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PC分类号检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浅谈CPC分类号检索

孟贵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天津  300304

摘要:分类号检索是审查员进行检索工作最为关键的检索入口,尤其对于发明点用关键词不易表达的权利要求,存在检索噪声大、文献量大,难以筛选的问题。由于IPC分类不够精细,难以高效的检索到对比文件,而CPC分类号相对于IPC分类号来说更加细致准确,本文结合两个案例介绍了涉及根据发明点选取CPC分类号的检索。

关键词:CPC;检索;分类号

一、前言

在审查工作中,最为重要也最花精力的就是检索,好的对比文件胜过千言万语,而检索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检索的过程中会体会焦虑、失落,也会体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对涉及难以用关键词表达的检索要素,审查员一般想到查找相关的分类号,利用分类号+关键词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但是,有些结构类或与电路相关的权利要求,采用IPC分类号不能高效的检索到对比文件。本文结合两个案例介绍了根据发明点选取CPC分类号的检索。

二、根据发明点选取分类号

对于产品权利要求,尤其涉及结构或与电路相关的结构类权利要求,普通的检索方式是领域+发明点,通常发明点较小,同时关键词不准确或不好表达时,检索式很繁琐,且在全文库中噪声通常很大,筛选难度大,耗时多,没有确切的检索方向;在摘要库中漏检几率很大。

(一)案例一

1. 案情介绍:

发明名称:手柄式电视按键

分类号:H04N 21/422(主);H04N 5/44;H01H 25/00(副)

权利要求1:手柄式电视按键,包括设置在电视机本体(1)外部的按键(2)和与电视机主控制系统(4)的I/O口电性连接的按键电路(3),所述按键(1)用于控制按键电路(3)发送触发信号至电视机主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2)为手动操控其垂直、前后左右运动的手柄按键;所述按键电路(3)具有五个信号触发开关,所述五个信号触发开关均为锅仔片形状的薄膜按键且分别设置在手柄按键的正下方及四周。

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式电视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3)还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所述五个信号触发开关的一端依次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连接,其构成的五个连接点不共点且五个连接点两两之间按顺序依次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视机主控制系统(4)的I/O口;所述五个信号触发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的连接点(P)接入直流电源。

权利要求1的发明点是:应用在电视机本体上的手动操控其垂直、前后左右运动的手柄式按键,触发开关为锅仔片形状的薄膜按键;权利要求2进一步限定了由电压变化控制五个导航键的电路(图1)。审查员认为,权利要求1是将通常的上、下、左、右和中间五个导航键改进为一个按键控制这五个按键实现的功能,并应用到电视本体外部,其实质是对按键的改进。

2. 检索策略

首先,针对权利要求1利用关键词常规检索。使用“电视 and 按键 and (手柄 or 摇杆)”检索检到两篇文献1)CN2912144Y,20070613,公开了电视遥控器将上、下、左、右和中间五个导航键改进为一个摇杆按键控制这五个按键实现的功能。文献2):CN1243990A,20000209,公开了电视本体外部安装五个导航键实现上、下、左、右和中间五个导航键的功能。检索到此处可以采用文献2和文献1结合评述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由于权利要求2的电路中均是常用的电阻、开关,并没有具体实现的特定功能,难以用关键词表达,因此选择分类号检索。审查员发现副分类号:H01H 25/00(带有手柄或其他操作部件的复合运动的开关)与本申请的电路结构很相关,查找细分的CPC分类号。

从CPC分类表[1]中发现,H01H25/041(具有在不同位置按压从而操作不同控制的通用平面操作部件的)和H01H2025/048(有一个分离的中心的可推动、滑动或转动按钮)与本申请的手柄式按键非常相关。于是,结合电视及与电视相关的大组的IPC分类号进行检索:

2     VEN         1144        h01h25/041/cpc                                               

3     VEN         291         h01h2025/048/cpc                                            

5     VEN         794229       h04n5/ic or h04n21/ic                                        

6     VEN         14          5 and 2                                                      

7     VEN         6           5 and 3  (检到相关文献3)                                                  

从上述检索式7中筛选得到Y类文献3)US 2005/0274591 A1 20051215,其公开了一种方向盘上的多功能遥控开关,公开了权利要求2的电路结构,且电路结构的功能是通过控制开关输出不同的电压,实现不同的控制,因此可以与文献1和2结合评述权利要求2的创造性,本申请不具备授权前景。

从本案的检索过程中可以发现,充分利用CPC分类号,并注意分类员给出的副分类号通常会反映小的发明点,应当加以充分利用,提高检索效率。

(二)案例二

1. 案情介绍

发明名称: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的壳体结构

分类号: H01L33/00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的壳体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晶片以及在其上承载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片的基板;该基板包括用于对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片进行散热的散热部分,该散热部分向内凹以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包括侧壁和底部,发光二极管晶片放置在该空腔内的底部表面上方;空腔横截面的两侧边均为弧线。

本案发明点是:发光二极管封装的壳体结构的散热部分向内凹以形成一空腔,发光二极管晶片放置在该空腔内的底部表面上方,空腔横截面的两侧边均为弧线。审查员认为,本案的发明点在于散热部分的具体形状,因此关于散热部分向内凹以形成一空腔,空腔横截面的两侧边均为弧线是检索关键之处。

2. 检索策略

在外文摘要库中,利用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利用“半导体、led、封装、散热、凹、弧”等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检索,噪声很大。因此,难以用关键词限定上述结构特征,进而转变策略,查找相关分类号。

本申请给出IPC分类号为H01L33/00(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这些半导体器件的零部件)。其中一点组中H01L 33/48(以半导体封装体为特征的〔2010.01〕),和该一点组下的二点组H01L 33/64(热吸收或冷却元件〔2010.01〕)与本申请的发明点十分相关。对照IPC分类号查找其相关的CPC分类号。

H01L33/64..热吸收或冷却元件

H01L 33/642…{以形状为特征的}

从CPC分类表[1]中可以看出,在H01L 33/64下有一个三点组H01L 33/642(以形状为特征的)体现了本申请的发明点,结合本申请具体的形状“凹形或弧形”对应的英文关键词为“concav+ or sunk or arc”

1    VEN         1412        h01l33/642/cpc                                               

2    VEN         1096343     concav+ or sunk or arc                                                   

3    VEN         75          1 and 2

从上述检索式3中筛选得到X类文件US2007181896A1,US2007181897A1和DE202006003004U1,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全部技术特征,可以评价权利要求1的新颖性。本申请不具授权前景。

上述两个案例均具有发明点不易用关键词表达、检索噪声大的特点,采用较佳的检索策略为根据发明点选取分类号,具体是根据给出的IPC分类号查找细分的CPC分类号,同时,查找分类号时,关注给出的副分类号。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得出,上述利用CPC分类号结合关键词的检索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检索效率。

三、小结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之所以可以快速、准确地命中对比文件,是由于CPC分类号对IPC分类号中的小组进行了细分,这在发明点小且关键词不好表达的案例中非常好用。本文结合具体案例,简单介绍涉及CPC分类号的专利申请检索中的一些检索体会。在实际审查工作中,根据发明点选取CPC分类号的检索,对发明点小且关键词不好表达的权利要求尝试查找相关的CPC分类号,缩小浏览文献量,提高检索的效率,同时关注副分类号,细小的发明点常与副分类号十分相关,应当加以充分利用,提高检索效率。

参考文献

[1]联合专利分类表(CPC)2016.08:http://10.1.2.6:8124/jcms_public/jcms_files/jcms1/web22/site/art/

2015/03/11/art_74_13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