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路径研究

庞静静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

摘要公立医院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推进我国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贯彻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关键所在随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深化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推进,对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也在不断深化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过程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客观存在的问题,探索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路径,提出具体的对策及建议,为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突出党的全面领导优势引领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公立医院党的全面领导研究

公立医院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肩负着建立和完善优质高效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任通过调研基层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难发现,近年来,公立医院逐步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公立医院组织制度,是提高医院科学决策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的有力抓手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仍存在不少难点需要探索,还面临着议事决策机制尚不健全,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以及党建业务结合深度不够等困境,重点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推进。

一、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提升引领向心力

(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委地位凸显、使命光荣、职责重大,要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医院治理中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强大的组织力,敏锐的洞察力,果敢的决断力以及不懈推动力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党委带头抓落实努力为当好医院改革稳定发展“红色引擎”。

(二)有效落实班子成员的经常性沟通制度

公立医院的党委书记院长在思想上行动上要保持统一,都坚持公益性、把维护患者利益放在心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班子成员也要根据分工履职尽责。做到日常工作开展重要情况经常沟通,重大问题及重要事项决策前充分交流,重大活动及紧急事项要及时沟通。院长要在院党委领导下,贯彻党的卫生健康方针,组织实施院党委决议,自觉维护党委权威,通过院长负责让党委领导得到有效落实

(三)不断完善党委、行政班子议事决策机制

公立医院要明确党委和行政班子议事决策主体将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作为重要事项议事决策的主要形式。理顺党委和行政班子议事决策程序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既要防止“两会”议事决策界限不清,争议扯皮,还要防止以党政联席会议(有的医院为理事会议)代替党委会议,弱化党委对医院重大问题尤其是“三重一大”事项作决策的领导地位。重大决策要遵循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坚决防止个人说了算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发生。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激活内在源动力

(一)牢“入口关”,建强干部人才队伍

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全面领导,优选配强领导班子是关键。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选拔政治强、促改革、懂业务、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优秀人才要把政治标准作为硬杠杠。医院领导班子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治院兴院各个方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实处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选优配强医院内设机构负责人;完善干部培养教育、交流锻炼、监督约束考核评价制度,持续提升干部素质能力,突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敢于压担子、交任务,注重在实践实战中选拔培养干部。结合医学类人才培养耗时长、标准严、质量高的特点,完善人才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编制人才发展规划,注重领军型、创新型人才打造。

(二)“思想关”,护航发展行稳致远

公立医院要牢牢把握正确办院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胸怀“国之大者”,解决好推进好公立医院“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一是深化医院内涵建设按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应主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市县级公立医院诊急救、重症医学、心脑血管、妇产科、儿科等临床专科建设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在此基础上,各级公立医院要以加强科建设、人才培养为抓手,以打造“名医名科名”为载体,加强临床创新团队建设加强智慧医院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质量和本领着力提升医院诊疗能力规范诊疗行为建立区域内互通共享检查检验结果的信息化规范,减少患者在不同公立医院检查化验次数,让群众少跑腿。二是充分履行公益职能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从“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入手通过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建设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定点帮扶等方式,为

基层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快捷、高效的医药卫生服务,使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不断提高。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着力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贵负担。

树立良好职业形象。切实加强医务人员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抓常、抓长抓反复,抓出成效不断修正医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医务人员自觉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职业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地维护好“健康卫士”的良好形象。

(三)把握“安全关”,防范化解风险

公立医院党委要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把导向、管阵地、防风险、强队伍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着力防范政治风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与干部职工加强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加大对临床一线工作的指导力度监管纠改力度,及时了解职工群众所想所需,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确保各类潜在风险、矛盾、隐患得到有力有效整治“清零”,织密安全规范的制度网确保医院高质量发展不偏向不移位

三、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效,提高基层战斗力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

公立医院要结合行业特点、学科结构、党员分布,积极推进“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对党支部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党支部对全院科室的全覆盖。由科主任和业务骨干担任临床医技支部书记比例应当尽量达到100%,便于支部工作更好地融入到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薪酬分配等工作中去。

(二)加强基层党建业务相融合

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管理各个环节,把临床“双带头人”培育作为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建立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机制,密切党委成员与党支部之间的工作联系,分类指导,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指导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将党的建设融入医院运营,注重党建顶层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品牌化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融互促。

(三)加强基层党建品牌特色化

医院基层党支部应当把设立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讲授党员公开课等形式与打造支部特色品牌结合起来,培育出与支部学科、专业特点相契合的特色品牌,让党建品牌与医院特色学科品牌融为一体深入人心,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卫生健康重大任务中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从六个方面推动公立医院提升质量,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已经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条主线。只有党对医院治理各环节的全面领导落地生根,才能让党建引领在推动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前进道路上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