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4

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

郭小勇

(铜陵学院 金融学院 安徽 铜陵244061)

制造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其规模效应与发展结构直接反映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基于安徽省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的研究角度,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分析安徽省制造业现阶段发展的基本状况,阐述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探索安徽省如何有效加快制造业的转换升级,从而推动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

关键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Study on the path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Abstrac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sider as an essential pillar industry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reflects local economic situation. This paper specially based on Anhui Province’s manufacturing situation thorough collecting manufacturing data from reliable database.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Anhui Province’s transformation from “large manufacturing province” to “strong manufacturing province”, analysis how well Anhui Province guide manufacturing developing and discuss the issue that happened in Anhui Province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Finally,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Anhui Provinc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words: Anhui Province; Manufactur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基金课题:安徽省高校社科重大项目(2022AH040245)数字普惠金融助推安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

引言

制造业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数量”与“质量”的相结合,由传统的依赖于人力,牛马等低级的劳动生产模式向机械化,信息化等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模式转变。制造业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为安徽省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等多重压力。虽然近几年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呈现质的飞跃,但是还要避免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消极的外部性影响,做到制造业与青山绿水的和谐发展。当下安徽省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这种特殊的转变阶段必然离不开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政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并加快向“制造强省”的迈进步伐,正式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其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推动并普及现代化生产技术,为智能化,高质量生产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同时注重传统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升级和高端制造业的培育,做到两者兼容同步发展,相辅相成。基于“制造强省的发展目标,安徽省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等若干政策,积极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打造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强省目标的早日实现铺垫基础。然而,安徽省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困难重重,相较于临近的江浙省份,科技经费投入差距较大,甚至不及临近省投入经费数额的50%,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缺乏一定的经济基础;大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仍高度依赖进口,尚未实现自主掌握自主生产。

本文基于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短板进行研究,通过搜集数据对安徽省近年来制造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在最后给出对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作为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节从制造业规模,发展趋势来分析安徽省制造业现状。

(一)安徽省制造业总体规模

根据安徽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42959.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贡献的主力军,其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比重的26.4%。另外,制造业呈现出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趋势,共同促进制造业的稳步升级。根据《2021年安徽省统计公报》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数据显示,高新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率大幅攀升,同比分别增长27.4%15.5%;在新一代技术制造业中,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加率均突破30%。随着安徽省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不断落地,全省制造业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期。随着大型新兴制造业企业纷纷选址安徽,为安徽省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生力量。自2020年以来,全省制造业开始呈现向高质量先进化生产的方式转变,并加快步伐不断向新兴产业迈进;目前全省新型制造业共包含八个领域(新能源,生物等),其中七个产业年均生产总值均突破千亿元。

根据历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见表1),尽管安徽省制造业投资增长率在疫情期间2019-2020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疫情的缓解以及政府部门出台宽松的防疫政策,安徽省制造业展现出较高的韧性,由2020年的-5.6%一跃而至2022年的21.5%安徽省制造业规模逆势上扬,传统与新型产业相融合,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

表1安徽省制造业投资增长率

数据来源: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为了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安徽省深入贯彻执行《中国制造2025》,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造的的新的经济增长机遇。通过政策激励与不断的招商引资,先后设立了一批重点产业集聚区,制造业转型获得成效并呈现以下特点。

(1)高端制造业蓬勃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2: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产值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全省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迅速,由表2可见,尽管面临着世界经济衰退的消极外部性的影响,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企业产值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表现出一定的经济活力。据统计显示,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以及20%的液晶显示屏全部产自于安徽;安徽省紧跟时代步伐,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也开始大展拳脚,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从原来的低产弱销一跃跻身全国第五。安徽省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相较于其他发达省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增速较快,并且在制造业领域确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智能语音,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实现了供货于全球的局面。随着安徽省制造业转型规模的发展扩大,安徽省不断增加对高端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在过去五年时间里,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见表3,促进制造业企业高速发展,加快步伐向制造强省迈进。

