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日常保健的中医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糖尿病日常保健的中医科普

代亚娟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 北京 昌平 102206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对人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长期得不到合理治疗,会损害人体的多组织和器官,尤其是对眼睛、肾、心脏、血管的损害。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合理及时的药物治疗,适当运动,加上合理的中医养生保健,糖尿病也是可以控制到比较理想的状态的。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中医养生保健呢?我们下面一一做介绍。

1.什么是糖尿病?

①西医。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或者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标志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特点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②中医。在中医上,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古书中也称之为“消瘅”,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根本,燥热为表现。发生的病位主要是肺、胃、肾,其中肾是最主要的病位。消渴病后期,病机还容易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阴虚造成阳气升发无根,导致气阴两伤或者阴阳两虚;或者兼痰瘀浊毒壅滞,为本病必然趋势。

2.糖尿病的饮食

2.1.饮食注意

①原因。糖尿病的引发因素除了环境、遗传等不可控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饮食不合理。

②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吃油腻、烧烤的食物,不吃甜食,不喝甜饮料,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一日三餐要定量,同时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控制每餐主食的摄入量,约占40%左右,每餐多吃蔬菜及蛋白质食物,比如瘦肉、纯牛奶、鸡蛋等。

③同时要多吃一些含糖量少的粗粮,比如高粱、燕麦、荞麦等。水果可以吃,但要吃含糖少的,尽量在两餐中间适当吃,且根据血糖情况少量摄入。尽量不吃动物油,可以适当吃一些植物油。戒烟,尽量不饮酒。

2.2饮食养生

消渴病的病机以阴虚为主,按照病位的不同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①上消。上消以口渴多饮为主要特点,调养的原则是养阴润肺、生津止渴。常见到的食材有百合、银耳、梨、鸭肉等。

推荐一款养阴润肺的药膳——雪梨银耳百合汤。具体做法是:将雪梨半个切块,带核一起放进砂锅中,将泡好的银耳、撕成小块的百合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武火煮开,文火慢煮20分钟,加入一颗红枣,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每两天服用一次即可,每次服用可选两餐中间服用。

雪梨、银耳、百合都是滋阴润肺的食材,可以改善口渴的症状,而大枣性温,可以中和以上四种食材的寒凉之气,又有补益的功效,可以改善消渴身体消瘦的气虚症状。不过,红枣含糖,所以一定不可以多加。

②中消。中消以消谷善饥,也就是多吃,为主要特点,调养的原则是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常见的食材有绿豆、西瓜皮、沙参、小米、藕、萝卜、冬瓜等。

推荐一款药膳——沙参绿豆瓜皮汤。具体做法是:将沙参、绿豆放在砂锅中,炖煮30分钟,然后放入西瓜片再炖煮10分钟即可。每天服用一次。沙参既能养阴润肺,又能益胃生津;西瓜皮可以清热,解渴,利尿;绿豆可以清热解毒,巩固补阴的功效。此药膳对于多饮和多吃的症状都有缓解作用。

③下消。下消以小便过多、腰膝酸软为主要特点,调养的原则是滋阴补肾,益气养精。常见的食材有枸杞、黑豆、黑米、黑芝麻、西洋参、莲子等。推荐一款药膳——西洋参枸杞粥。将西洋参、枸杞、黑米、莲子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炖煮40分钟,即可。西洋参性凉,既可以生津养阴,又可以补气,而且归入肾经,对肾阴虚很有好处,也能很好的滋补因多尿而亏损的肾气。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而且性味平和,可以减轻药膳的寒凉性质,黑米可以健脾养胃,滋补肾阴,莲子可以固肾涩精,养心安神,更加增强了药膳补肾阴的作用。

   3.生活起居

3.1作息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还有正确的进餐时间,在需要休息时,适当休息。

3.2.防外邪

糖尿病患者的正气不足,很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所以,要注意寒温有度,预防感冒,防止感染。平时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衣物干燥整洁;吃的食物也要新鲜;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3.3.运动

①原因。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运动。西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耗身体的脂肪,促进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刺激和提高的作用,可以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糖尿病,调节身体的血脂,也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还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中医认为,阴阳互藏,运动会产生阳气,自然会带动阴气的运作,从而在整体上调节阴阳平衡。

②运动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体操、台球、太极拳等。运动时间要相对固定,应该在饭后一小时运动。运动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感觉,如果出现头晕、气喘、心悸,或者其他身体不适,要立刻结束运动。平时要注意监测血糖,还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身体。如果出现血糖大的波动、低血糖、心律失常,或者其他方面的严重状况,要立刻停止运动的计划。

3.4情绪

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长期精神刺激、抑郁不遂,或紧张焦虑,五志过极,则气机郁结,郁火内生,暗耗津液,上灼肺胃之津,下灼肝肾之液,发为消渴。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不要过喜过悲,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平时应当多听一些治愈舒缓的音乐,看一些温情的电影,放松情绪,调节情志。

结语:糖尿病患者要有自我保健的意识,及时监测血糖,及时向医生咨询,做到合理用药,适当运动,同时还要注意平时生活中的养生保健,注意运用中医的方法自我调理。只要积极的治疗,糖尿病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最大化减少并发症及其它疾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