓库4个、面积1002平方米。二是盘活沉睡资产,延长国有资产生命周期。向入驻综合办公区办公的70余家单位印发公物仓建设通知,召开推进公物仓建设座谈会,加大公物仓宣传力度,强化资产清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真正将闲置资产“统起来”,累计收集15家单位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2000余件,入仓资产一物一码,低值易耗品一箱一码,全部实现分库、分区、分类、分箱存放。三是盘活闲置车房,拓展公物仓物资保障范围。建立“公务用车公物仓”,对于收回的车辆暂时放入“公物仓”内,新设立单位或因特殊情况急需使用车辆的单位,都可以从“公物仓”内调剂使用车辆。[4]建设公车管理保障平台,由中心统一管理调度,先后为市直部门单位调剂公车100余辆。整合闲置办公用房统一纳入公物仓管理,通过集中管理、统筹调剂、循环共用、统一处置等方式,主要运作机制为线上虚拟仓调配与线下占有或使用方使用管理相结合,线上虚拟仓调配主要为统筹调配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资产管理总台账内房屋资产[5],累计为50家单位、专班临时机构调配办公用房95批次、6010平方米,节约财政资金约768万元。将纪委监委的专项资产纳入公物仓管理,累计处置相关资产7批次,资产金额525万元。

创新“三个模式”,确保公物仓运行高效有序。一是探索“四统一”管理,实现公物仓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公物仓资产“统一收集、统一维护、统一调剂、统一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入仓资产进行合理维修和科学维护,延长资产寿命,先后修复办公家具900余件通过“调、借、赠”方式先后为市委办公室、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指挥部等单位和工作专班调配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1700余件,向“双报到”社区、创城帮扶小学、市派第一书记帮扶村捐赠电脑等设备48件,节约财政资金160万元构建“先评估、后报废”资产处置模式,经中心评估后确需报废的资产,由资产所属单位对接市财政部门申请报废。

二是推行“双循环”模式,实现公物仓资产共享共用良性循环。探索市级“大循环”和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区“小循环”双循环双促进模式,推进闲置国有资产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调剂共享。同时,深入基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带动县市区公物仓建设,先后为德城区、陵城区机关事务部门调配会议椅52张。三是实施“线上+线下”运行,提升公物仓运行信息化水平。建设公物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出入仓办理、资产展示、资产调配、盘点管理、折旧管理、报表管理和协同驾驶舱等功能模块,资产从入仓开始,在财政系统编码基础上,自动生成公物仓编码,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仓内资产以数图形式呈现,通过“一物双码”管理方式,实现调拨、借用、维修、处置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记录,实现资产信息“一网汇聚”,调剂共享“一网通办”。

结论。公物仓建设是推进行政办公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实现节约行政开支的重要创新举措。巩固前期公物仓建设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在健全体制机制、推动数字赋能、拓展应用范围上持续发力,努力推动实现公物仓管理融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全过程,积极探索实现资产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调剂共享,努力打造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闲置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是持续推进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德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手册》(下册),2020年8月:283-297。[2]《山东省机关事务系统机关运行保障试点典型案例汇编》,2022年10月:40-46。

[3]《德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手册》(上册),2020年8月:381-395。[4]《德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手册》(上册),2020年8月:69-75。

[5]《德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手册》(上册),2020年8月:14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