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浅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叶红芳,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 甘肃省兰州市 730015

文摘: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概括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在世界农业正在朝着智能、数字化、绿色、可持续性等方面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

关键字:农村,现代化,农业。

一、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会是一路坦途,相反要面临诸多问题,第一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但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欠账太多和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禀赋特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仍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城市化进程使大量农田被占用使得土地资源减少,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导致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耕地质量下降。数据显示,中国现有耕地中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占到了11%,水土流失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第二效益率低下问题:千年以来我国农业都存在产出不足,效益率不高的状况。我国现在的小农结构在短期内不能消除,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也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目前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而且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较慢。第三贫困人口问题:经过八年持续努力,2022年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胜,接下来如何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返贫依然任务艰巨,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短板仍是农村。第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我国的农业基础研究部分关键领域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显示,2021年农业科技并跑和跟跑阶段的技术分别占39%和51%。再就是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单项成果丰硕,但技术集成化和产业化能力较弱,科技强并未带来产业强,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不匹配,使得科技产学研转化效率不高,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畅。还有就是我国以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新模式发展尚未成熟,涉农科技型企业大约8000多家,仅占全国高新企业的4%,而科技创新投入占比不到3%,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和研发还不足以支撑现代化农业发展。

二、主要问题之原因分析

第一政策落实力度不足:我国政府出台了众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法规,但在政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存在不足。政府投入环境保护所需的资金较少,导致在防治土壤污染、水资源管理、生态恢复等方面的投入不足。此外,一些法规的执行也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如乱砍乱伐、违规排放等行为仍然普遍存在。第二科技应用不足:中国农村地区缺乏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和科研机构,整体上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缺乏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手段,无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络通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覆盖面有限,使得信息获取和知识更新不够便捷。第三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地区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地区缺少耕地,水源和气候条件不适宜,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此外,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和即时性较差,物流和仓储设施不足,导致囤积、浪费和质量下降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第四市场需求不匹配:农民缺乏市场敏锐度和营销技能,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方式和经营策略,导致农产品的品质、规格、包装和标识等方面不适应市场需求,使得农产品滞销、价格波动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比较快,对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短期性的要求较高,农民难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和灵活应对这些变化。第五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此外,医疗保障、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设施配套与城市差距明显,导致人才流失和社会问题增多。第六外部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外部市场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粮食安全问题处于紧平衡状态。

三、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第一将政策导向和保障一以贯之作为重要支撑:一是加快政府与市场关系法治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需要强化粮食安全、种业和耕地、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构建完备的农业农村法律规范体系。二是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效能,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政府出台多项农业优惠政策,包括土地承包、税收减免、贷款担保、保险补贴等,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加强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激活各相关主体内生动力,形成协同发力的大推动之势。四是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第二科技强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和支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企业孵化器等,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研发支持,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研发项目,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全球农业科技优势资源,以提升自身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研发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术能力。第三抓好要素配置市场化:劳动力要素是最活跃最主要的要素,应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土地资源要素应用的创新改进,需积极探视找到最佳方案。资本要素需要通过财政、金融、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加大对农民、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等的金融支持,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农业需求。第四经营形式多样化:政府应该鼓励农村地区开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走产业化道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一方面主力解决好现代要素导入小农户的问题,积极发展农村集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经营良好的工商企业,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实现集体经济、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的共同发展。再就是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拉长生产链条,给予农产品更多的附加值,落实由“产品抓产业”、用“产业抓链条”、以“链条抓体系”的大农业理念。第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电网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等,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加速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网络覆盖,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方便农民获取市场信息和科技支持。开展农村新型建设项目。加强环保建设,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项目,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活品质。提高农村人口健康水平。加大农村卫生设施投入,开展普及医疗知识和卫生保健活动,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保健意识。

总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要求,我们必将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