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伤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急诊创伤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效果分析

刘媛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创伤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急诊创伤手术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急性压疮评估分值及压疮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急性压疮评估分值及压疮程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临床干预护理中,加强对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形成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创伤手术;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

急性压力性损伤主要是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期的轻压力和短期的重压力,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致使正常皮肤失去功能,而引起组织破裂及坏死[1]。创伤手术难度高、范围大、体位难以摆放、手术时间不确定是造成急性压力性损伤出现的主要原因[2]。而术中的压力性损伤指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或者术后 6天时间内出现的压疮。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固定于一个体位,不能进行体位变换及按摩受压部位。导致局部组织短时间重压力造成术中压疮[3]。局部组织的受压和手术中的失血、低血压等因素,造成患者压疮发生率升高,是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4],因此,对创伤大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术后急性压疮进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急诊创伤手术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处于 18 ~ 65岁之间,平均年龄(43.12±2.35)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处于 120~ 60岁之间,平均年龄(42.95±2.64)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选取本院 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急诊创伤手术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护理措施如下:①压力性损伤评估:术前观察患者皮肤完整性、厚度、肢体感觉活动等,认真询问并记录有无糖尿病、,并采用《 Braden 压疮评分量表》 筛查压疮高危人群,签署《难免压疮申报表》。②健康指导:1)正确摆放体位:摆放体位时要充分暴露术野的同时,也需注意符合人体力学原理,避免血液回流受阻,使皮肤压力最小化;定时适当地为患者提供下肢、头枕部、双足活动,以免长期一种体位或体位不良而引起急性压疮,尤其对难免压疮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小时调节手术床左侧或右侧,更换压着点,减轻皮肤压力。 2)术中体温监护:手术室温度控制在 23℃~ 24℃ ,并根据手术不同时段调节温度,于手术前、手术完毕前升高室温,手术开始后降低室温;在非手术区暴露处加盖绒毯,在手术床使用变温毯,注意加强术中体温变化监测和保暖工作,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维持腋下体温 36.5℃ ~ 37℃。 3)改善血液循环。术前做好静脉通道,在术中可根据实际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时补液、输血,避免组织灌注不足,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3③皮肤监测及护理:在麻醉前,根据手术体位,在下颌、足跟部、肩胛、骶尾部、外踝等骨隆突部位及易受压、肌肉层较薄弱的身体受压部位均匀涂抹赛肤润,充分保护皮肤,并贴上水胶体敷料,要特别关注女性患者乳房、男性生殖器减压防护,防止挤压;手术结束后认真检查患者全身皮肤,遵循头面部 - 躯干部 - 上肢 -臀部 - 下肢的顺序,避免遗漏,若有压疮发生,需详细记录发生部位、程度、面积,在与病房护士交班中,重点告知压疮情况,以便于病房积极护理。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急性压疮评估分值及压疮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护理后的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后的急性压疮评估分值

在两组患者分别护理后分析患者压疮发生率、急性压疮评估分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后的急性压疮评估分值

组别

例数

压疮发生 

急性压疮评估分值

观察组

41

24.88%

11.12±0.76

对照组

41

819.51%

14.92±1.92

X2/t

5.868

18.868

P

0.018

0.004

2.2压疮程度

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程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压疮程度

组别

例数

1-2

3-4

观察组

41

24.88%

00.0%

对照组

41

512.20%

12.44%

X2/t

4.728

2.829

P

0.041

0.245

3.讨论

急性压力性损伤是一种术后并发症,常发生于术后1~3 d。相关文献表明[5],于住院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为10%,而术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将增加到5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预防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新理念,对研究对象实施前瞻性主动护理措施,提前预见性识别护理潜在风险,制定出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方案,以降低护理风险[6]

综上所述,在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临床干预护理中,加强对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形成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洁.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预防作用[J]. 饮食保健,2021(8):186.

[2] 李一珂,陆皓,李思雨,等. 创伤知情护理培训实践的范围综述[J]. 中华护理教育,2023,20(5):620-624.

[3] 汪赛,杨帆,郑梁,等. 臀骶周围深度压疮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策略[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3,34(3):133-136.

[4] 张雪梅,孙文果,刘莹莹. 仰卧护理联合泡沫敷料对骨科术后患者预防压疮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121-123.

[5] 张红蕾,张红燕,丁世娟. 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对ICU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改善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4):150-151,185.

[6] 柴卓玉,马娟娟.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围麻醉期身心不良反应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