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电学领域之技术理解能力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跨电学领域之技术理解能力提升

赵盼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天津  300304

摘要:跨领域审查过程中,如何做到准确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正确理解发明,对后续法条适用、检索、案件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审查经验,从理解发明的重要性、如何理解发明对强化理解发明进行了探讨,以快速地掌握和提高跨领域案件的理解发明能力,提高审查效能。

关键词:跨领域;理解发明;准确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

一、引言

根据审查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跨领域审查将成为常态化工作[1]。对于跨领域审查工作而言,理解发明在跨领域案件的审查工作中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难点和要点,做细、做好跨领域案件的发明理解工作,有效提升技术理解能力,对于跨领域案件的高质量要求和短周期要求十分必要。

二、快速、准确理解发明

审查员在开始实质审查后,首先要仔细阅读申请文件,力求准确地理解发明。重点在于了解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理解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应了解该技术方案所能带来的技术效果[2]。通常对于跨领域案件,尤其是所跨领域与审查员自身所属领域跨度较大时,审查员准确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度也会更高,其技术理解能力也面临一定挑战。并且理解发明也是跨领域审查工作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共性难题。而如何针对跨领域案件做到准确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去理解发明,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以外网工具为抓手、充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靠近

对于跨领域的专利审查员来讲,在审查与所学专业、所审查领域相关度较低的专利申请时,由于严重缺乏本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常常会读不懂案件,审查案件更是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需要审查员利用一切辅助工具,尤其是外网的相关工具来针对性地补充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技术方案,深入理解该申请的发明构思、提取发明点,进而有效地确定检索要素,从而找到合适的对比文件。

在跨领域案件审查时,尤其是所跨领域与审查员自身所属领域跨度较大,且领域专业型特点更强的案件,本着效率为先的原则,一般我们首先仔细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依靠审查经验确定该申请文件中最为关键的专业术语,然后首选百度、谷歌学术以及CNKI等网站,通过更通俗易懂、多元化地描述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申请文件中专业术语的含义。

【案例1】

申请号:202110100195.7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有限元软件的LNG全容式储罐的力学分析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有限元软件的LNG全容式储罐的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确定储罐各结构单元类型,并建立部件结构;

S2、根据设计资料建立各类混凝土、钢材和保冷材料的材料属性,并赋予相应结构;

S3、根据设计要求装配所述储罐各部分结构;

S4、根据分析类型选择相应分析步和输出变量;

S5、对外罐、内罐和保冷材料三个部件划分网格,对关键部位进行剖分并加密网格;

S6、建立储罐模型各部分相互作用关系和桩土相互作用关系;

S7、根据需要施加各类荷载作用和边界条件;

S8、计算完成后,提取桩基、外罐和内罐内力。

审查过程分析:

本案为跨电学领域的案件,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多处存在“LNG储罐”、“有限元”的描述。对于跨领域审查员来说,LNG储罐具有何种领域特点、应用场景如何、如何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有限元模型为何种模型、具体如何搭建,均属于未知的理论知识。即,该案件属于领域跨度较大,且领域专业型特点强的案件类型。基于此,本案审查员首先在百度中进行基本检索,充分了解“LNG储罐”的结构划分,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通过建模、材料划分、结构划分的方式来进行力的分析。同时,通过检索发现“有限元”,是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通用的利用建立模型进行近似求解的方法。

回到本案,在确定了上述技术术语的含义后,进一步确定本案的发明构思。在前期利用百度检索时发现相关的论文较多,因而在非专利数据库中构建以下检索式进行检索,并利用案件申请号进行语义排序:

有限元 and (建模 or 模型) and (LNG or 天然气) and (储罐 or 油罐 or 气罐 or 全容罐) and (力学 or 受力 or G06F2119/14/cpc)

在前20篇文献中检索到以下X类型文献:

《LNG储罐的结构分析与性能研究》

《大型LNG预应力混凝土储罐的力学分析》

(二)去除冗余、抓取核心

跨领域案件,尤其是跨电学领域的部分建模类、算法类案件,权利要求及说明书篇幅较长,且包含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对于此类案件,由于申请文件篇幅较长包含较多冗余信息,因此审查员一般首先需要对领域特点进行基本了解确定各个技术术语的含义及地位,进而深入挖掘技术核心-确定其关键的技术手段,去除冗余-抛开与技术方案本身紧密度较低的技术内容,以更快更好地理解发明,梳理技术方案的发明构思,从而有利于后续审查工作的进行。

【案例2】

申请号:202011634357.7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沉降速率信息熵安全值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系统

案件审查状态:复审-等待合议组成立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沉降速率信息熵安全值的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隧道拱顶沉降速率风险等级评价表;

将隧道拱顶沉降速率信息熵作为权重,建立隧道拱顶沉降速率评价矩阵;

确定隧道拱顶沉降速率权重,得到考虑信息熵权重的隧道安全评价矩阵;

将隧道围岩风险等级进行赋值处理,得到隧道围岩风险等级赋值表;

根据安全值及隧道围岩风险等级赋值表,确定隧道围岩安全等级。

审查过程分析:

本案为跨电学领域的案件,权利要求篇幅较长,属于适合去除冗余、抓取核心的案件类型。经梳理发现该技术方案中确定系统的安全评价矩阵,并根据安全值和等级赋值表确定安全等级,从而实现对隧道安全风险的评价,为技术方案的核心部分;具体选择隧道安全风险领域中基于沉降速率信息进行上述风险等级评价和安全评价矩阵计算,都属于技术方案中地位较低的内容,即为案件的冗余部分,在进行检索和对比文件筛选步骤可以暂不考虑。

在此基础上,审查员在智能检索系统中采用申请号作为语义基准进行检索,在排名前20的位置检索到CN108921372A的专利文献可评述本申请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审查员采用上述对比文件单篇评述了全部权利要求的创造性;一通后申请人合并权利要求1-3,仅给出了“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不同”的意见陈述;审查员继续发出二通,针对申请人的意见陈述进行重点特征分析和说理,并针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进行论述;申请人答复二通,合并权利要求1-4,并作出“本申请其所应用的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数据信息,可以实际达到提高隧道安全评价准确度的技术效果”的意见陈述;审查员在二通后驳回该申请,并对申请人的意见陈述进行详细、充分地说理。

三、总结

本文通过跨领域案件的具体审查过程,分析了在跨领域案件审查过程中技术理解能力对于理解发明是关键至关重要,而理解发明作为案件审查的第一步更是至关重要。审查员可以以外网工具为抓手、充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靠近,在具体理解过程中去除冗余、抓取核心,充分把握技术方案的本质,从而可以在保证审查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审查的效率。此外,针对不同跨领域案件的特点,在进行客体判断时,也要充分理解发明,明确方案中各部分与技术领域的结合程度,以三要素为基础对技术方案整体进行判断。专利审查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发明,而跨领域案件的理解发明,其关键就在于提升和强化技术理解能力,不断向本领域技术人员靠拢。希望本文能为跨领域审查员的审查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审协天津中心跨领域审查工作方案》

[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