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

罗萍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610500)

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2021 8月至2022年3月,我院肾内科16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9例慢性传染病患者。其中,11人为男性,8人为女性,年龄在14至72岁之间。观察并总结患者的一般信息、感染部位的分布、影响感染外观的因素以及致病菌的类型。结果:在本研究中,26名患者(16.05%)在医院感染;肺部感染最常见,其次是尿路感染、血管感染、腹膜炎、肠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结论: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应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减少侵入性手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特点分析

前言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肾脏疾病患者的替代肾脏方法之一,通过新陈代谢来实现去除患者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目标,保持酸碱和电解质平衡。全身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力弱和身体虚弱,容易受到各种感染,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本文探讨肾医学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该院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的162例患者中的19例慢性传染病患者。其中,11人为男性,8人为女性,年龄在14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9±2.68岁[1]

1.2方法

    首先从患者身上抽取痰或排出物,然后进行细菌培养试验,在此基础上对特定类型的致病微生物及其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地点、原发性疾病、中枢导管方法、实验室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为了避免在医院感染,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患者感染。诊断为医院感染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包括:(1)肺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在进行血液透析时,患者需要适当加强超滤,以有效减轻体积负荷,并需要每天更换一次呼吸装置。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可能性。(2)预防和治疗循环道感染: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时,应重点加强对医用感染的预防。如果刺穿部位的皮肤被感染,应进行局部消毒,更换被污染的绷带。如果患者出现高温或发冷症状,并且血液培养呈阳性,则需要暂时取出管子。如果出现脓肿,应切开脓肿并引流,收集局部液体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1.3病理观察

    回顾性分析感染者的情况,并统计感染部位构成、病原菌类型、感染相关因素及治愈情况,除分析致病菌种类需要采集患者咽喉(或痰液)分泌物并进行细菌培养外,其余指标均可在临床诊断中获取。

2结果

    研究中共有26名患者在医院感染,占16.05%;其中肺感染患者最多,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血管道感染患者、腹膜炎患者、肠道感染患者、皮肤感染患者。本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住院6~18d,平均疗程(15.3±2.7)d,其中25例患者感染情况得以好转,另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2]

3讨论

尽管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很高,但如果严格控制,大多数院内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明确规定的双面手套和七步冲洗规则。一方面做好预防和清理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控制疫情。除上述预防院内感染的常用方法外,血液透析时患者常卧床呼吸困难,为肺部感染创造机会。这时,患者可以在保姆的帮助下进行横膈膜呼吸或咳痰操,以利于自己排痰。院内感染源不容忽视。

(1)环境管理。区域分为普通透析、急诊透析和隔离透析。每个区域使用的设备、物品和卫生用具相对固定,每个区域都有专门的标识,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机、机器、湿巾、毛巾等,绝缘护士的透析室相对固定,特殊护理可以有效避免交叉链接。每个透析单元配备足部医疗垃圾收集箱,床尾悬挂速手消毒液,有效增加医护人员的卫生依赖性。透析室空气采用循环式空气净化器进行消毒,透析前后每天开启30分钟。

(2)规范透析器重复使用。重复使用透析器的患者签署重复使用透析器的知情同意书;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宜重复透析,也不宜一次性透析;艾滋病毒和梅毒患者被转移到专科医院进行透析。制定透析器重复使用指南,要求医务人员掌握标准重复使用程序并定期评估;请注意灌注消毒液后,用消毒液擦拭透析器外壳,并注明使用量、膜渗透率、膜撕裂试验结果等;透析器重复使用的频率应严格根据TCV透析器和膜的完整性和外观检查来确定,不合格的元素应丢弃。

(3)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的维修。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进行日常消毒和维护;每个透析厂和水处理系统都有独立的日常运行和维护档案,每六个月对技术参数进行校准和记录。水处理系统每次消毒处理后,应测量管路中残留的消毒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每月对透析液和透析水进行细菌检测,确保每台透析器每年检测一次;每天检查透析水的电导率,每周检查软水和游离氯硬度,每季度检查内毒素,每年检查污染物的化学浓度。

(4)透析液和透析水的质量控制。透析液及透析液微生物监测:每月对透析液进行培养,结果应<100cfu>

[3]

4结论

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致病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将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赵义学. 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维生素D和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039(002):436-439.

[2]陈奕蒙, 姜维, 刘胜阳.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1, 24(2):275-279.

[3]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心,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血液净化管理专业委员会,等. 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血液透析管理和防控指导意见(第一版)[J].上海医学,2022, 45(9):58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