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改变特征闫文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颈内动脉狭窄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改变特征闫文同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 ,251400

摘要:目的研究动脉内缩窄(ICAS)和伴随的缺血性中风对尚未出现可见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的影响。超声诊断单侧ICAS50%的患者,包括ICAS50%的患者,ICAS70%的患者和ICAS10%的患者,在黄斑的双眼区域进行视网膜表面毛细血管(SCP)的光学根层析成像,以进行血管成像定量研究,以获得每只眼睛中SCP的视网膜密度和中心无血管区(FAZ)面积。两种眼视网膜的SCP密度和不同干燥程度患者的FAZ面积的比较。ICAS结果在中心、内、全血管密度和FAZ面积与对侧相比的50-69%患者中无统计学意义(P> 0.05)ICAS70%的患者在狭窄侧的中心、极区和全区观察到SCP血管密度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黄色斑点的窄边的视网膜的FAZ面积显著增加相比,相反的一侧(0.40 0.130.35 0.14,P = 0.039)结论重度及以上ICAS的患者已经出现视网膜微循环障碍,且在合并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表现更明显,并出现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提示ICAS合并视网膜微血管和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有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视网膜微血管神经改变

引言

眼动脉作为颈内动脉的第一分支,是眼部组织供血的主要来源。因此,颈动脉狭窄,特别是颈内动脉狭窄(ICAS),往往造成眼部供血不足,出现一过性黑矇、眼缺血综合征、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或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等慢性缺血性眼部病变。视网膜是机体唯一可以直视下观察到血管改变的组织。虽然已有研究观察了OCTA各参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变化特点,但由于临床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或脑卒中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系统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观察此类患者视网膜血管的变化造成干扰,使研究结果缺乏较好的特异性。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此类混杂因素的干扰,本研究利用OCTA检测单侧ICAS患者双眼视网膜厚度、血流密度(VD)及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通过自身对照研究,探讨单侧ICAS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改变特征,初步观察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可能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超声科收集19例单侧ICAS诊断≥50%,内颈动脉干燥或干燥程度不<50%,其中单侧ICAS为50%~69%,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7.00~8.19岁);单侧ICAS≥70%的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4-82岁,中位数(65.40-11.98)岁,除大动脉,纤维肌病和ICAS引起的其他疾病患者。所有患者都在我们的眼科中接受了适当的检查,除了视网膜和牙周病的病理学,不正确的屈光,严重的青光眼,严重的白内障,眼内炎症,眼外伤或手术史。所有程序都得到了国家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在研究开始之前,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眼科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和OCTA(RTVue-XRAvanti;Optovue,美国)检查。所有OCTA检查均由专业的眼科医生在暗室中进行。

1.3观察指标

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眼部检查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的颈内动脉血流范围为0.51至0.79。单侧ICAS患者的范围为50%至69%:狭窄侧颈内动脉的PSV:(157.22 30.03)cm/s,EDV(52.33 10.85)cm/s。单侧ICAS≥70%的患者:近端颈动脉PSV:345.00(0至486.00)cm/s,EDV:130.00(0至171.00)cm/s。

2.2眼部检查结果

患者的视力、眼压和眼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2所示。ICAS在整个SCP的中心,内部,血管密度和FAZ面积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与50%-69%的患者(P > 0.05)相比,如表3所示。在ICAS≥70%的患者中,与对侧相比,中心,内侧和全侧SCP的容器密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黄色斑点狭窄一侧的视网膜的FAZ面积与相反侧(0.40 0.13 vs 0.35 0.14,P = 0.039)相比显着扩大,如表4所示。

表1单侧ICAS在50%~69%之间患者的临床特征

表2单侧ICAS≥70%患者的临床特征

表3单侧ICAS在50%~69%之间的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浅层微血管OCTA数据对比

表4单侧ICAS≥70%的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浅层微血管OCTA数据对比

3讨论

本研究利用OCTA对单侧ICAS≥70%且未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双眼黄斑区、视盘区视网膜血流及神经相关参数的定量分析,证实在此类患者中视网膜已经开始出现微循环障碍,且累及视网膜全层;合并有缺血性脑卒中的ICAS患者其狭窄侧眼的视网膜VD显著下降,GCC厚度减少,提示ICAS合并视网膜血管和神经节细胞的改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提出,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下降是颈内动脉缺血的敏感指标,视网膜外层的灌注受睫状后动脉的影响,因此颈内动脉出现缺血时,视网膜外层血管灌注先出现下降。外层视网膜缺氧导致自我调节机制能力受损,从而使DCP灌注速度降低或毛细血管损伤。由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属于低压血管网,受视网膜中央动脉灌注支配,另一方面,DCP是最敏感、最脆弱、最难修复的血管网,如DR早期最常见视网膜深层血管病变。所以当机体灌注压降低时,DCP最先受到影响。SCP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大血管附近,对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病理变化相对滞后。有研究提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发生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并早于明显的视网膜血管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未出现脑卒中的ICAS患者双侧眼视网膜血流及GCC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ICAS患者的狭窄侧眼视网膜VD较对侧眼降低更明显,并且出现GCC厚度的降低,表明狭窄侧眼视网膜缺血缺氧程度更严重,这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因此,我们推测ICAS患者合并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有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评估指标。

结束语

综上,本研究发现,单侧重度及以上ICAS患者狭窄侧眼出现视网膜VD下降,当合并缺血性脑卒时,其狭窄侧眼视网膜微循环障碍较对侧眼加重,并出现GCC损伤。

参考文献

[1]杨大勇,崇晓霞.视网膜静脉阻塞与颈动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0,42(06):602-605.

[2]陈倩,王岩,冯超逸,孙平,田国红.单侧颈内动脉狭窄致双侧眼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0,20(06):486-488.

[3]李亮亮,张文博,孙秀明,邵玉红,张雅睇,康磊,陈路增.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浅层微血管的早期改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08):680-683.

[4]卢云,贾志旸.颈内动脉狭窄致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9):179-180.

[5]白永杰.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