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惠州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研究

谢成全

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其中超过100米的建筑又称为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广,如2009年北京央视大楼“2.9”火灾、2010年上海静安“11.15”教师公寓火灾、2011年辽宁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2.3”火灾、2022年湖南长沙中国电信大楼“9.16”火灾等典型火灾案例都暴露出了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那么,如何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有效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是值得每个消防人都认真思考的事情。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惠州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应对措施。

一、惠州市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

经统计,惠州市现有超高层建筑91栋(公共建筑16栋、住宅、住宅74栋、厂房1栋),高层公共建筑416栋,其他高层建筑投入使用的超10000栋,高层住宅占比90%以上。

2021年,惠州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53起,死亡2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62.53万元,火灾起数占全市火灾总数的1.06%。

2022年,惠州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152起,死亡0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77.55万元,火灾起数占全市火灾总数的4.42%。

2023年(1-6月),惠州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48起,死亡0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9.91万元,火灾起数占全市火灾总数的3.36%。

二、惠州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部分重要高层公共建筑产权情况复杂,有租有售,还有合租及多次转租等情况,没有统一的物业服务企业,未以书面形式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物业与入驻商户、业主之间对火情确认、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联动机制不完善,特别是对于下班后锁闭大门的入驻商户,难以快速有效实施火警确认工作。

(二)消防管理人员及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因为主客观原因,大多数高层建筑无法做到消防控制室内两人持证值班制度,个别物业小区的消防控制室人员由保安担任,年龄岁数偏大,专业知识匮乏。部分高层建筑管理人员存在着业务不规范、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值班期间擅离职守等不良现象。少数业主本身消防意识不强,物业与业主沟通不良,以至于部分业主不愿配合物业消防工作,对电动车停放、楼梯杂物堆放等隐患熟视无睹。经统计,惠州市91栋超高层建筑中,消防控制室有6名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的不足10栋。

(三)老旧高层建筑历史遗留问题。如消防水池规模无法扩建,消防通道宽度不足但无法扩展,高层建筑防火间距不足,管理职责混乱,本身年久失修的消防设施迟迟得不到维护,楼道物品堆放杂乱,电动车入户等消防隐患问题亟需整治。

(四)消防车道被占用现象普遍。物业小区内停车位少或没有停车位,许多车主为图方便直接将车停在小区消防车道,导致消防车道长期被占用堵塞,产生极大隐患风险。部分商业综合体存在将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车道等出租给业主,开设临时商铺。

(五)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高层建筑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消防意识不够,加上资金不足,导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障多、消火栓水压不足、防火门闭门器拆除、防排烟系统故障,疏散指示标志损坏等问题时常发生。

(六)维保单位履行义务敷衍搪塞。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维保合同后未对维保单位的维保工作进行监督,部分维保单位检查维护时消极怠工,不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及问题,导致设备动态隐患得不到有效处理。个别维保单位派遣非专业人士进行作业,技术人员只负责签字,维保报告不规范,且未上传系统。

(七)部分行业存在监管空白现象。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直播平台、密室逃脱、剧本杀、私人影院、月子中心等新业态、新领域多以高层公寓作为据点场所,该类场所人员流动性大,有聚集性,且没有明确的行业监管部门落实监管。一些场所装修使用的材料都是可燃烧材料,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三、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督促高层民用建筑的业主单位、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主按照应急管理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落实主体责任。对于多产权单位,每个产权单位均应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对专有部分的消防安全负责,并以合同约定的方式,统一委托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公共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物业服务企业要加强对各主体单位装修改造工程管理,对擅自改变防火分隔、占用疏散通道等现象要及时制止。对无物业管理单位的,由当地镇街组织协调其共用消防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

(二)强化部门联合监管。由建筑管理部门牵头统筹组织公安、应急、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消防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演练,提高协同处置能力。同时,对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约束执业服务范围或者清除服务领域。发挥物业协会、消防协会、建筑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督促高层建筑主体建设两队一站(专职或志愿消防队、技术处置队、微型消防站),并加强抽查演练。

(三)分级分类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邀请专家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形式对超高层建筑、一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老旧高层商住混合体和老旧高层住宅等进行消防安全评估,将老旧高层住宅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四)强化防火控火措施。超高层建筑火灾时立足自救,所以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要重点关注用火用电危险源,控制火灾发生。对内部装修施工材料、施工动火、电气设备和线路、燃气管理要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强调过程管理。对建筑防火分隔设施要保证完好有效,保证窗槛墙高度不被破坏,管道井封堵严密,落实日常防火巡查,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分隔设施完整,消防设施处于良好的准工作状态。即使发生火灾,避免造成失去控制的蔓延。

(五)开展全方位消防宣传和培训。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高层消防安全隐患及其危险性,同时普及逃生自救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确楼长制,完善“吹哨人”机制,引导群众举报身边火灾隐患,培养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灵活利用建筑的公共宣传栏、电梯广告屏、商户广告牌、企业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及时发布与本楼有关的消防安全事项。

(六)强化科技手段应用。通过建设消防安全感知网络、预测预警感知网络,引进“智慧用电”技术、火灾监测预警预报、社会单位消防管理平台等技术,推广应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系统、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智能报警系统,鼓励安装使用灭弧式用电管控、电力指纹管控等新科技产品,对建筑内部进行全方位监测和重点部位预警监测,实现事前火灾风险预警、事中实时可视化监控、及时信息辅助决策,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