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阿布都热希提·麦明

新疆库尔勒市托布力其乡村镇规划建设发展服务中心,841000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区域转移,造成农村建设用地出现大规模闲置,并且一户多宅、两栖占地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加上,城镇扩张速度很快,城镇建设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压力持续增大,促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形成。该项政策制定的目的是借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调整优化农村用地布局,促使基层群众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等改善。本文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分析,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对策,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民权益;乡村治理

引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农村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截止202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说明依旧有一半人口是农村居民,造成我国农业大国的现状并未改变[1]。长时间以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农业无法脱离土地,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就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政策作为基础,通过项目对农村存在的住房拆迁安置,对原本农民的土地复垦,从而保障基本农田数量稳定,也可以推动农业产量持续增长,有利于实现农民经济收入增加。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

(一)难以保障政治权益

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大部分环节都与农民合法权益相关,农民应当获取项目的建设内容、方式等。但是,在具体开展中,项目工程规模大,往往投入资金数量大,农民或者村集体无法自主开展,导致政府是项目执行的主体[3]。一般情况下,农民政治权益涉及到知情权、监督权等。从理论层面而言,政府信息公开是充分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增减挂钩项目中,基本上不会在网络上公开,更多是在村内张贴增减挂钩项目,而农村大部分人口都是老人和小孩,文化素养不高,无法看懂项目内容,直接体现出形式化。此外,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与农户沟通具体项目时,无法对政策进行合理解释,造成大部分农民对增减挂钩政策不了解,导致农户更多对补偿政策重视,对复垦、新建等过程享有的权利没有掌握,难以保障农民知情权。

(二)无法保障经济权益

首先,安置补偿标准不高。结合W项目安置补偿政策分析,项目整体补偿标准是不高的。如,在A村村民李某中,其土地使用证面积156㎡,房屋建筑面积213㎡,容积率小于1.0。如果使用当前政策所执行的标准,李某获取的资金补偿只有21万,并且在房屋安置层面上,结合李某的土地面积,可以选择两套120㎡的房屋,房屋总计16万。但是,除过房屋需要的装修费用、维护费用等,仅仅使用补偿资金无法支撑,农民还需要付出很多费用,最终难以保障农民的经济权益[4]。其次,在增减挂钩政策中,城镇获取的土地增值收益应当转移到农村区域,但是从项目实施区域中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只是收到补偿资金,并没有收到土地级差收益。

(三)社会权益保障不足

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农民身份限制并未彻底清除,直接造成农民和城市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服务的差异性。在农村区域中,农民能够获取宅基地的使用权和房屋的所有权。基于这种情况下,在宅基地分配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的情况。对于农民而言,宅基地既具有居住功能,也可以让农民开展生产和生活,也承担了农民住房和养老保障的功能。基于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中,农民进入城市后,宅基地权利就会丧失,也不会缴纳城镇社会保障,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社会权益[5]。此外,在农民年龄增大后,其生存问题受到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失去宅基地的农民,进入城镇后,所拥有得社保补助都无法保障农民的社会权益。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土地经营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本质是政府主导,但是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等是复垦的主要部分,而农民对其有着使用权,这就应当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才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一,需要确保农民参与权得到实现,在增减挂钩项目决策、信息公开等工作中,都应当让农民群体积极参与,充分听取农民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第二,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意识,要求农民对复垦区域负责,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的力度。此外,也要全面推动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城镇,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支持农村集体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将获取的收益转移到农村。也要加强信息公开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按照政府项目开展的要求,对项目内容、补偿方式等公开,并且结合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选择最佳方式进行宣传,有利于推动项目顺利开展,也可以保障农民政治权益。

(二)健全资金保障体系,构建合理利益与补充机制

对于增减挂钩项目中,有着资金量大、时间长等特点,需要健全资金保障体系。一方面,加强政府部门的主导,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合理使用个人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体系。政府部门依靠财政资金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的作用,设计专项贷款支撑政府部门的项目工作。另一方面,科学合理调整市场准入机制。结合增减项目的具体需求,调整优化财政、金融等制度,从而为项目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但是,在增减挂钩项目中,需要保障农民的经济权益。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民及土地的权益,使用制度方式明确增值收益的转移,也要对其进行监督考核,对并未及时返还的地方政府进行惩处,从而制约地方政府的行为。

(三)强化沟通交流,形成合理社会保障机制

在项目立项中,基层政府应当与农民群体进行沟通交流,收集整理农民及村集体的意见,充分发挥民主决策机制的邹勇,逐步落实合理的社会保障机制。结合农村区域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对方案全面分析,加强审查监督,从而确保项目顺利开展。针对当前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应当从实施方案中进行调整,结合农民实际的诉求,形成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为项目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此外,也需要认识到村集体的作用,既可以保障农民社会权益,也满足现代化治理的需求。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城镇化趋势加快,农村出现很多闲置建设用地和宅基地,通过落实增减挂钩政策后,可以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居住环境质量提升。为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应当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土地经营权;健全资金保障体系,构建合理利益与补充机制;强化沟通交流,形成合理社会保障机制,以此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云霄.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与启示——以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陈村村、下宋村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4):89-92.

[2]陈龙华,景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力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若干思考——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22(11):41-44.

[3]张莉,黄伟.土地要素空间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建设用地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2(11):115-128.

[4]马景超,何文龙,张维庆等.浅析增减挂钩政策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中的作用——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22,38(09):75-78.

[5]刘敬涛,卢姗,韦羡侠等.计划指标“增存挂钩”政策实践与思考——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2,35(08):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