3:安徽省历年科技投入经费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数字智能加速转型步伐

过去四年间,安徽省新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增长超20%并达到40.3%,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另外,安徽省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化经济水平;截至2021年,全省新兴制造业企业数量同比增加近500家,产值超千亿的企业数量增加近300户,完成由数量至质量的转变。安徽省近十年工业数字化平均指数为45并同时位列全国第一[1]安徽省不断政策加码促进大数据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使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化生产转型。截至2021年,安徽省制造业指数跃居全国第七,位列全国制造业第一方阵。除此之外,安徽省正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截至2022年中旬,全省重点培训平台达130个,总链接设备高达300万台,服务超万家企业[2]

随着江淮,蔚来等新能源龙汽车头企业落户安徽省,对于全省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具有直接正外部性效应;在拉升我省就业率的同时,对我省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作为新能源最重要的配件的动力电池,相关企业自2020年以来也大幅度进军安徽市场。比亚迪,蜂巢能源等企业已陆续在安徽各地设厂。随着新能源优势企业的集聚效应的扩大,全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中彰显出的地位与分量也越来越明显。截至2021年,安徽省新能源制造业增速高达31%,同时也是各产业中增速最快,经济效应最高的产业。

二、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瓶颈

(一)缺乏经济基础 产业链协同程度不高

表4:安徽与其他地区科技投入经费对比(亿元)

数据来源: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创新是重要的发展驱动因素。近些年来,尽管安徽省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根据表4显示,相较于临近发达地区,安徽省科技经费数额较低甚至不及临近发达省市的30%,科技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步伐缺乏稳定的经济基础,制造业升级转型艰难,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另外,科技经费虽逐年稳定增加,但研发经费占全省

GDP和主要营业收入的比重均不超过2%[5]这表明安徽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难以形成创新的积极性。(表52017—2021年安徽省R&D)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国水平,制造业发展仍处于艰难推进的阶段,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然缺乏经济与技术支撑。

5:安徽省与全国(R&D)经费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 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

安徽省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协同程度不高,研发活动大多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一方面是中小企业产学研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局限,另一面创新型人才的紧缺也制约着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企业的产业链与人才的创新链难以衔接,导致中小企业转型的主观意愿较低。根据《2020年度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从事制造业的高端人才(博士及以上学位1876人),技能人才574.3万人,难以弥补人才需求缺口,制约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以至于缺乏重大的创新性成果。从制造业从业人员学历构成来看,高中及中专学历占比高达40.5%,初中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总计占比高达59.5%[4]。安徽省制造业从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较低,难以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从长远角度来看,安徽省制造业不仅仅面对着高质量人才紧缺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保持制造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的双重压力。

(二)关键领域“卡脖子”,产业基础不牢固

安徽省制造业在取得突破性成绩的同时,各种制约因素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也日益显现。安徽省虽然抓住了制造业的发展机遇,引进并且培育了以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为主的新兴制造产业,但大多数企业的母公司未落户本省;制造业方式仍以加工为主,并不具备足够的自主能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链总体处于中下水平。部分产业未掌握核心技术,存在核心技术缺失的问题,产业链上下游缺乏专业性科技人才,暂时无法实现产业链的主动升级和高智能化生产。制造业能否迈向价值链高端取决于相关产业的融合程度,依赖于当下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一方面,贸易壁垒,专业性人才缺少成为制约安徽省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的重要瓶颈因素;技术装备大量依赖进口不利于自主数字化生产的实现。另一方面,信息传递机制不完善,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仍然存在;安徽省高端制造业主要分布在以合肥为主的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欠发达城市制造业发展进度仍然较慢,加剧了产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另外,省内各市经济差异明显,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聚集效应。

