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

杨艳

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接诊的使用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进行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了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观察组出现物理性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的发生率整体更高。结论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的过程中,物理性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都是发生概率较高的问题,需要加强关注,做好防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中成药;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

最近几年,在中医药事业持续以及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临床各科室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成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副作用小以及疗效好的优势,而且能为患者节约一定的医疗成本。调研显示,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两者之间在相互作用的前提之下,能真正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使得联合用药的积极价值能真正得到有效的发挥。但是,在联合应用配伍不当的情况之下,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下降,还会使得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毒副作用进一步增加,甚至会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药源性疾病,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因此,临床上在联合采用中成药以及西成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相关的应用禁忌的关注,如此才能对临床用药进行更好的指导,使得临床疗效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患者共计78例,对照组包含患者52例,男性29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3至77岁,平均年龄(51.8 ± 5.6)岁,观察组包含患者26例,男性16例,女性实10例,患者年龄22至78岁,平均年龄(52.1 ± 5.3)岁。

1.2方法

对于患者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配伍问题进行分析,从物理配伍禁忌、化学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相应的探讨。

从物理性配伍禁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无论是中成药还是西成药,其中都包含一些碱性以及酸性的成分。这些成分在联合作用的情况之下,容易出现沉淀反应,进而导致药效相应地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避免相反酸碱性质的药物。尤其需要避免同时使用过程中受到酸碱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容易出现沉淀问题的药物,而且部分中成药和西成药在联合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不相容反应,进而导致药物失效或是出现一系列的有害物质,因此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应避免此类药物的同时使用。

从化学性配伍禁忌的角度出发,现阶段临床上销售的中成药之中,很多都含有一定量的活性成分,包括丹参酮以及黄连素等相关类型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可能与西成药之中涉及的一些成分出现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进一步增加,药效相应地受到影响。例如,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黄连素联合应用的过程中,则会导致患者用药过程中的肾毒性风险进一步增加[1]。另外,西成药和中成药之间含有的药物成分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柴胡以及阿司匹林之间联合使用的情况之下,则会导致成分的剂量进一步增加,出现过量使用药物的情况,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2]。除此之外,西成药和中成药之间也会包含一些作用相反的成分,两者联合作用的情况之下,就会诱发不良反应或是相互抵消的作用,也有部分西成药和中成药之间所含有的成分具有相互之间不相容的特点,导致药物在进入人体之后,诱发一系列的有害物质的出现。

从药理性配伍禁忌的角度出发,中成药再和降血压药物联合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应用的中成药之中也有一些药物含有降血压的成分,包括三七成分以及丹参成分等,在联合应用降血压药物的情况之下,会使得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进一步提升,导致患者出现血压指标过低的情况。而活血化瘀类型的中成药在和抗凝类型的中成药联合作用的过程之中,包括中成药之中含有的桃仁以及川穹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成分,在联合应用抗凝药物的时候,则会导致患者出血问题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而清热解毒类型的中成药在和抗癫痫药物的中成药联合应用的过程之中,由于中成药之中常见的连翘以及黄连等相关成分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在于抗癫痫类型的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之下,则会使得药效进一步下降。

在对两组患者药物使用中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药理学的相关知识,对用药禁忌的问题进行判断。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联合用药禁忌问题的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对比两组联合用药禁忌的发生情况

n%

组别

例数(n)

物理配伍禁忌n(%)

化学配伍禁忌n(%)

药理性配伍禁忌n(%)

用药禁忌发生率n(%)

观察组

26

5(19.23)

4(15.38)

8(30.77)

17(65.38)

对照组

52

2(3.85)

1(1.92)

3(5.77)

6(11.54)

X2

9.67985

P值

0.024

3讨论

现阶段临床科室在实际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使用的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种治疗方法不仅使得临床用药的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临床用药的具体范围[3]。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成药和西成药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合理的中成药以及西成药的配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疗效得以有效的增强。但是,在配伍不合理的情况之下,则会使得疗效进一步降低,甚至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概率[4]。因此,医师在为患者制定用药计划的过程之中,不仅要对于中成药以及西成药的合理配伍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也需要深入掌握其中所存在的配伍方面的禁忌,临床药师在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意识地加大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力度,使得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有效性、用药合理性都能切实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丁婷婷,董欣琪,张瑾等.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作用比较[J].生态毒理学报,2018,13(01):126-137.

[2]魏雪茹,韩宝华,张鲜芳.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及机制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09):1804-1809.

[3]阿依努尔·吾布力卡斯木,努尔曼·伊不拉音.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77-178.

[4]溪雨. 中西药合用有禁忌[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