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DCA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关于PDCA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衣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 201700)

[摘  要]目的 探究PDCA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血液透析患者50例(2020.01-2021.12收治),随机分成甲(常规护理)、乙(PDCA护理)组,各25例。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乙组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室优质护理中,应用PDCA护理,效果优良,可降低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优选。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内瘘穿刺;PDCA护理;常规护理;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是临床重要医疗技术之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病情大多为危重类疾病,所以对临床护理要求较高,需给予高质量护理,以促进预后改善[1]。并且内瘘穿刺使用期间,易使患者产生诸多并发症,不仅增添患者痛苦,还易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做好有效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护理措施存在差异性,故其整体护理效果欠佳。PDCA循环护理模式属于新型护理模式,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利用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四个部分,能不断优化和完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现已在临床广泛使用[2,3]。鉴于此,本文以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2020.01至2021.12收治),旨在探究PDCA护理在患者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50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时间2020.01至2021.12。随机分成甲、乙组,各25例。甲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5-68岁,均值(56.76±5.47)岁;病程0.3-6年,均值(3.43±0.49)年。乙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5-70岁,均值(56.45±5.52)岁;病程0.4-6年,均值(3.45±0.55)年。两组资料对比(P>0.05),可比性明确。入组标准:①均符合血液透析的诊断相关适应证;②营养正常;③无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④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其他皮肤感染病症;②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

1.2方法

甲组,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内瘘侧肢体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溃破、红肿等。同时,采取触诊的方式,评估结果。明确穿刺位置,常规消毒,并固定。

乙组,PDCA护理:(1)计划(P):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组织学习PDCA循环知识。回顾性分析患者出现血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操作不规范、技术操作水平低、健康教育不到位、缺乏对动静脉内瘘的观察、以及患者对动静脉内瘘自我保护知识等,在此基础上设置护理目标,降低内瘘穿刺并发症。通过查询文献资料、病理资料,总结分析,制定穿刺方案,联合多专家共同分析,保证护理质量。(2)实施阶段(D):①日常工作中由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师带领护士开展培训,特别是内瘘穿刺要点,开展一对一培训,并不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行穿刺操作。②穿刺操作前,做好动静脉内瘘评估,触摸内瘘震颤良好,穿刺时使用绳梯穿刺,规避区域性穿刺,必要时借助辅助检查仪器如B超明确穿刺部位血管直径、血管壁厚度、血流速度、血管充盈度等,确认穿刺最佳位置,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对血管条件差,内瘘成熟度不佳的患者由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师负责穿刺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对血管的损伤。③加强监测和观察,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动静脉压力是否正常,内瘘血流速度是否稳定,是否出现穿刺处疼痛、渗血等情况,根据患者血压变化及主诉调整超滤及血流速度,保证正确有效的使用内瘘完成透析治疗。④透析结束后进行止血包扎做好相关内瘘按压指导,如发现内瘘搏动及震颤减弱、按压时间延长、血管弹性减弱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抗凝剂、促红素的使用量,减少对内瘘的损伤。⑤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发放各种内瘘锻炼及保护的健康小册子,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锻炼内瘘及透析治疗过程中内瘘的维护和保养,尤其是新内瘘患者叮嘱其定期检查内瘘的搏动及震颤,有无肿胀及疼痛,发现内瘘异常及不适及时就医。(3)检查(C):由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师评价工作质量,观察透析后患者内瘘的搏动及震颤、穿刺处皮肤有无肿胀淤青、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以及患者对内瘘锻炼及维护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时分析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4)处理(D):定期调查护理实施情况,总结护理经验,实现护理质量可持续提高。另外,科室定期组织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并做好考核规范,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内瘘穿刺并发症: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和穿刺点渗血,三项和为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NSNS量表,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数(%)资料,予以2

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内瘘穿刺并发症的比较

甲组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6/25),乙组为4.00%(1/25)。乙组低于甲组(2=4.153,P=0.042),见表1。

表 1内瘘穿刺并发症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假性动脉瘤

皮下血肿

穿刺点渗血

总发生率

甲组

25

3(12.00)

2(8.00)

1(4.00)

6(24.00)

乙组

25

0(0.00)

1(4.00)

0(0.00)

1(4.00)

2

-

-

-

-

4.153

P

-

-

-

-

0.042

2.2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甲组护理满意度为68.00%(17/25),乙组为92.00%(23/25),乙组高于甲组(2=4.500,P=0.034),见表2。

表 2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甲组

25

9(36.00)

8(32.00)

8(32.00)

17(68.00)

乙组

25

13(52.00)

10(40.00)

2(8.00)

23(92.00)

2

-

-

-

-

4.500

P

-

-

-

-

0.034

3讨论

血液透析是当前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常用手段,在延缓疾病发展、救治生命中间具有重要作用。血液透析实际治疗过程中,需建立血管通路,确保透析顺利完成。动静脉内瘘是血管通路构建的主要载体,具有微创、安全等特点,但透析期间极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加强内瘘护理至关重要。PDCA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组成,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等特点,现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已经取得确切效果。此外,还有研究显示[4],PDCA护理,利用环节控制、动态反馈等内容,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并且利用及时反馈、动态循环等方式,确保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措施贯穿全程,能及时控制疾病,并能不断优化临床护理措施,不断提高和完善护理质量,提高内瘘穿刺效果。利用PDCA护理,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进行持续强化,可提高整体素质,进而完善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进而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提高护理满意度[5]。本研究中,乙组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提示:血液透析患者,行PDCA护理,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PDCA护理可促进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室优质护理中,应用PDCA护理,效果优良,降低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优选。

参考文献

[1]苏敬,孟凡英.探究5S管理制度对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71-173+179.

[2]苏晓君.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20,41(06):1527-1528.

[3]王兆霞.PDCA质量环在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6):134-136.

[4]吴柯,潘李芬.链式护理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05):79-82.

[5]王欣,李琴,夏立,等.护理安全管理在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