(三)制造业绿色转型承压

目前安徽省制造业发展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并未完全实现制造业与青山绿水的完全融合,消极的外部性影响依然存在。由于地理位置等历史原因,煤炭仍然是制造业以及全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方式[6]。全省的煤炭消费比重远远多于中部其他省份,大量的煤炭使用造成了环境和空气的污染。这并不利于安徽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制造业的升级转型。现如今安徽省正处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制造业的研究经费在逐年增加,但是环保支出比例相对处于低位,整个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制约着安徽省制造业的绿色发展。一方面,企业专注于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总体效益,导致外部性问题不断扩张;另一方面,环保支出的不足无力解决消极的外部性影响;从而制约了安徽省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步伐。

三、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创新驱动发展 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在安徽省数十年的制造业发展中,取长补短,通过学习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技术,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然而,关键技术依赖进口的僵局仍未打破,制造业升级遇阻。因此,安徽省要加强制造业技术的创新研发,推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安徽省要重新构建创新与生产的融合模式,做到成本降低与效应提升相结合,早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机会成本[3]。第一,安徽省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造业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以此激发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研发积极性,为全省的制造业研发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二,加快健全科研机制,吸引具备有创新能力的工作者加入到全省制造业发展的队伍当中,推进与高校的合作,深化产学研的深度与广度,实现制造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第三,安徽省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将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打造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弥补制造业发展的短板问题,摆脱关键领域受人制约的问题。第四,在引进高端制造业落户安徽的同时,要培育更多的一流企业,实现制造产业的高度融合与协同,完善产业生态圈,建立高质量的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产业链价值,推动产业集群化

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发展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制造业应摆脱传统的生产低附加值产品

向智能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变。一方面,要加快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促使其在制造生产中实现广泛应用,推进研发工作,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政府要根据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尽可能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企业之间的消息与资源的共享。产业链价值的提升为企业集群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全省近几年已逐步形成了一批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例如,比亚迪,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龙头企业落户安徽,为全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并在龙头企业的正外部性效应下,培育了一批竞争力强,科技创新程度高,具有示范作用的核心企业;依托其创新优势,对上下游相关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对这个产业链的提升具有推进作用,围绕关键企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助力打造良好的产业链生态圈。

(三)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制造业不仅要高质量发展,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深度链接。煤炭仍然是我省重要的消费资源,煤炭消费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第一,安徽省应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并且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的力度,做到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深度融合。第二,安徽省应完善相关节能环保政策,深入推进节能环保政策的同时,加快节能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三,发展绿色环保产业,鼓励企业应用节能技术,实现清洁,节能的生产模式,强化安徽省制造业的绿色环保管理,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链,助力安徽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安徽省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不断增加,制造业发展总体向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但是由于面临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链价值仍处于中低端水平,环境保护压力,关键技术尚未自主掌握等问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阻力。安徽省应坚持制造业高质量的路线,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加快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化生产,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才能抓住当下发展机遇,实现安徽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皓洁.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2):13-15.

[2]李玲玲.数字经济赋能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4):80-88.

[3]赵奚.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8,No.484(14):44-46.

[4]赵聃.安徽省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情况调查分析[J].安徽科技,2021,No.392(10):13-15.

[5]刘凡,侯宇凡.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3):54-59+119.

[6]徐沈.长三角一体化中推进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析——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0,No.58(04):58-63.DOI:10.13454/j.issn.1674-8638.2020.04.009.

[7]资料来源:《安徽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局,http://tjj.ah.gov.cn/ssah/qwfbjd/tjgb/sjtjgb/146518001.html

[8]资料来源:《20221-7月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快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官网,http://kjt.ah.gov.cn/kjzy/kjtj/gxjscyfz/121144611.html

[9]资料来源《科创引领金融赋能安徽实现制造业美蝶变》,上海证券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BEB8H00552C2FY.html

[10]资料来源《安徽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局官网http://tjj.ah.gov.cn/ssah/qwfbjd/tjgb/sjtjgb/146518001.html

[11]资料来源《安徽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局官网http://tjj.ah.gov.cn/ssah/qwfbjd/tjgb/sjtjgb/146518001.html

[12]资料来源:《2020年度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s//m12333.cn/policy/wf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