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社区慢病管理的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2

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社区慢病管理的中的应用体会

邵成红

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 10018

摘要:目的:观察并总结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实行成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病患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用药、以及养护,干预组的30例糖尿病患者选自曾经参加过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除了规范要求的以外,还经过六次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比较了两组病患的诊疗数据,最终写出了两组病患的管理业务报告。结果:干预组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疾病知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其他多方面测试都明显强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对比结果有明显的区分(P<0.05)。结论:经历六次小组活动的干预组病患的多项数据均明显好过于对照组。因此适合在临床护理上和社区常见慢病管理中推广和进行应用。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引言:糖尿病是我国广泛存在的一种慢性疾病[1]。当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叠加饮食等方面的生活方式不健康使得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高升。而且还呈现年轻化趋势。在人们印象中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他的并发症恐怖。并发症大大增加了我们糖尿病的治疗复杂性并且推高了致残率。糖尿病已经成了影响咱们社会进步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糖尿病而言,我们一定不能藐视,不能任其自然。我们要想办法积极及时控制其病情进展,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近几年来我们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各社区家庭医生努力,多次组织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来管理建档且签约家庭医生的糖尿病病患,糖小组的自我管理活动有效帮助患者提升了自我管理糖尿病的能力,预防且延缓多类并发症的出现、降低了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适合在社区慢病管理中进行应用。因为干预组更加显著,现将业绩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至2020年12月在我们兰园服务中心建档,接受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病患60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病患进行规范的护理治疗,干预组的30例病患选自糖小组成员。对照组的30病患中,男15女15,年龄分布为45到80,平均年龄为(62.6±3.2)岁;干预组的30病患中,男15女15例,年龄分布为44到78岁,平均年龄为(59.5±4.1)岁;将两组病患的各项参考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得出类型报告。两个小组的病患综合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有进行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普通的指南规范要求的方式管理,向病患讲解日常保养的知识,对病患在用药和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帮助和指导,定期触摸他们的足背动脉,测量他们的空腹血糖、体重等。干预组使用的健康教育方法是在对照组常规方法的基础之上引入精神支持、生活方式干预等内容[1]

(1)精神支持:由于糖尿病病人的病期较长且会引起其他的各种病症,许多患者的病症都难以彻底好转。因此病患对治疗有恐惧和不信任的心理。家庭医生与每一个病患展开深入的沟通,理解病患的心情,解决病患的现实问题。另外,由于病患长期缺少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心理也会比较容易产生抑郁,容易疲惫,不爱运动,更不愿意多与他人沟通。因此,社区慢病管理者应建议病患走出精神和身体上的闭锁状态,积极面对生活,写下不良心理负担,或与亲人、朋友或医生倾诉,寻求精神支持,对自己的健康管理建立责任感,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2)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患者必须对每一项体格指标严格控制,数据超出合理范围时要争取立即解决,除药物治疗外,日常的养护也很重要,科学饮食、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度锻炼和心理放松等缺一不可[2]。总之,作为糖尿病管理者要在经常对病患进行相对集中全套教育,加强督促和随访频次。尽量保证患者在时间上能做到及时养护、管理上能全方位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减少引发其他病症的这样的颇有效用的目标。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参加过自我管理活动的病患组与未参加过活动的病患组,他们在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社区家庭医生提供的宣教与诊疗及护理的满意度、空腹血糖数值,以及体质指数等方面的区别。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对比的所有数据我们都是使用SPSS18.0系统来进行统计分析的,各组技术资料均使用卡方检索,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P<0.05,有统计学上的区分,具备对比价值。

2.结果

2.1两组病患的各项数据对比情况

参加过糖小组活动的病患的血糖控制、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配合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病患的各项数据对比情况[n(%)]

组别

人数

血糖控制

健康知识

自我管理

配合程度

对照组

30

9(37.5)

13(43.33)

13(43.33)

12(40.00)

干预组

30

23(76.67)

27(90.00)

28(93.33)

24(80.00)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病患对我们社区卫生中心服务的满意度对比情况

对比结果显示,参加过糖尿病小组活动的干预组病患对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表2 两组病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对比情况[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30

10(33.33)

11(36.67)

9(30.00)

70

干预组

30

21(70)

8(26.67)

1(3.33)

96.67

t值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的重点在于日常的自我管理,只有严格遵循医嘱,科学合理养护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以期预防并发症发生。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既提高了病患的日常养护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3],又有效增强了家庭医生对病患的了解程度,对他们的疾病的诊治和健康指导更具针对性,指导他们定期的血糖测量、体指计算等,使患者觉得我们家庭医生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这样了解和负责,他们就更应该积极配合好咱们家庭医生,对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

4.体会

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既能帮助病患保持身体健康状态的稳定,又能帮助他们节约医疗开销,节约医疗成本,和社会资源,并且能有效密切护患之间沟通和交流,使患者觉得家庭医生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值得信赖、可以托付,家庭医生工作很忙,但是依然抽出时间对他们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小组活动,专门为他们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自我管理,如何饮食,还特意邀请八段锦教练的来教大家八段锦,家庭医生一心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是他们健康的监护人,捍卫者。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受到病患欢迎,是他们因为从参加活动切实得到益处,他们都表示以后有类似如此活动他们依然愿意积极参与。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成效显著,值得在社区慢病管理中推进。我们将一如既往积极参与组织此类活动。

参考文献

[1]丁海健.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城乡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23,29(01):34-37.

[2]王梅.社区环境下2型糖尿病三种运动相关干预模式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28(11):1288-1298.

[3]潘冰莹.广州市社区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2,38(03):35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