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建筑材料检测分析

赵光勇

511023198605052877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建筑工程规范的不断完善,对建材的检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影响建筑质量的最大因素就是建筑材料,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不能只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还必须对施工用建筑材料展开必要的检测,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文章通过对当前建材检验工作现状的分析,对如何做好建材检验工作和如何进行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材料;检测技术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建筑材料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它的品质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是项目质量控制的根本和保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建筑行业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质量的问题。建筑质量的优劣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建筑材料展开检测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就成了建筑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论述了建材质量检测与控制的方法。

一、我国建材检测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一)对建材检验工作缺乏足够的关注

一些建筑单位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重要性,在材料进场之后,仅仅是对其数量进行了验收和检测,而没有对其质量展开检测,这就造成了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假冒伪劣的材料,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也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存放方式的影响,使得建筑材料的存放并不符合相关标准,这也使得建筑材料的性能有所下降。比如在储存时,如果不能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就会导致水泥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材料的供应没有计划,没有标识牌,堆放不规范,管理措施跟不上,造成了水泥、钢筋等材料的劣化,并受其影响。

(二)检测仪器的应用和检验人员的素质

对材料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检验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是否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读数的准确度;在对被测材料进行检测前,要确认试样的质量是否达到了标准;对设备和仪表进行了有效的测量,其测量范围是否在有效测量范围之内,并有无破损;环境状况是否符合标准等。上述因素均会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

(三)检测方法比较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优化和更新。然而,从目前国内的建材检测行业来看,仍有许多地区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方法,这样的方法比较麻烦,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得出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之间也有一定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建材质量的测量。

(四)检测采样环节的不合理

当前,在我国,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都是由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材料的送检批次要求及取样要求,对其进行取样,然后将其送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材料的堆放时间的增加,并且对企业对材料的验收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现场,对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情况的描述和取样都是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来完成的,检测单位的工作都是在检测现场完成的,他们只对来样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因此往往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建材产品的实际质量情况。

(五)检验组织的内部制度

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包括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当前,在国内,大部分的建筑项目都采用了分包的方式,建筑单位在中标后,会将整个工程分成几个部分,再转包给其他公司,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此外,有些企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要程度没有足够的了解,在使用材料的时候,只对数量进行验收,而忽视了对质量的检测,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建材检测过程中的控制方法

(一)对材料的获取进行控制

在建筑材料进场之前,要做好检测工作,在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可以被划分为土建类的建筑材料、水电类的建筑材料和节能类的建筑材料,不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就不能使用。在材料进场之前,应该对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数量、外观等多个方面展开认识并进行验收,还要对材料是否有国家的合格证书进行了解,从而对材料的质量作出判断。对材料检测时发现有不合格现象的,不准再用,不合格的材料要予以处置;对建材质量的检测,是因为建材到达工地后必须经过相应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建设。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该要有一个详细的记录,包括材料的规格、数量等,并且要有相应的人员来进行管理。

(二)严格控制见证和采样的程序

应强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样本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首先,对采样人员和采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采样数量、采样方法,防止因采样不充分而导致测试结果片面,以及采样方法不合理而导致的测试结果错误。通过严格的岗位培训,对见证员和采样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材料检验对项目质量的重要作用,并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其次,必须严格执行采样的见证者制度,见证者和采样者都必须持证上岗,在现场采样的时候,必须有见证者在场,亲眼看到样品的送检过程,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同时还要有质量监督部门配合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定时的进行采样,以避免现场的样品作假,以及不合格的产品在项目中的使用。采用上述方法,保证了样本的真实性。

(三)做好检测仪器的管理

为了保证检测仪器的正常运转,得到准确的测试数据,必须加强仪器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目录,对检测中心以及施工现场的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行有效的控制,便于对其进行调配、更新和管理。与此同时,对每一台设备和仪器都要建立自己独特的登录卡,让他们登录后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它们的性能和状态,并按照要求要定期地将这些信息上报到检定部门,让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检定和校准,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四)环境温度与湿度

温湿度对某些建材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对建材进行养护和试验时,应对建材的养护和试验进行规范,并应严格执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 17671-1999,要求在模压过程中环境温度必须为20° C±2° C,相对湿度不能小于50%。标本与模具一起进行养护时,应在养护箱内或雾室内,温度应为20℃±1℃,相对湿度不得小于90%;试验室中的水温控制在20摄氏度的±1摄氏度以内。另外,根据 GB/T328.8-2007《沥青类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拉伸性能》中规定的室温23±2摄氏度的规定,在进行拉伸实验时,对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结语

要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就要从施工材料着手,通过加大施工材料的检测力度,来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建材检测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把检测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标准、每一个法律、每一个法规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每一个步骤中都能得到有效地执行。

参考文献

  • [1]刘旭.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化学分析方法探索[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3(07):102-103.
  • [2]赵慧.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管理对检测质量的影响[J].陶瓷,2023(06):162-164.
  • [3]缪喜文.绿色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