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针对分布式光伏电源电量异常的探析与稽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浅析针对分布式光伏电源电量异常的探析与稽查

杜健宁    ,赵壮

142725199403280449  河北省  邯郸市  056000

130406199303110646  河北省  邯郸市  056000

摘要: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附近建设的光伏发电设施,用户自己使用并接入互联网以平衡配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个别地理情况、清洁高效、分散布局、近距离利用的原则和特点,已经成为国家政策推动的光伏利用模式和光伏运营商的投资热点之一。光伏发电还是光伏发电工程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光伏发电项目经济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源电量异常;探析与稽查

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量预测

1.1 相似日及天气影响因素的选取

在光伏发电的短期预测中,假设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保持恒定。在保持转换效率恒定的情况下,主要影响转换效率的因素是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这些因素是影响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日照时间也会对输出功率产生影响。夏季的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较高。相反,冬季的输出功率值则明显下降。

1.2 光伏发电量预测

RBF神经网络是一种多方面逼近技术,具备逼近各类函数的能力。对神经网络的中间阶段和参数进行调整,可以简化相对繁复的规则。当前,该技术已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数学建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BF神经网络通常由三层组成,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网络的多个组件可以构成一个输入层,用于连接神经网络和外部环境。隐藏层通过非线性变换来提取特征,并在中间层中生成响应,利用参数或数据来求解函数。

2 常见的几类电量异常状况

2.1 电表显示的读数出现异常

电力营销管理中,电力使用量的采集与读数是一项关键任务。然而,在现场读数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异常情况。例如,对电力使用量和负荷进行现场监测时,发现抄表数据较上次采集的数据减少或保持不变,表明抄表存在异常情况。现场问题发现后,应立即向动力中心站报告。报告时需详细描述现场情况,中心工作人员将提供相应指导并出具检查表,并保存相关文件。此外,应注意是否更换了现场仪表,因为仪表更换可能导致读数下降,需要对此进行考虑。

2.2 现场终端的分时表出现时间异常

在进行用电检测时,现场终端显示的时间应与电力中心站的时间同步,但是对于时间偏差也有一定限制要求,允许产生一定程度的时间差。为了确保准确性,现场工作人员需要核对时间表,并与中心站的系统时间进行比较。在发现现场时间表与系统时间的偏差超过规定限度时,应立即向中心站汇报情况。中心收到反馈后,将会处理并公布检查表。现场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同时需要严格遵守时间表。如果出现大的失误和疏漏,将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加强用户电量数据异常处理的相关措施

3.1 建设科学完善的稽查机制

权力审计的有效实施对监督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在建设权力审计机制时,应注重科学化、完善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1)稽查机制科学化

为了保证审计机制的科学性,我们不能盲目地建立机制。只有确立科学的审计机制,才能进一步确保审计人员对电力进行科学审计,从而改善用户电力数据异常状况,并促进电力企业的科学发展。

2)稽查机制完善化

作为权力审计的基石,审计必须进一步完善其机制。权力审计旨在提高检查员的工作效率,确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需建立一套绩效评估制度。

3.2 用电稽查中引进先进技术

为了保证电力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对现有的稽查工作进行更新和改进,引入先进的技术,以促进电力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所指的先进技术是指探测和监控技术。探测监控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用户异常的用电情况。评估监测技术可用于监测低电量用户,并核查其每月用电情况。在对小电量用户的监测中,监测控制技术可汇总统计一定范围内的小电量用户,并反复比对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以避免漏电盗电现象的发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例如用户用电量的波动。在运用营销审计监控技术时,除了对用电绩效和用电量进行统计和考核外,还需要协调相关工作。只要发现用电量有异常波动,电力企业都必须进行现场审计,以保护自身利益并尽可能地平衡用电量和用户利益。用户月用电量将被严格考核,尤其要重点审核和监控用电量较大的个人用户。审核内容主要涵盖用户的性质、市场电价以及实施的调整情况。

3.3 对发电量突增或者连续不发电的用户进行检测

1)在审核电量时,若该用户发生突增情况,则通过对该户发电量同比和环比进行对比,现场稽查是否存在私自增容的现象。

2)对因不明原因造成的连续发电量为0或电量突减的用户,系统应及时报警,并出具现场检查票。

3.4 加大规范用电的宣传力度

为了有效避免用户违规行为,单纯加强用电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大众力量来实现用电规范。因此,电力企业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讲座,鼓励用户参与。通过开展《用户电力知识传授规范》等讲座活动,用户可以参与互动,了解用户违规用电的真实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违规行为的发生。

4 系统稽查功能实现

随着处理器性能和数字采集器性能的快速提升,保护测控装置的采样精度和分析判断速度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同时也使得实施更为复杂、多样化的综合算法成为可能。

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实时测量和监控分析的关键任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对、计数和分析,并通过接口将相应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将会立即自动启动异常处理程序。目前孤岛保护的监控模式分为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逆变器自身的保护模式大多采用主动模式。在实践中,许多网格连接节点只采用一种检测方法,从理论上讲,存在死区,遇到极端情况时,可能无法解决孤岛运行的问题。

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测控操作平台与移动应用的相互通信和数据分享。通过互联网接口连接地点分散的保护、测量和控制设备是互联网技术集成的关键。在地理位置上,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可以设置多个相邻的保护测控装置,并共用一个互联网接口。

构建一个用于监控web服务器的平台,该平台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区域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控制设备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生成报表以及存储。同时,这些数据可以共享给移动应用程序,供用户实时查看。通过开发和应用手机APP软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入监控平台,实时查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数据分析并收到报警信息。

5 结语

为了解决光伏发电的不可预测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浪费,本论文通过分析不同气象因素与光伏发电量以及用户负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量预测和负荷预测模型。本研究利用光伏发电和用户负荷数据,采用归一化处理和相似性处理对气象因子进行定量化处理,验证了RBF神经网络在光伏发电预测算法中的可靠性。进一步地,以最佳经济性能为优化目标,并考虑功率平衡等约束条件,成功实现了发电侧和负荷侧的功率平衡,有效降低了系统的网损和线损,显著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盛军.微电网中电动汽车储能优化控制及储能梯级利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7.

[2]胡博.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