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2

综合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黄怡

遂宁市中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中开展综合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 在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抽选76例(均进行针灸治疗)。数字表随机均分对照组(38例,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存在优势,P<0.05。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可以促使患者损伤功能得到改善,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针灸;高血压脑出血;肢体偏瘫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发生率,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病症存在有较高风险性,若救治不及时,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且在脑出血症状的影响下,患者脑部组织以及神经被血肿压迫,容易促使患者出现肢体偏瘫等症状,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正常生活。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开展针灸治疗,可以达到活血化瘀,帮助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1-2]。为进一步提升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更应当做好治疗期间有关护理工作。本次研究就侧重对综合康复护理在该部分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抽选76例(均进行针灸治疗)。数字表随机均分对照组(38例,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在53—78岁间,均值为(63.02±1.73)。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在52—79岁间,均值为(62.83±1.83)。对比基本数据,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所选择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内关、三阴交、太冲、手三里、环跳、血海等。在针灸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各生命指标变化情况,留针时间控制为20min,每日进行一次。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患者病症稳定后,及时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包括四肢的弯曲、伸展活动,并耐心为患者讲解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问题等。在对观察组进行护理时则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情志干预。因病症具备突发性且出现肢体偏瘫症状后,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在治疗期间出于对自身恢复情况的担忧,患者多存在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则需要耐心和患者开展交流,引导患者将内心压力情绪,并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达到对不良情绪缓解的目的。(2)肢体按摩。可对患者四肢等部位进行按摩,单次按摩时间控制在30min,每日进行2次。按照按、捏、揉、摩四种手法相互交替的方式进行。并按照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的方式进行,在按摩过程中需对力度合理进行调节,避免按摩力度过大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3)饮食指导。恢复期间,需指导患者保持科学饮食,饮食类型需要以清淡、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食物为主,并注重对维生素、蛋白质补充,对于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则需要严格进行控制。对于存在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需先给予患者流体饮食或者半流体饮食,结合患者康复情况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4)康复锻炼。患者生命指标稳定后需立即指导患者开展运动锻炼,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进行四肢弯曲、伸展活动,需对活动幅度合理控制。结合患者恢复情况主动过渡至主动运动,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运动锻炼,不得出现运动过渡的情况,避免过渡劳累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异常上升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进行统计,并对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与两组有关数据都按照SPSS20.0进行处理,均值±标准差对计量数据表示,t检测,计数数据以百分数表示,卡方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存在优势,P<0.05,详见下表1。

1两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

组别

例数

Barthel指数

NIHS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8

34.52±2.11

75.59±2.18

27.96±2.05

11.75±1.96

对照组

38

34.71±2.05

62.04±2.04

27.89±2.11

16.43±1.73

t

-

1.152

11.425

1.252

10.152

P

-

0.527

0.001

0.725

0.00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2。

2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8

20(52.63)

15(39.47)

3(7.89)

35(92.11)

对照组

38

16(42.11)

15(39.47)

7(18.42)

31(81.58)

χ2

-

6.042

0.000

13.425

13.425

P

-

0.001

1.000

0.001

0.001

3讨论

肢体偏瘫属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结合临床实际接诊以及有关文献报道可知,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的临床发生率存在有持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当前威胁中老年群体健康的主要病症[3-4]。在对该部分患者开展治疗期间,为改善预后,更应当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使患者肢体偏瘫症状可以迅速得到缓解。

针灸治疗为当前临床处理该针最为主要方式,结合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达到舒筋活络以及扶正祛邪的功效,可以促使患者受损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得到恢复。因人体大脑具备一定重塑性,在康复治疗期间及时开展对应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可以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患者以平稳心态进行治疗[5-6]。及时对患者四肢等部位进行按摩护理,可以得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并结合患者各方面症状改善情况,及时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能够帮助肢体功能迅速得到改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则开展综合康复护理,结合对比可见,在该护理模式的作用下,可以促使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并增加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总之,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可以及时开展综合康复护理,达到帮助患者恢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婧娜,罗晓颖.综合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4):161-163.

[2]徐元清.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9):7-8.

[3]丁纪琼,张乐惠.针灸按摩配合综合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1):22-24.

[4]付伟.综合康复护理配合针刺艾灸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6):126.

[5]纪二丽,吕红艳.综合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8(24):53.

[6]李娟,和静.综合康复护理配合针灸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探究[J].光明中医,2018,33(23):3585-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